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甲狀腺節結長大變惡性腫瘤 醫師籲定期超音波追蹤治療

本文共795字

聯合報 記者黃羿馨/新竹即時報導

新竹48歲婦女健檢時發現有甲狀腺節結,經約2年追蹤,去年發現約有1.2公分惡性腫瘤,切除後出現手腳麻木等不適,所幸經補充高劑量鈣劑與維他命D,病情穩定。醫師提醒,治療甲狀腺癌可能會有後遺症,但不治療,癌症恐擴散或轉移其他器官。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一般外科醫師古君平指出,由於該患者除了有惡性腫瘤,也同時患有甲狀腺亢進,因此,在術前特別跟患者解釋,甲狀腺全切手術常見的兩大併發症為「喉返神經受損」與「副甲狀腺受損」。

古君平說明,「喉返神經受損」可能造成聲音沙啞,「副甲狀腺受損」則可能引發低血鈣,進而出現手麻、腳麻、甚至肌肉抽搐等症狀。該患者因本身患有甲狀腺亢進,增加手術的困難度與風險,手術過程中副甲狀腺受影響,術後出現低血鈣現象,血鈣值曾低至7點多mg/dL(正常值應為8.6以上),導致手腳麻木等不適症狀,術後需以靜脈注射及口服補充高劑量鈣劑與維他命D來穩定症狀。

古君平強調,治療甲狀腺癌可能會出現後遺症,但還是要積極治療,因為如果不治療,癌症可能擴散或轉移到其他器官,影響健康甚至造成生命危險。甲狀腺癌的整體預後,最常見的「乳突狀甲狀腺癌」約占8成預後良好,只要手術切除乾淨,定期追蹤、即早治療,大部分甲狀腺癌病人都能獲得良好控制。

古君平表示,甲狀腺的功能是分泌甲狀腺素,負責調節身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以及神經系統和骨骼發育,被全切除後,必須終身服用甲狀腺素,維持體內正常的甲狀腺激素水平,務必依醫囑按時服藥,勿任意增減劑量或中斷,否則會影響疾病的控制,增加復發風險。

古君平說,甲狀腺癌真正發生原因尚未十分確定,可能危險因子包含輻射暴露,如曾經接受頭頸部放射線照射治療者、家族史等。民眾不須恐慌,甲狀腺結節很常見,但9成以上為良性,建議每3至6個月接受超音波檢查,若結節大於1公分或出現影像異常,醫師會進一步細針抽吸檢查。除非結節過大壓迫氣管或食道,否則通常不會有明顯症狀。

新竹48歲婦女健檢時發現有甲狀腺節結,經約2年追蹤,去年發現約有1.2公分惡性腫...
新竹48歲婦女健檢時發現有甲狀腺節結,經約2年追蹤,去年發現約有1.2公分惡性腫瘤,切除後出現手腳麻木等不適,所幸經補充高劑量鈣劑與維他命D,病情穩定。圖/中醫大新竹附醫提供
古君平指出,甲狀腺結節很常見,但9成以上為良性,建議每3至6個月接受超音波檢查,...
古君平指出,甲狀腺結節很常見,但9成以上為良性,建議每3至6個月接受超音波檢查,若結節大於1公分或出現影像異常,醫師會進一步細針抽吸檢查。圖/中醫大新竹附醫提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酬神戲將登大阪世博 廟埕文化讓世界看見台灣
下一篇
雙北宜蘭亮高溫燈號 北市社子飆38.3度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