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罹結核病後一年內死亡率達30% 醫曝超高齡社會充滿隱憂

本文共1489字

聯合報 記者沈能元/台北即時報導

每年3月24日是世界結核病日,衛福部疾管署公布最新統計,去年結核病新案發生率預估為每10萬人口27例,人數達6222人,相較2005年每10萬人口73例,人數為1萬6472人,自過去20年至今,累積降幅達63%。疾管署長莊人祥說,國內65歲以上確診為結核病患者占比超過6成,且未來高齡化人口愈多,疾病發生率很難降下來,因此,近年更積極推動風險族群潛伏結核感染(LTBI)檢驗與治療,盼在感染結核菌但未發病前給予積極治療。

3月24日為世界結核病日,疾管署今舉辦「舉手一起篩,結核說掰掰」記者會。莊人祥說,今年世界結核病日主題為「Yes!We Can End TB:Commit, Invest, Deliver (透過承諾、投資及實踐以終結結核)」,因結核病對社會、經濟及健康都會造成嚴重後果,希望提高民眾對結核病的認知。

莊人祥表示,除發現及治療結核病病人外,近年更積極推動風險族群LTBI檢驗與治療,2024年共計提供11萬5547人LTBI檢驗服務,檢驗陽性者有1萬3791人加入LTBI治療。疾管署會持續倡議結核防治重要性,承諾國家朝消除結核病的目標前進,並積極爭取經費推動防治政策與計畫,同時結合各界力量共同實踐執行各項防治工作。

台灣結核暨肺部疾病醫學會理事長王振源說,肺結核是世界死亡率最高的一種傳染性疾病,感染後會造成肺部傷害,這在胸腔科疾病裡也屬一屬二,依疾管署統計,65歲以上長者罹患結合病後,12個月內的死亡率高達三成以上,「每一個人聽到這個數字都會很害怕」,旁邊三個長者會有一個得到結核病就死掉了。

王振源指出,罹患結核病後就算完治,患者肺部還是會留下一些傷害,「這個不是船過水無痕,而是船過必留下痕跡」,並會造成肺功能變差,因此對健康的衝擊是屬一屬二的大,且LTBI代表體內已感染結核菌,若沒治療未來可能會發病成為結核病。像是結核病人的接觸者、免疫功能不佳者、山地原鄉民眾、照護機構住民,有糖尿病、洗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具共病者等更應留意。

中華民國防癆協會理事長余明治說,國內65歲以上確診為結核病患者占比達64%,若要增進65歲以上長者的篩檢率,應針對每位患者提高警覺,因結核病可能被其他症狀遮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也會有咳嗽症狀等,其次要利用核酸檢測加強篩檢,採用更精準、更快速的方式進行診斷,以早期發現及治療。

余明治說,當有咳嗽超過2周、胸痛、體重減輕、發燒等疑似結核病症狀,或胸部X光檢查結果異常,請立即就醫檢查,且確診結核病一定要接受完整治療,結核病是可以治癒的。

疾管署表示,2018年至2024年12月底,於全國1628家長照機構占整體家數約7成,針對機構住民及工作人員進行結核病篩檢,共篩檢9.1萬人,並治療1萬人,今年更編列公務預算持續進行篩檢工作。

莊人祥說,透過積極宣導防治結核病,期望於20235年發生率與2015年相比降低90%,但這是艱鉅的任務,今天世界結核病日將聯合22縣市衛生局,共同宣導潛LTBI檢驗與治療的重要性,將自3月24日起為期兩個月(至5月24日),針對過去曾經有結核病接觸史的民眾,或是過去被通知應進行檢驗,但未完成檢驗者,或是檢驗後未經完整治療者,有機會進行免費LTBI檢驗及治療,約可以省下1萬元。

莊人祥提醒,如有檢驗陽性的民眾記得與公衛人員聯絡,加入LTBI治療才能真正預防疾病,真正保護健康。此期間接受LTBI檢驗與治療的接觸者可參加抽獎活動,名額共開放10324人,抽獎辦法詳見疾管署網站(https://www.cdc.gov.tw)、疾管家或撥打國內免付費1922防疫專線(或0800-001922)洽詢。

每年3月24日是世界結核病日,衛福部疾管署長莊人祥(右三)說,近年更積極推動風險...
每年3月24日是世界結核病日,衛福部疾管署長莊人祥(右三)說,近年更積極推動風險族群潛伏結核感染(LTBI)檢驗與治療,盼在感染結核菌但未發病前給予積極治療,實現終結結核的目標。(左起: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中華民國防癆協會理事長理事長余明治、疾管署署長莊人祥、台灣結核暨肺部疾病醫學會理事長王振源、疾管署慢性傳染病組長李佳琪)。記者沈能元/攝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媽祖遶境也吸引外國人 特色活動助攻觀光行銷
下一篇
周二前暖熱高溫上看35度 周三鋒面再來漸轉濕涼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