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29字
民間團體、教會及大學生今天在嘉義火車站前廣場舉行「二二八事件78周年追思會」,期望以在地化視角,勿忘嘉義火車站前槍決式屠殺,紀念於此地受難的英靈,警惕執政者勿重蹈覆轍。追思會上並將象徵公義的火炬互相傳遞沿續。
追思會由嘉義市桃山人文館快樂公民學苑、基督教會嘉義救恩堂、中正大學學生會共同主辦;主辦單位表示,二二八事件不應僅被視為單日事件,而是包含後續一連串的屠殺。期盼透過每年舉辦紀念活動,讓民眾了解事件真相,促進社會對話,並將歷史教訓轉化為推動台灣民主發展的力量。
追思會透過追思儀式、受難者家屬見證、歷史學者講述等方式,帶領民眾重回歷史現場,緬懷受難者,反思歷史教訓,期盼透過追思活動,讓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記憶,能夠深植人心,成為推動台灣社會持續進步的動力。
桃山人文館創辦人林瑞霞表示,二二八事件自1995年政府首度公開追思後,但活動逐漸流於形式,二二八不止是悲傷的事,要記住他們為何犧牲;1947年3月8日起,清鄉行動造成許多仕紳被逮捕在未審判情況下被槍決,當年3月18、23及25日,嘉義火車站廣場就有16名先賢被槍決。
林瑞霞說,每每整理受難者故事都會不自覺流淚,「感動」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現代社會不循規蹈矩的人一大堆,正港的台灣人是如同陳澄波、高一生、潘木枝、盧炳欽、柯麟等人具有為公義而亡的精神。自己已71歲,很欣喜有年輕一輩加入,希望從嘉義出發,促進各地區的二二八紀念活動都能夠在地化,透過追思活動,讓歷史記憶深植人心,成為推動台灣社會持續進步的動力。
基督教會嘉義救恩堂牧師郭熙彥表示,追思不是要建立敵對關係,而是要提醒政府切勿重蹈覆轍,二二八事件不是單日事件,而是包含後續一連串的屠殺,期望透過每年的追思會,喚起大家對歷中史的記憶、真相,來這裡可以對話、了解,透過歷史教訓化作為推動台灣民主發展的力量。
中正大學學生會長王偉丞說,二二八追思會有意義的活動需要被傳承下去,希望透過追思會讓同學們能了解生活在這塊土地過去發生過什麼樣的事情值得省思、學習。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