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國定假日「4+1」 人力銀行:企業須重新排班、計算加班及早因應

本文共916字

經濟日報 記者江睿智/台北即時報導

立法院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修正案,今年起,國定假日新增9月28日教師節、10月25日光復節、12月25日行憲紀念日,以及農曆小年夜,5月1日勞動節全國放假,不再只有勞工適用。104人力銀行14日表示,民生消費產業及早規劃營業及人力因應方案,須重新排班、計算加班費。

勞動部統計,2024年台灣每位受僱員工的正常工時及加班工時合計達2,020個小時,在三十九個主要國家中,排名全球第5、亞洲第2,僅次於墨西哥、新加坡、哥斯大黎加、以及智利。立法院最新三讀,2025年起,新增五天國定假日。104人力銀行人力資源處協理江錦樺提出以下四大影響。

第一,迎接第4季假期紅利,企業營銷及人力及早因應。勞工越來越重視工作與生活平衡,「連假必出遊、提早排起來」已成工作之餘的療癒良方。因民生消費產業持續缺工,觀光旅遊、餐飲美食、批發零售等民生消費產業迎接新一波假期商機時,應提早納入人力供給,儘可能多元招募兼職、工讀生、新住民、外籍人士、或中高齡等彈性人力,掌握假期商機。

第二,若製造業和民生消費產業採排班制,當國定假日增加,而企業希望生產線照常運作或趕訂單出貨,或是店頭門市照常營業、甚至調度更多員工服務假日消費潮,就必須重新排班,並計算加班費或提供補休。以2025年10月為例,含中秋節、雙十節已有10個休假日,新增光復節之後,變成11個休假日,雖然排班制員工遇國定假期可和其他日期對調,但仍需休滿休假日天數,如果沒有休滿,就必須額外提供加班費給員工。

第三,當國定假期增加,若員工原有的工作量不減,勢必造成員工負擔加重、或企業必須支付額外的加班費。企業交叉分析專案的重要性與急迫性,重新檢視工作效率和專案的先後順序,避免放假「看得到卻休不到」。企業可優化工作流程,減降不必要的會議或報告,思考部分工作自動化的可能性;盤點員工的工作量,提供專案人力支援減降負擔;協助員工建立高效的工作節奏與工作項目先後排序能力。

第四,因應最近三年的大缺工潮,部分企業以「優於」法定的假勤留才引才,全國新增五天國定假日,優勢假勤相形失色,考驗企業雇主品牌的經營成效,建議企業向員工真誠溝通,也思考配套措施,例彈性工時、混合辦公等,減少員工反彈或信任流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52萬個工作機會招手新鮮人 工作限定科系大洗牌
下一篇
AI 需求大人才荒怎解? 專家建議「這階段」開始培育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