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夏日衝海邊!戲水前查「Go Ocean平台」風險燈號保平安

本文共528字

聯合報 記者周嘉茹/桃園即時報導

夏日來臨,民眾從事戲水、浮潛及立式划槳等海域活動增加,但海象變化迅速,不時傳出意外發生。海巡署北部分署表示,從事海域或岸際遊憩活動前,應先行查閱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院研發的「Go Ocean海洋遊憩風險資訊平台」,該平台整合跨部門、跨平台的海象、風速、波浪、海流等數據,運用危險燈號警示,民眾可清楚掌握遊憩海域的環境狀況,避開高風險時段與區域。

北部分署統計,今年1月迄今,北部海域已發生多起海域溺水案件,近期於5月24日基隆海洋大學31名師生在八尺門海域進行獨木舟訓練時,突遇驟變天候與強浪,多人翻覆落海,所幸全數獲救。5月30日端午連假首日,新北市貢寮海域3名外籍遊客遭浪捲入海中,造成1人不幸罹難。

北部分署指出,這些案件事發當時「Go Ocean海洋遊憩風險平台」其實均已發布紅燈警示,提醒民眾不適合從事海域活動,可見即時風險資訊對於保障民眾海域活動安全的重要性。

北部分署指出,「Go Ocean」平台以簡明的燈號顯示風險等級,提供全台主要海域即時資訊,平台操作簡便,可透過手機或電腦即時查詢,提前掌握天候與海象變化,妥善規劃海域活動。如遇緊急狀況,請立即撥打118海巡報案專線,海巡署將立即調派人力與裝備應處,讓民眾安心親近海洋,確保海域活動安全。

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院研發「Go Ocean海洋遊憩風險資訊平台」,運用危險燈...
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院研發「Go Ocean海洋遊憩風險資訊平台」,運用危險燈號警示,民眾可清楚掌握遊憩海域的環境狀況。記者周嘉茹/翻攝
炎炎夏日來臨,美麗的海洋吸引人卻暗藏危機。記者周嘉茹/攝影
炎炎夏日來臨,美麗的海洋吸引人卻暗藏危機。記者周嘉茹/攝影
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院研發「Go Ocean海洋遊憩風險資訊平台」,運用危險燈...
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院研發「Go Ocean海洋遊憩風險資訊平台」,運用危險燈號警示,民眾可清楚掌握遊憩海域的環境狀況。記者周嘉茹/翻攝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實現7年前約定 6位大叔成立「寶島漫波」樂團圓搖滾夢
下一篇
颱風薇帕最快17日形成 東半部18日起防豪雨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