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小心「初夏病」 中醫:別貪涼、多補充蛋白質

本文共748字

聯合報 記者廖靜清/台北即時報導

初夏氣溫逐漸升高,再加上梅雨季節,體內濕氣重、容易影響脾胃,甚至會出現失眠、疲倦感明顯的「初夏病」。員榮醫院中醫部主任林親怡表示,天氣悶濕交替,也影響身體的代謝;若濕氣進入脾胃,會導致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等問題。

林親怡指出,夏天濕氣重,中醫角度認為較易誘發皮膚病,如果為了消暑而喝太多冷飲,或吃太多重口味食物,會助濕邪。「這陣子來門診的患者,有許多是汗皰疹、濕疹發作,跟體內濕氣代謝出問題有關。」,溫度、濕度會加重甚至誘發皮膚病,天熱攝取過多甜食、冷飲、冰品等,易損傷脾胃、痰濕內生。

夏季在五行中對應於火,其性熱,通於心,所以養生著重在養「心」。林親怡表示,養生秘訣要注重清淡飲食,可多吃瘦肉、豆漿、魚肉、蛋、綠色蔬菜等,以蒸、燉、涼拌、清炒等方式烹飪,減輕高糖、高油、高鹽帶給身體的負擔。再者,辛辣及油膩食物難消化,且容易上火、影響睡眠。

另外,蓮子、百合是消暑的好選擇。林親怡說,蓮子可養心安神、健脾補腎;百合能調和五臟、養陰、潤燥,兩種食材加在一起製成「百合蓮子湯」,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且能改善夏天失眠困擾。「百合蓮子湯」加瘦肉或排骨變成補氣的藥膳,也增加蛋白質的攝取,炎炎夏日最宜飲用。

四季養生就是順時養生的精髓,林親怡表示,夏天要「夜臥早起(晚睡早起),無厭於日」,陽光充沛的季節,早晨5至7點天亮就差不多要起床。回推7、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建議晚上11至12點入睡,中午可小憩半小時,護心保健。

除了飲食、睡眠,林親怡分享2個穴位「夏養心」,可加強自我按摩穴緩解暑氣。

內關穴:是中醫養生三大要穴之一,位在手腕的內側,腕上三指幅處兩筋之間,多按壓可緩解心悸、胸悶、失眠、胃脹等不適症狀。

少府穴:又稱「手解穴」,位在手掌面,小指與無名指根部之間的凹陷處,每天按一按,為身體滋陰降火。

時序進入夏季,體內濕氣重、容易影響脾胃,中醫師強調養生著重在養「心」。圖/123...
時序進入夏季,體內濕氣重、容易影響脾胃,中醫師強調養生著重在養「心」。圖/123RF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LINE 公布台灣用戶三大數據 每天發出貼圖數近6,000萬
下一篇
今彩539第114153期 頭獎2注中獎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