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史上第2熱的4月 氣象署細數全球極端天氣事件頻傳

本文共663字

聯合報 記者胡瑞玲/台北即時報導

今年4月為史上第二熱的4月。中央氣象署臉書粉專「報氣候 - 中央氣象署」表示,根據歐洲哥白尼氣候變遷服務中心(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和美國國家環境資訊中心(NCEI)最新出爐的2025年4月全球氣候報告,今年4月成為有紀錄以來第二熱的4月,全球平均溫度比1991至2020年的平均值高出0.6度,相較於工業化前(1850至1900年)則高出1.51度。

中央氣象署說,報告中也指出,有紀錄以來10個最熱的4月,全部出現在2010年之後,其中9個甚至都發生在2016年之後。

全球極端天氣頻傳,中央氣象署表示,4月不僅創下高溫紀錄,全球各地極端天氣事件也頻頻發生。泰國北部在4月創下42.3度的高溫;巴基斯坦和印度在初夏遭受不尋常的熱浪,部分地區溫度高達49度。歐洲部分地區,特別是德國,自2月以來因異常高溫和缺雨導致乾旱,萊茵河水位僅達平常一半,嚴重影響當地航運。

台灣所在的東亞地區,同樣面臨極端天氣事件的威脅。中央氣象署表示,日本4月溫度比平均值高出0.77度,而香港則經歷了自1947年以來第二乾的4月,降雨量僅為正常值的37%。至於台灣,4月的平均氣溫和降雨則沒有特別極端的紀錄。

中央氣象署表示,讓地球降溫,氣候行動刻不容緩。全球暖化趨勢明確,2025年前1至4月的全球平均溫度是有紀錄以來第二高。專家分析顯示,2025年極有可能成為有史以來5個最熱年份之一。這些警訊提醒我們,需要更積極的減碳計畫、氣候行動減緩暖化趨勢。提升當地的氣候韌性以及面對災害的調適能力也是刻不容緩的。

今年4月為史上第二熱的4月。圖/取自「報氣候 - 中央氣象署」臉書粉專
今年4月為史上第二熱的4月。圖/取自「報氣候 - 中央氣象署」臉書粉專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雲林一期稻作收割 濕穀收購價格創歷史新高
下一篇
午後對流旺盛 桃園嘉義苗栗台中高雄防豪雨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