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211字
本周是「很標準的春天天氣型態」,天氣風險公司資深顧問吳聖宇今天在「天氣職人-吳聖宇」臉書粉專表示,前半周跟後半周不論是在天氣或溫度的差異都很大,溫度先熱後冷、降雨先少後多。
吳聖宇說,前半周從昨天起到周四白天,台灣都在高壓迴流帶來的偏南到西南風暖空氣內,天氣穩定,大致都是晴朗到多雲的天氣型態,尤其明天之前的空氣持續偏乾,天空中的雲量少,陽光明顯,紫外線預報可能達到高量或過量的等級,長時間照射有曬傷的風險。
周四鋒面慢慢接近,吳聖宇表示,天空雲量有較為增多的趨勢,白天期間鋒面還沒有影響,因此仍是多雲到晴的天氣。
溫度方面,吳聖宇表示,白天暖熱,各地高溫預報都有29至30度以上,到了明天、周四更可以來到32至33度或以上,很有夏天的感覺。夜晚清晨因為輻射冷卻作用,中北部、東北部空曠地區溫度仍然較為偏低,局部單點甚至可能降到15至16度上下,南部及花東空曠地區局部單點也會降到17至19度,日夜溫差變化依然明顯。
吳聖宇表示,周四深夜到周五上半天鋒面由北往南快速通過台灣,底層鋒面結構較完整,中高層短波槽位置偏北,沒有很好的對流發展條件。但是鋒面通過的周五清晨到上午注意實際對流發展的狀況,新竹以北到基隆、宜蘭一帶可能一陣較明顯雨勢,不能完全排除雷雨發生機會。鋒面走得很快,雨勢較大時間不會持續太久。
他說,到了周五下半天,鋒面就會南下到台灣東南部海域,後續東北季風增強,降雨的範圍就會縮減到迎風面的大台北、東北部、東部一帶,雨勢也會減小下來。
至於中部、南部、東南部,吳聖宇表示,受鋒面影響的降雨較為有限,周五可能有些局部降雨,但是預報的雨量並不多,也比較局部性,雲量普遍增多,愈往南受影響愈小,南部甚至還有機會看到陽光,南北之間差異會比較大。
吳聖宇表示,周末到下周一雖然鋒面已經離開,但是後續受到華南雲雨帶東移的影響,水氣持續偏多,中部以北到東北部、東部將會維持陰雨的天氣型態。出現對流降雨的機會不高,雨勢較小但是降雨的時間長,有可能一整天雨下不停,呈現「春雨綿綿」的情況。
南部及東南部降雨相對比較少,吳聖宇表示,愈往南的地方受華南雲雨帶影響的程度就愈低,雖然也會有短暫陣雨,不過降雨的時間較短,也會有間隔,呈現一陣一陣的型態。
溫度方面,吳聖宇表示,周五鋒面過後開始下降轉涼、變冷,冷空氣強度不是特強,大致在東北季風或大陸冷氣團的等級,不過持續的時間較長,預估溫度最低的時間落在周末,中部以北到東北部空曠地區低溫可能降到11至13度左右,市區低溫13至15度間,南部、花東空曠地區低溫14至16度,市區低溫16至19度間。
他說,雖然溫度沒有預報到很低,但是配合降雨的關係,中北部到宜花一帶可能還是會感受相當溼冷。
至於清明節連假的天氣,吳聖宇表示,目前來看預報的變動性還是很大,降雨機會可能還是偏高,但是應該不是連續4天都會下雨,詳細的預報大概本周後半會逐漸明朗化,持續觀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