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24字
近半年來國內雞蛋產量持續生產過剩,目前每天滯銷仍高達140萬顆,目前產地價每斤只剩22.5元、批發價32元,跟去年同期相較,蛋價幾乎腰斬。蛋價持續探底,多家飼料大廠近日陸續宣布飼料每公斤調漲0.4元,蛋農飼養成本增加,不少蛋農大嘆:「雪上加霜」。中華民國養雞協會則希望農業部能提供停養補助,幫助恢復產銷秩序。
近期國際原物料價格持續上漲,大宗物資黃豆、玉米價格上揚,包括福壽實業、茂生農經等飼料大廠近期陸續公告,為反映國內外原料持續高漲,畜禽飼料價格每公斤調漲0.4元。業者人士指出,今起應該會有更多飼料廠跟進漲價。
因近半年雞蛋價格持續走低,對蛋雞產業更是首當其衝,有南部蛋農直言,去年底已經開始出現棄養潮,許多蛋雞產轉讓出售,現在飼料漲價更是雙重打擊,從4月起又要進入長達4到5個月的雞蛋消費淡季,恐怕棄養潮會越演越烈。
中華民國養雞協會理事長邱時恩表示,因為國際原物料上漲,飼料大廠反應成本漲價,也無可厚非,但蛋價持續探底,不但對買氣沒有幫助,只會逼蛋農棄養、離農,希望蛋價可以適度調漲,適時反應飼養成本,協會也正研擬一套鼓勵蛋農停養的補助辦法,希望能獲得農業部支持,可以比照稻作休耕補助,減少蛋農虧損,也有助恢復產銷秩序。
農業部畜牧司長李宜謙表示,有關近期飼料玉米的海關統計價格從每公斤7元多,逐步上漲至每公斤8元多,是因國際飼料原料呈上漲趨勢,因此,國內飼料廠近期陸續通知調漲畜禽飼料售價。
李宜謙指出,為減輕農民因飼料價格上漲增加的負擔,農業部將建議財政部延長免徵玉米進口營業稅政策,以降低飼料上漲壓力。
針對近期引發議論的雞蛋產地價與批發價價差爭議,李宜謙表示,有鑒於國內蛋價是由蛋商及蛋農團體代表協商決定,農業部尊重市場機制,不介入決價過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