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76歲婦乳房傷口不癒合遲就醫 部桃醫提醒:恐是乳癌徵兆

本文共521字

聯合報 記者鄭國樑/桃園即時報導

76歲的李奶奶今年初左側乳房就有一處小破皮,不僅遲遲未癒合,還有些許分泌物,但因為沒有疼痛,加上乳房屬於較私密部位,她沒對家人提起,直到最近有臭味,被同住的女兒察覺,發現母親乳房破皮位置已有一顆10元硬幣大小的腫塊,安排她到衛福部桃園醫院檢查,醫師研判為乳癌。

桃園醫院醫師林學深表示,乳癌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發生率居高不下,雖然社會對乳癌的認識日漸提升,仍有不少年長女性因傳統觀念,對身體異常選擇隱忍,不願就醫。

林學深指出,現今乳癌治療式多元,包含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標靶藥物與荷爾蒙治療等,可依據病人的腫瘤型態與分期安排合適療程。尤其若能在初期發現,治療存活率可超過九成,不僅能延長生命,也能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桃園醫院護理師林羿妏說,除了就醫觀念的落差,乳癌篩檢率偏低亦是現實挑戰,許多女性身兼多職,往往忽略自我健康。另外,乳癌年輕化趨勢明顯,提醒女性朋友務必留意自身乳房的變化,包括皮膚凹凸不平、持續性分泌物或摸到不明腫塊等異常,應儘早至醫療院所檢查。

林羿妏表示,國民健康署自今年起擴大乳房攝影補助,年滿40至74歲女性,每兩年可免費接受一次乳房攝影檢查,透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僅能提升治癒率,更能減輕家人與社會的負擔。

衛福部桃園醫院提出現醒乳癌徵兆不要輕忽。圖/衛福部桃園醫院提供
衛福部桃園醫院提出現醒乳癌徵兆不要輕忽。圖/衛福部桃園醫院提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萬安演習苗栗永和山水庫遭空炸「城鎮韌性」下午1點30分登場
下一篇
板橋公車撞變電箱釀56戶停電 台電搶修中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