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抽 AirPods!


本周獎品大升級!
讀 3 篇科技主題文章
👉AI、半導體、電動車👈


追蹤趨勢 登入閱讀拿好禮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抽 AirPods!


本周獎品大升級!
讀 3 篇科技主題文章
👉AI、半導體、電動車👈


追蹤趨勢 登入閱讀拿好禮 🎧


不再通知

冬末春初易有濃霧發生 1張圖看懂霧中行車保命5大重點

本文共770字

聯合報 記者楊德宜/台北即時報導

冬春之際,濃霧之盛。15日下午西半部多地霧茫茫,中央氣象署臉書粉專「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表示,當天下午台灣海峽風場轉為偏北到西北風,將海上的水氣帶往陸地,造成桃園、新竹、苗栗及台中少部分地區空氣達到飽和形成霧,晚上地面溫度下降,加上不斷有海上水氣持續移入,西半部其他地方近地面空氣也漸漸飽和,形成大範圍的濃霧。󠀠󠀠󠀠

根據歷年濃霧特報發布次數統計,每年的12月到4月容易有濃霧發生。氣象署表示,隨著時間已來到冬末春初之際,濃霧發生的比例尤其明顯,提醒民眾密切留意氣象署所發布的最新特報資訊。低能見度亦會影響交通的安全性,因此濃霧發生時,行車需注意路況安全,也需留意是否有濃霧影響航班起降的情形。

󠀠氣象署表示,「平流霧」在金門、馬祖常見,約2至5月易發生。數天內的夜晚、白天都可能起霧,因溼暖的空氣,吹進較冷的陸地、海面,空氣降溫,水氣凝結成霧。平流霧的維持時間較久,需到風向改變,水氣來源消失、霧才消散。

至於「󠀠輻射霧」󠀠,氣象署表示,西半部常見,約12至4月易發生。清晨時起霧,因入夜後,地表變冷快速,靠近地面的空氣降溫、水氣凝結成霧。 日出後,太陽烤熱地表空氣,霧氣也就消散。「輻射霧,是晴天的預兆」。

「󠀠平流輻射霧」󠀠西半部亦常見,氣象署表示,與單純輻射霧相比,發生時間較提早、結束時間更延後。溼暖空氣往陸地吹送,到了夜間,陸地輻射冷卻降溫,空氣降溫,水氣凝結成霧。因其成因含空氣平流以及輻射冷卻,故得其名。

氣象署說,今晚至明天清晨彰化至高雄地區,及明晚至周五清晨苗栗以北、嘉義以南地區易有易有局部低雲或霧影響能見度,行車用路留意交通安全。在濃霧中駕駛要注意安全,收聽警廣、注意道路即時資訊,下交流道避開濃霧區。若󠀠已身處濃霧,務必減速並開大燈、霧燈、危險警告燈,下交流道或駛往服務區。若暫停路肩,乘客應盡快到護欄外、避免遭到追撞。

冬春之際,濃霧之盛。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冬春之際,濃霧之盛。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濃霧中駕駛的保命重點。圖/取自交通安全入口網
濃霧中駕駛的保命重點。圖/取自交通安全入口網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合歡山杜鵑花季 4/12到6/15假日高乘載流量管制
下一篇
威力彩第114025期 頭獎槓龜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