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爸爸工作25年,為何還是這麼辛苦?」大企業主管被退休:認真工作頂多不窮,卻很難財富自由

圖/pixabay
圖/pixabay

本文共2586字

經濟日報 大是文化

編按:作者是韓國某大型流通企業的高階主管,擁有25年企劃及銷售商品的資歷,勤奮工作希望能給家人安穩的生活。但在他努力工作一輩子,退休前兒子卻問了一句:「為什麼爸爸工作25年,還是賺得這麼辛苦?」

原來25年來,他只知悶頭工作,反觀努力充實理財知識的妻子,光靠每個月從他的薪水中領取一部分來存錢、投資,就將資產從6億增加到50億韓元(新臺幣超過一億元),還在首爾擁有3間公寓住宅。於是他開始向妻子學習「當個有錢人」(因為窮人誰都會當),並寫成文章分享到網路上,點閱數瞬間破百萬。

多數人總想從「增加收入」來致富,作者卻從只有高中肄業、後來成為大財主的岳父身上發現,想成為富翁,你得先從「擴大投資支出」開始。‧努力工作很重要,但有錢人都具備:

鷹眼(關注趨勢)、蛇腦(冷靜看待變化)、狗鼻(保持警戒)。這些事學校從來沒有教,怎麼學?

讓錢翻倍的技術:1.想讓錢快速翻倍,買股票最快,但務必掌握兩件事。2.房地產最能抗通膨,但得先搞懂維持房價的三個關鍵。3.黃金呢?為什麼作者認為它是歷史上最安全的資產?作者特別提醒,多數投資工具都很安全,只要你不要歐印(all- in)和開槓桿。

為什麼要學會當個有錢人?這是上班25年的爸爸最想告訴兒子的事:努力工作頂多不窮,致富,得學會鷹眼、蛇腦、狗鼻思維。

作者: 鄭善容

妻子最常掛在嘴邊的理財三件事

兒子問:「為什麼爸爸工作25年,生活還是這麼辛苦?」

其實,這個問題我也自問了數千次。我一直以為一切都是自己無能導致,但事實並非如此。只因我不夠理解經濟,可說是徹底無知,才會發生這種事。

經濟知識比什麼都重要,但我是在新冠疫情肆虐期間退休後,才意識到這個事實。一直以來,我都是「理財文盲」。不是只有不識字,才會被稱為文盲,在金融資本主義時代,若不具備理解金錢原理(經濟知識)的能力,也算文盲。

我身為大企業的物流專家,擁有25年企劃及銷售商品的資歷。我勤奮學習、工作,在資本主義的中心熟悉了資金流向。對於如何製作並銷售商品、市場怎麼運作等,我都瞭若指掌。

但在另一方面,我卻是一個只關心公司發展的理財文盲。在妻子把6億韓元(按:約新臺幣1,246萬元,全書韓元兌新臺幣之匯率,皆以臺灣銀行在2025年3月公告之均價0.02元為準)本金慢慢增加到50億韓元(按:約新臺幣1億385萬元)時,我卻只知道勞動收入,就像是住在井底的專家。而在那座井裡,即使我的能力獲得認可,生活依舊枯燥乏味。雖然領悟得有點晚,幸虧我的經濟靈敏度覺醒,還多虧了妻子擁有很強的理財觀念,否則我根本不敢想我們的未來會變得怎樣。

根據韓國金融監督院的資料顯示,韓國成年人的金融理解度在所有領域都低於OECD(按: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為全球38個市場經濟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平均值。

也就是說,與所有OECD國家的成年人相比,韓國人對金錢較不感興趣,甚至是無知。不知是否受此影響,韓國高齡者貧困率在OECD國家中,排名第一。如果你因身邊的朋友不關心經濟,而像他們那樣生活,你將經歷比上一輩更殘酷的考驗。

若是缺乏經濟知識,就會像以前的我一樣,陷入不停工作,生活卻變得更加艱難,這就是我強調要學習理財的原因。

和他人相比,我有兩件幸運的事。

第一,當我進入職場時,社會上有很多職缺。即便經濟知識稍差,也能靠勞動賺到錢。我非常幸運生活在只靠著體力所獲得的勞動收入,就足以維持生計的時代。

第二,就是和妻子結婚。我只知道在公司裡工作,而妻子連房地產理財都有涉獵。她的理財觀念相當優秀,所以透過投資房地產取得相當成就,讓我們家能過著不為錢煩惱的生活,一切多虧了妻子。

學校裡很難學到生活中實用的經濟知識。因為經濟學家是站在國家、企業的立場上建立經濟理論,所以他們的話不必照單全收,只須選擇吸收你需要的即可。

如果想靠實用經濟知識賺到足夠的錢財,過著財富自由的生活,那麼向身邊的「場內經濟專家」學習是明智的選擇。

如同我多虧妻子的理財觀念,擺脫了被錢追著跑的生活,因此我時刻記住她常掛在嘴邊的三件事。聽者可能會覺得是嘮叨,但我覺得那些都是有血有肉、生動的經濟知識:

1. 就算只有10元,也要省下來

妻子很珍惜散落在家裡的硬幣。她沒有亂丟那些錢,而是放進存錢筒。就算只是小錢,也沒花在不必要的地方,就這樣存下一筆錢。後來,我在她的不鏽鋼存錢筒裡,發現稀有的10韓元硬幣。當時,那枚硬幣的市價已上漲至30萬韓元(按:約新臺幣6,230元)。她很喜歡收集一些小東西,久而久之就變成「幸運的複利」。像這樣慢慢存起來,最後就會累積成一大筆錢。

2.存下第一桶金

妻子特別強調雪球理論。當雪球達到一定的尺寸,體積才會呈幾何級數的增長。錢也要超過一定的金額,才能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有第一桶金才可以賺到錢。她再三強調,要先擁有一筆錢才能滾錢。了解第一桶金的價值是學習經濟的核心,因為二十一世紀是用錢賺到更多錢的金融資本主義時代。

3.長期投資土地和房子

對妻子來說,土地和房子是絕對不會背叛我們的低風險資產。我一直認為「家」只是單純讓我們棲身的地方,所以缺乏房地產的觀念。而她認為房地產是低風險的投資資產,所以只要存到一筆種子基金,就會果斷的投資房地產。這就是我們在首爾市擁有3間重建公寓的原因。

本書是我在2020年9月30日,從工作25年的公司退休後,堅持每天寫下一篇文章的其中之一。雖然現在已從事其他工作,不過當時在轉瞬之間失業所帶來的衝擊實在不小。我想把在資本主義時代領悟到的事物,在還來得及的時候傳達給孩子。於是,我開始每天在論壇投稿一篇關於經濟的文章。

為了不讓孩子過著像我以前一樣無知的生活,我想傳遞領悟到的理財知識,幫他們打下充分基礎。藉此機會,讓我們一起好好學習經濟!

本文摘自大是文化出版的《學會當個有錢人:上班25年的爸爸最想告訴兒子的事:努力工作頂多不窮。致富,得學會鷹眼、蛇腦、狗鼻思維。》

作者:鄭善容

綜合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作家,畢業於慶熙大學食品生命工學系,獲得經營學碩士學位,並於2024年在建國大學食品流通工學系研究所完成博士課程,現正準備博士論文。

他以作家、講師、YouTuber等身分展開人生第二春。憑藉職場經歷與退休後的實際經驗,為那些在即將退休與正式退休之間徬徨無措的人們,提供建議與指導。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做對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對更重要。」——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 在這裡,我們不斷嘗試著做對的事。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有些股票是用來看,不是用來買的!他一年獲利76%:為何永遠要注意今年股王誰來當?
下一篇
00918「超配」遭金管會糾正,為何還要繼續存?達人不看殖利率:高報酬率才是真的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