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他25歲存到100萬:五步驟脫離月光族 個人財務立刻有改善

圖/pixabay
圖/pixabay

本文共1391字

經濟日報 幸福文化

作者: 李勛

五個步驟脫離月光族!看穿你金錢流向的財務健檢

如果你每個月總是成為月光族,就代表目前的財務處於「失控狀態」。錢不會無緣無故出現,也不會平白無故消失,錢卻不知不覺地流向你沒有注意的地方,像是手搖飲、外送或者是各種串流平台的訂閱方案,這些「隱形開銷」就像血蛭一樣默默的在吸血。

如果想要存錢,不是想盡辦法讓自己「省錢」,而是要先了解自己的消費模式,否則你的錢就像是把水倒進了破洞的水缸中,始終裝都無法裝滿。

財務健檢: 金錢流向的照妖鏡

有些人會說:「記帳很麻煩,我根本做不久。」但記帳的重點不是只有記錄金錢數字,而是為了思考你的消費模式,讓你對財務狀況有「掌控感」。

我們不需要一開始就鉅細靡遺地記錄每一筆開銷,而是透過以下幾個步驟,幫助自己快速掌握金錢流向:

(1)大方向分類:需要 vs. 想要

.需要:房租、基本飲食、水電、交通(無法避免的開銷)。

.想要:外送、手搖飲、串流平台訂閱(讓你生活更舒適、但非必需的開銷)。

(2)細項分類:拆解目前的消費習慣

透過記錄,你會發現自己「最容易超支」的地方。例如,感覺錢真的很不夠用,接著發現每個月在娛樂項目的支出都在5,000 元以上。

(3)使用信用卡帳單輔助記帳

如果你經常用信用卡消費,這其實是一個絕佳的記帳工具,因為每月的帳單明細已經幫你分類好了。

(4)透過每月檢視,找到可以優化的地方

.有沒有「偽必要」的開銷(例如,每天一杯80 元的咖啡真的有必要嗎)?

.可以減少哪些開銷(例如,訂閱了五個串流平台, 但其實最常看的只有其中兩個)?

(5)給自己設定存錢挑戰

.嘗試「無痛存錢法」:每天存 50 元,一年後就有 18,250 元。

.建立存錢習慣,而不是只關心數字:與其強迫自己省錢,不如設定一個有趣的存錢目標,例如存到一筆旅行基金,讓自己更有動力。

記帳的重點不是讓你變得斤斤計較,而是幫助你更有意識地使用金錢,存不到錢往往不是你賺得不夠,而是你沒注意錢是怎麼流失的。

但千萬不要把記帳當成是一種形式,只因為所有的理財專家都說「理財的第一步就是記帳」,就下載記帳APP 逐一地進行消費紀錄,但卻從未復盤與反思。這樣反而很浪費時間,因為你記帳的行為,其實只是一種自我安慰。

當我們開始記帳時,每個月的復盤是很重要的,看自己哪些費用超支,接著再進行細項花費的分析,你就會發現,原來錢是在不經意之下花掉的。除此之外,我也建議大家培養「動腦」的習慣,每次在記帳的時候花3 秒鐘思考這筆消費「是需要還是想要」。

透過動腦的練習,讓你的消費行為更加的精準,大幅降低因為「想要」而花錢的情況。我自己有推出一款完全免費的「理想記帳APP」,在記帳時可透過按按鈕的方式去思考消費行為。當我們把消費行為拆解成很微小的步驟時,可以自然地去調整花錢的習慣,讓自己的金錢流向更加得健康。

本文摘自幸福文化出版的《5年從零到500萬的理想生活》

作者:李勛

沒有富爸爸、非財經科系背景出身,在25歲存到了第一桶金!以前專注在暴力式存錢,現在懂了理財就是要同時懂得如何花錢,目標是過自己理想中的人生,想鼓勵所有正在理財、卻感覺處處碰壁的投資人,不要和其他人比較獲利多少、存款多少,而是有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

著手理財永遠不嫌晚,從意識到「為什麼花這筆錢」,就是最好的開端;希望讓更多人知道,存錢不是痛苦又委屈的忍耐,而是怎樣用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規劃一個「有所選擇的人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不要踮著腳尖把所有的愛都給別人,幸福,就是豐富自己變的更閃亮,要為下個日常儲備隨時再戰的正能量!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如果只有小的舊公寓或者持分房地,該如何活化變黃金呢?
下一篇
追AI飆股,把打工錢全賠掉!大學生從爸爸幫他存的玉山金悟「好股票,有配息就繼續放著」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