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商業興觀點/整合台灣時尚設計鏈打國際盃

本文共989字

經濟日報 蔡金坤(商業發展研究院經營模式創新研究所研究員)

台灣時尚設計商品業一直以國內市場為主,近幾年來已開始積極擴展向國外市場,根據文化部最新統計資料(2021年6月),2019年的廠商家數為2,801家,產值545億新台幣,外銷金額67億新台幣,約占總數的12%。

2014年至2019年台灣時尚設計商品業外銷金額CAGR(複合成長率)達18.7%,顯示海外市場有快速擴大跡象。

日本擁有亞洲第一大、全球第三大的時尚設計商品市場,根據日本矢野經濟研究所資料,2019年日本時尚設計商品市場規模達1.254兆億日圓(約新台幣3,762億元),顯示設計型商品市場大且未來具成長潛力。

2021年1月商研院與日本零售商ARLEQUIN合作,透過網路針對日本15至69歲男女性,共3,206位,進行日本對台灣時尚設計商品需求的消費偏好調查,結果顯示,日本民眾對於台灣時尚設計商品的需求偏好依序為,具台灣獨特元素、台灣國際得獎知名設計師、環境社會治理ESG,近年來日本市場需求趨勢更偏好台灣文化特色,及環保永續的綠色設計商品,未來台灣時尚設計商品業進軍日本市場,滿足日本消費者需求趨勢將是重要課題。

台灣時尚設計商品業發展主要以設計師為核心,專注於各品牌核心商品發展,並逐漸擴大服務範疇,包括IP授權、設計服務等,然整體上中下游產業鏈的整合仍待完善。

目前國內時尚設計商品業主要聚焦在創意形成端,以產業鏈上游的設計服務為主,近年來材質運用上開始有不同嘗試,特別是循環材料,設計服務與品牌經營亦朝向整體造型與時尚風格延展周邊行業的整合。

從通路到消費者終端可見網路電商零售成為銷售重點,許多行銷宣傳也重視自身品牌、媒體與時尚網路社群影響力。

同時,各類型時尚活動與展會數量逐漸增加,重視在地文化元素,也帶動多元風格潮流。

未來透過推動台日時尚設計商品產業鏈合作,導入循環設計思維,整合串聯台日「時尚零售」上中下游產業鏈廠商,並組建跨國合作團隊包括設計師、材料商、製造商、品牌顧問、日本零售商及電商通路等,整合台灣時尚設計商品產業鏈,鏈結跨國供應鏈資源,建立我國時尚產品業跨國合作網絡。以「台灣設計、台灣製造、台灣品牌」為主軸,跨業聯合台灣時尚設計業、時尚服飾、袋包、鞋子、流行配件等相關業者及日本供應鏈,共同進軍日本市場並落地銷售,將可望創造海外營收效益。

而且,未來也將以日本為成功國際化範例,進軍東南亞,特別是重視原創商品設計的泰國、馬來西亞等市場指日可待。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新創思維/善用ChatGPT 解決營運挑戰
下一篇
會計師看時事/永續資訊取得確信 提升公信力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