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制裁令發威 支撐中芯國際的台灣力量
中芯國際積體電路製造(SMIC)啟動了新的經營體制,4名經營高管中有3人來自台灣大型半導體企業。中芯國際計劃借助擁有豐富經驗的台灣人才的力量,在承受美國制裁的情況下提高半導體的技術實力等,推進大陸的半導體國產化。(延伸閱讀:從半導體業的4個衡量標準看全球競爭)
中芯國際2020年12月31日公佈的新體制顯示,與半導體技術相關的最高層管理人員共有4名。除了擔任經營一把手和董事長的周子學(64歲)來自大陸外,其他3人均為台灣人才。
中芯國際的二把手(副董事長)由台灣人蔣尚義(74歲)擔任。2013年底之前,蔣尚義一直在台積電(TSMC)任職。他當時獲得了台積電創始人兼CEO張忠謀(89歲)的高度信任,作為3名首席運營官(COO)之一支撐了台積電的經營,還參與過台積電下任CEO的競爭。
後來,蔣尚義離開台積電(2330),2016年前往大陸擔任中芯國際的獨立非執行董事。並於2019年就任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HSMC)的總經理,由此震驚業界。但此次蔣尚義擔任中芯國際二把手給半導體行業帶來的衝擊更大。
蔣尚義曾長期在美國德州儀器(TI)等企業工作,在此期間磨鍊了半導體技術。後來在台積電統領研發部門,尤其精通使半導體電路線寬精細化的核心技術「EUV(極紫外)」。
這就是中芯國際此次起用蔣尚義的最大關鍵。2020年12月18日,美國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禁止向該公司供應生產電路線寬為10奈米以下的最尖端半導體所需要的産品。
具體來說,切斷了向中芯國際供應極紫外相關設備的渠道。中芯國際計劃通過起用擁有極紫外相關人脈的蔣尚義,度過這場危機。美國宣佈制裁僅兩周後,中芯國際就決定起用蔣尚義。
同樣擔任中芯國際聯合CEO的梁孟松(68歲)來自台灣。他與蔣尚義並列,是新經營體制的關鍵人物。二人在台積電長期處於上下級關係。梁孟松還擔任過台積電研發部門的負責人,2017年跳槽到中芯國際,是把中芯國際培育成中國大陸最大半導體企業的最大功臣。台灣經濟研究院的劉佩真評價稱,原本需要10年提高的技術,他用3年時間就實現了。
在中芯國際決定起用蔣尚義後,梁孟松曾對自己的處境感到不滿,一度提出辭職。不過,他最終決定留下來。今後,來自台積電的二人將在中芯國際大力推進中國大陸的半導體國産化。
中芯國際原本就是受大陸方面邀請,由台灣人張汝京于2000年創辦的企業。張汝京當時在台灣經營的半導體企業賣給台積電,帶領技術人員在大陸創辦中芯國際。
張汝京與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在美國德州儀器時曾是下級與上級的關係。台積電2009年對中芯國際出資10%。張忠謀與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都是浙江省出身。中芯國際創始人張汝京現在也被稱作「中國大陸半導體教父」,不管現在還是過去,中芯國際實際上都是和台灣淵源頗深的企業。
在大中華地區做業務,人脈就是生命。半導體技術依靠人才。最近,美國接近擅長半導體的台灣,深化合作,也有遏制大陸半導體技術發展的意圖。但實際上,是台灣人在支撐著引領大陸半導體行業的中芯國際,兩岸將加深合作。美國的制裁今後有多大效果還不得而知。
擁有技術的人才可以輕易突破國家和地區的壁壘,各國對此也難以管控。台灣有大量曾在日本大企業活躍過的半導體技術人員,他們正支撐著台積電的最尖端生産。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村裕 台北
本文轉載自日經中文網,不代表本社立場,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使用
原文請點此:支撐中芯國際的台灣力量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文章
- 美國會委員會:因依賴台灣代工 美將失去半導體優勢2021-03-02
- 蘋果美國門市睽違一年首度全開 傳iPhone 14 Pro瀏海改針孔設計2021-03-02
- 美債殖利率回跌緩解投資人擔憂 道瓊早盤大漲逾400點 2021-03-01
- 歐洲已成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 但可能好景不常2021-03-01
- Wedbush:iPhone 12超級周期將帶動iPhone 132021-03-01
- WSJ:美國正拉攏盟友共組技術聯盟 對抗中國科技發展2021-03-01
- 拜登組科技聯盟 抗衡大陸2021-03-02
- 美債拋售紓解!道瓊漲逾600點 科技股和小型股火力全開2021-03-02
- 國際油價下跌 錫價創近十年最大跌幅、金價五連跌2021-03-02
- 鴻海入股的北美電視品牌Vizio申請上市 將籌資1億美元2021-03-02
- 三星德州晶圓廠恐停工至4月中 營收損數千億韓元2021-03-02
- 美債殖利率憂慮緩解 道瓊大漲603點2021-03-02
- 台積電ADR隨費半上漲2.5% 較台北股票溢價高達18.8%2021-03-02
- 陸五招反擊 防美國「卡脖子」2021-03-02
- 金球獎揭曉 Netflix大贏家2021-03-02
- 美國拉攏盟友共組技術聯盟 台灣有望加入2021-03-02
- 歐洲製造業PMI 加速擴張2021-03-02
- 歐洲業者預警 車用晶片至少要等到下半年才能滿足需求2021-03-01
- 車用晶片夯!英飛凌踢下諾基亞 躍歐洲Stoxx 50成分股2021-03-02
- 糧價飆 飢餓問題加劇2021-03-02
- WSJ:美國油氣業者擬支持碳排放定價 以配合巴黎協議2021-03-02
- 拜登提名的美貿易代表戴琪暗示 現行對中關稅暫不會變2021-03-02
- 亞股震盪 專家喊安啦2021-03-02
- 無人機製造商擴大籌資 美Skydio變身獨角獸2021-03-02
- 經濟成長可抵銷升息風險 策略師建議逢低買進亞股2021-03-01
- 看好景氣復甦推動美元漲到三周最高 澳幣也回升2021-03-02
- 多元布局美國與新興市場股債 迎接疫後復甦行情2021-03-02
- 伊朗拒會談 中東緊張升高2021-03-02
- 緬甸限制民眾提款金額2021-03-02
- 歐電動車市場 全球最大2021-03-02
- 北京收緊管控下 阿里巴巴投資新創企業的金額腰斬2021-03-02
- 花旗、高盛難拒比特幣魅力 避險大咖洛伯也深入研究2021-03-02
- 串流雙雄 策略愈來愈像2021-03-02
- Z Holding與LINE合併 五年內砸5千億日圓聘5千AI人才2021-03-02
- 金融時報:馬雲的螞蟻扛壓 僅分享小部分用戶數據2021-03-02
- 阿斯特捷利康賣莫德納股票 逾10億美元落袋2021-03-02
- 疫情消退仍無所不在 Zoom財測佳 、股價盤後大漲10%2021-03-02
- 哈斯汀:撲滅世紀病毒 沒有特效藥2021-03-02
- 韓元去年升值衝擊之大 三星電子匯損可蓋一座晶圓廠2021-03-02
- 南韓擬發債88億美元支應追加預算 少於預期、殖利率跌2021-03-0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