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抽 AirPods!


本周獎品大升級!
讀 3 篇科技主題文章
👉AI、半導體、電動車👈


追蹤趨勢 登入閱讀拿好禮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抽 AirPods!


本周獎品大升級!
讀 3 篇科技主題文章
👉AI、半導體、電動車👈


追蹤趨勢 登入閱讀拿好禮 🎧


不再通知

花蓮公開51筆鯨豚聲音 抹香鯨會回聲定位、飛旋海豚哨叫聯繫同伴

本文共682字

聯合報 記者王思慧/花蓮即時報導

花蓮外海有黑潮流經,擁有豐富鯨豚生態,包含抹香鯨、領航鯨等大型齒鯨,也有多種海豚。今天適逢世界鯨魚日,花蓮縣福爾摩沙協會透過長時間航行,錄製許多鯨豚聲音,2年下來共有51筆數據,上傳至國際開放科學平台,提供全球科學家免費下載研究,進一步認識花蓮鯨豚生態。

每年2月的第3個周日是「世界鯨魚日」,福爾摩沙協會與多羅滿賞鯨船班展開長時間航行計畫,研究鯨豚生態,其中錄製聲音轉換為頻譜圖,詳細紀錄哨叫聲、喀噠聲等聲音模式,涵蓋8種鯨豚物種,有飛旋海豚、花紋海豚、糙齒海豚、熱帶斑海豚、弗式海豚、抹香鯨、瓜頭鯨、偽虎鯨,數據包含錄製日期、影像與分析數據。目前已累積107筆聲音檔案,其中51筆已上傳,供國際研究單位參考。

鯨豚聲學專家溫在昇表示,聲音是研究鯨豚生態的重要關鍵,不同種類的鯨豚使用不同聲波頻率溝通、獵食或辨識環境。像是抹香鯨會發出喀噠聲回聲定位,而偽虎鯨與飛旋海豚則多使用哨叫聲維持群體聯繫。透過長時間紀錄的聲音,研究人員可分析物種分布、族群變化與行為模式,推動保育與環境管理策略。

福爾摩沙協會理事長廖鴻基說,這項行動是由民間單位發起,特別感謝多羅滿賞鯨與勇源教育發展基金會的支持,讓長時間航行計畫得以進行,同時感謝購買船票出海的旅客,因為有大家的參與,才能讓這些珍貴的聲音被記錄下來,推動台灣的海洋科學共享。

福爾摩沙協會表示,目前提供長時間航行計畫,歡迎更多人參與民間發起的海洋科學行動,推動鯨豚研究與保育。如對展覽或相關計畫有興趣,可與協會聯繫,讓台灣的鯨豚聲音被世界聽見。花蓮鯨豚國際共享數據可上(https://reurl.cc/86arNg)網站察看。

花蓮縣福爾摩沙協會2年下來共有51筆鯨豚聲音,上傳至國際開放科學平台,提供全球科...
花蓮縣福爾摩沙協會2年下來共有51筆鯨豚聲音,上傳至國際開放科學平台,提供全球科學家研究,進一步認識花蓮鯨豚生態。圖/花蓮縣福爾摩沙協會提供
花蓮縣福爾摩沙協會錄製許多鯨豚聲音,2年下來共有51筆數據,上傳至國際開放科學平...
花蓮縣福爾摩沙協會錄製許多鯨豚聲音,2年下來共有51筆數據,上傳至國際開放科學平台,提供全球科學家免費下載研究。圖/花蓮縣福爾摩沙協會提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7-11開出發票千萬獎 幸運兒花88元買御飯糰飲品中獎
下一篇
財神爺降臨!2025年1、2月統一發票千萬特別獎號開出「95980685」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