•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憲生說法/別透支人際情感帳戶

本文共1145字

經濟日報 邢憲生(資深企管顧問)

「為什麼現實中搞破壞的豬隊友會這麼多?」看著報紙,一位親戚忍不住發表了意見,「你看這個政黨的成員老是將槍炮口對著自家人,在同志的背後插刀,難道不知道真正的敵人都在外面嗎?」

「這有什麼好稀奇的?很正常的呀!」另一位在大學教國際關係的親戚表示,「你看最近的全球局勢不就是這樣?當一些國家為了別國的戰爭而搞得自己國內嚴重缺乏能源及民生資源,導致自身的經濟衰退,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時,他們的盟友卻趁機狂賣超貴的必要資源給他們,大發戰爭財。這是不是也是欺負自己人呢?」

推薦

「所以,真正對自己不利的人,反而有可能是那些你認為值得信賴並了解自己的親友?」親戚沉吟。

「是啊…不然你認為當下社會中那些為了權位或財富而發生的手足相殘事件,或是歷史記載的眾多帝王及英雄被子女或親信刺殺,都是在描述什麼呢?」

一般而言,演化心理學家們會強調,自古以來我們必須時時保護自己及有親密血緣關係的家人,也必須照顧好對自己友善且有利的人,才能形成一個強大的保護圈,增加了自己的生存競爭力,並且讓自己的基因得以傳承及繁衍下去。

因此,這種會殘忍欺負自己人,卻對不相干甚至有敵意的其他人展現友善的舉動,造成親痛仇快且違背演化鐵則的現象,就讓人不禁好奇,除了可預期的絕對自私自利考量外,到底還有什麼其他的原因隱身在動機的背後?

根據人際關係的專家表示,我們其實和每一個交往的人都會建立一個情感帳戶(emotional bank account,一種比喻彼此間信任、價值和情感的存量,以及顯示每一次互動對帳戶餘額的影響)。

那些和我們具有不可分割血緣關係的親戚,或是交往已久、彼此信任、熟悉的夥伴在理論上都會和我們建立存款豐沛的情感帳戶。

然而,也因為這種想法,讓我們認為那些親近自己,擁有較多情感帳戶資產的親友不但可以忍受我們嚴厲的無理取鬧,寬待我們的言行,而且對我們的防衛心也較低,即便遭到我們的背叛也可能輕易就原諒我們。

可是,針對不熟或是敵對的人,我們就深知彼此的情感帳戶不但沒有存款甚至還負債累累,因此,在趨吉避凶的原則下,為了降低個人的風險,我們反而會較為收歛謹言慎行,不敢逾越雷池一步。

這就代表著,因彼此熟悉而可能引發的輕視與惡意,反而產生了日常生活中的情緒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因為彼此親密故提出過分的要求,用情感來逼迫對方),或是創造了燈塔照明矛盾(因為接受不到亮光,所以離燈塔愈近的地方愈黑,就好比愈親近我們的人反而受到我們的照顧愈少),以致於只會欺負自己人的親痛仇快現象就不難理解了。

所以,「彼此相熟」對自己到底是加分還是減分,並不能一概而論,要看我們如何看待彼此。不過,因為我們的內在意識決定了外顯的言行,以致於要如何洞察人們的言行,以發掘背後的真相,避免遭受意外的傷害,將會是我們人生中的必要課題。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企業人物/蘇文寬詩書一體 經營不藏私
下一篇
趨勢觀察/美元還有升值空間嗎?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