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321字
台灣為經貿金融小國,易受外部種種變動影響,不僅是美國聯準會(Fed)的貨幣政策,美國新冠疫情的發展,恐為今年台灣經濟成長預測的大隻黑天鵝。據我國央行對去年和今年經濟成長率的預測分別為5.75%和3.45%,國際貨幣基金(IMF)則分為5.9%和3.3%,這兩機構的預測值相當接近,但皆低於去年和今年對全球和美國經濟成長之預測,顯示台灣的總體經濟競爭力尚有提升的空間。
台灣去年亮眼的經濟成長預測,主要得自台灣低利、疫情相較穩定,國內科技產業持續投資,全球貿易活絡帶動國內出口等良好總體經濟環境的齊備所致。惟好景不常,美國Fed已決定採取今年3月停止購債,對其資產規模(約8.5兆美元)縮減並考慮在今年6月升息的貨幣緊縮措施,加上今年初以來美國疫情升溫,而這現象已反映在台灣今年初股匯市雙雙走跌,顯示儘管台灣的經濟基本面尚稱良好,可以支持金融變動,但此時採取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更形重要。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