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71字
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皮薩里德斯昨(20)日與亞洲大學師生座談,探討全球經濟變局與AI時代勞動未來。他提醒,未來職能變化快速,學生不應過度專精於單一技能,而應廣泛學習,「因為有些技能學了五年,很可能就被機器取代」。
皮薩里德斯教授是相隔14年,二度與亞大師生交流。昨天參與的師生都說,能有機會近距離與諾貝爾獎得主對話,感受大師的風采與思想深度,是極為珍貴且難忘的經歷。
此次參與諾貝爾大師論壇的亞大師生有30多人,包括多位國際生、四位彰化高中、彰化女中高中生代表。
亞大校長蔡進發表示,面對「川普2.0」時代,對全球、台灣帶來巨大影響。面對這樣全球供應鏈重組、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的環境,年輕世代勢必需要具備跨領域知識基礎與宏觀判斷能力,才能迎接AI時代的挑戰。
來自印度的Ankita,是亞大經管系博士生。她指出,印度愈來愈多企業採用AI作為決策工具,卻也引發對「人變成AI的被動使用者」的焦慮。她詢問,如何讓技術演進與員工福祉兼容?
皮薩里德斯回應,關鍵在於企業要建立「AI治理」機制,雇主應與員工充分溝通,引導他們學習如何與AI合作,同時避免過度監控,信任與結果導向的管理更能創造健康職場。
來自彰化高中畢業生林宥良則提問,在即時就業數據日益完善下,政府該如何協助學生及早因應職場變化?皮薩里德斯表示,教育制度應保有基本素養課程,但也需具備彈性,能隨著產業需求調整技能訓練。
經管系學生尤爾謙提問,現況是外國不願再借錢給美國,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是否可能被取代?對此,皮薩里德斯直言:「不太可能」。他指出,短期內美元仍將維持其國際儲備地位,因為無論是金本位或數位貨幣都不具備足夠穩定性與規模來取代美元。他強調當前危機本質上是全球經濟失衡的結果,美國過度消費、中國等國過度儲蓄,唯有透過重整全球支出與投資結構,才能緩解長期金融風險。
彰化女中賴承禧提問,川普的政策有助於美國經濟向前發展嗎?皮薩里德斯教授直言,它正在走向更糟糕的狀況,如果產業規模低於臨界規模,用關稅來保護它是合理的,但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公司,關稅對美國經濟毫無益處,反而會損害經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