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選話題/台商搶攻「新基建」要小心這幾件事
美中貿易戰與科技戰催化下,中國大陸在「十四五」規劃(第14個五年規畫)中,將「新基建」定位為新的自主成長引擎;台商早已超前部署。但專家提醒,爭取商機也要注意風險。
中美兩強相爭,更加速大陸引台商為助力,投入「新基建」領域。10月底中共中央五中全會通過「十四五」和「2035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到「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兩岸企業家峰會11月12日在南京就以「線上加線下」方式,舉行創新發展研討會,主題就鎖定「新基建、新願景、新商機」。
江蘇現代快報報導,江蘇要協助台資企業融入大陸產業鏈、供應鏈,投入新基建藍海,深化與大陸企業合作。
早在今年5月15日,大陸國台辦與發改委等11個部委,即發布「應對疫情統籌備好支持台資企業發展和推進台資項目有關工作的通知」(簡稱「對台11條」),將台資參與新基建寫進了辦法中。通知的第四條說,支持台資以多種形式參與大陸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的研發、生產和建設。
富士康投入網 江蘇首例
江蘇一直是台商的投資重鎮。報導指江蘇全力支持台資企業發揮在電子資訊、裝備製造等領域的優勢,引導企業拓展5G等新基建領域。報導特別提到,6月11日鴻海旗下富士康5G毫米波連結器人民幣10億元投資案,在昆山簽約,「目前相關設備已進場測試」,預計年產值達人民幣100億元。這是大陸公布「對台11條」後,在江蘇落實的第一個案例。
不只富士康,上海社科院台灣研究中心中主任盛九元受訪時說,台灣的資通訊產業在新一代資訊產業、5G等硬體部分有優勢, 早已參與大陸「新基建」計畫;藍籌亞洲總裁黃齊元也認為,台灣網通產業的整合性解決方案強,在大陸很有競爭力,是未來商機所在。
媒體曾報導,台商與5G基地台電源相關的如健和興、與基地台散熱模組有關的奇鋐與泰碩、高階銅箔基板的台光電和聯茂等,多已切入大陸供應鏈。
先做功課 小心誤賣被告死
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劉中惠分析,過去台商想參與「鐵公基」建設,苦無門路,大陸在「十四五」 中強調「新基建」對外商開放,限制比過去少,開放領域也擴及到交通、能源等以往被禁止的項目,台商的機會擴大。但受到美中兩方各有實體清單等規定,掌握技術的台商必須先了解「產品可以賣給誰」,否則誤賣了對象,「會被告死」。近來就有不少台商向事務所諮詢,有關銷售對象是否符合兩方要求資格的問題。
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門協理任之恆指出,以往台商赴大陸投資挾製造業優勢,取得各項優惠,現在優勢已降。因大陸高階製造業跟上,規模又大許多,此時台商如要切入大陸內銷市場,資金壓力大增;另外也要考慮將過去在大陸採百分之百投資的作法,調整為與陸資互補合作的模式取代。這些都與過去不同。
工業互聯網 陸成勁敵
從「新基建」看大陸製造業轉型,資策會資深產業分析師許加政特別看重工業互聯網領域。他認為,自從「中國製造2025」引發各國疑慮後,大陸已悄悄將「新基建」取代了「2025」,而工業互聯網引入工業4.0,帶進產業自動化、智慧製造等內涵,預期將全面帶動中國大陸製造業的品質提升,把大陸從製造大國帶向製造強國,如此一來難免會對台灣形成壓力,台灣只能往更高階的製造業發展。
他提醒台商介入「新基建」領域,雖可根據今年5月大陸公布對台11條中的第4條,取得與大陸同胞和企業同等待遇,但這是「看得到不一定吃得到」的大餅,只要最後關頭大陸說依市場機制辦理,台商就不一定能搶得先機。
此外,許加政建議台商要留意大陸兩項規定,一是大陸4月公布的網路安全審查辦法,規定大陸網路營運者要優先採購國內產品和服務,將對外資產品造成限制;二是大陸商務部公布的出口管制法,未來產品有可能因為國家安全理由不得出口,也是一大風險,不可大意。
相關新聞
熱門文章
- 大陸去年外貿 寫二個驚奇2021-01-15
- 陸啟動RCEP核准程序 拚半年搞定2021-01-15
- A股春季平均漲幅22.8% 台新投信:優先布局消費類股2021-01-15
- 海南航空發動機維修基地趕工 預計明年4月啟用2021-01-15
- 大陸鐵礦石進口量創新高 去年逾11億噸 增9.5%2021-01-15
- 河北新冠肺炎疫情升溫 趕建3,000間隔離病房2021-01-15
- TCL去年電視機銷量增15% 超額達標 再締新猷2021-01-15
- 大陸電商反壟斷風暴擴大 唯品會涉不正當競爭 官方調查2021-01-15
- 大陸火車票預售期縮短 開車前八天退票 免手續費2021-01-15
- 林屋洞風景區石灰岩吸睛 溶洞奇石別致 成視覺饗宴2021-01-15
- 重慶江北機場推訂製客運服務 旅客可用App約車接送2021-01-15
- 廣東開設網路迎春花市 降低民眾染疫風險2021-01-1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