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050字
為促進經濟復甦,拜登政府在1.9兆美元的疫情紓困法案過關後,緊接著又推出規模逾2兆美元的基建方案,顯然不把預算赤字放在心上。對國會預算處(CBO)而言,這通常是準備發出預警信號的時候,但如今這個政府部門卻發現自己處境「尷尬」。(延伸閱讀:會員專屬/拜登推基建 恐把美股推落修正領域)
自1970年代成立以來,國會預算處多半對預算問題抱持鷹派立場,不時警告美國可能因過度支出而有陷入財政危機的風險。然而,國會預算處多年來一直高估了美國政府的借貸成本,以致誇大了政府債負預估值,因而抑制了政府支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