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463字
作者:李雪慈
現年66歲的梅姐是客戶陳老師轉介紹來諮詢的退休人士。某天我和梅姐約在陳老師家見面,我才剛遞完名片,請她也一起坐下來,就聽見梅姐一肚子氣滿腹的抱怨說著:「買了那麼多家的保險,結果要用到時卻不能賠?!」
我便安撫說:「發生什麼事情了?沒關係!保險不管買得多或少,最重要的是您要知道自己到底買了什麼?保障有什麼?我先來幫您看看您買了什麼保單?了解一下保障內容有哪些後,我們再來打算。」
原來梅姐的兒子今年已25歲,目前在英國工作,在寒假期間回來台灣度假而已,沒想到突然發生車禍受傷,在療程結束後想要申請理賠,卻因為服務人員說兒子沒有意外險而感到納悶且生氣。
於是,我便請梅姐將她帶來的所有保單資料拿出來,好方便來逐一檢視。把每個保單翻閱過後,心中有個底,其實這些保單不外乎有壽險、萬能變額壽險、醫療險、年金險,而其中一個保單裡有附加一個家庭型的意外險,如果照兒子的年紀推算,這張家庭型的子女意外險應該已經到期了!
接著我問梅姐:「您之前有固定在做保單健檢嗎?」
這時,梅姐拿出另一個資料夾並回覆說:「是這個嗎?這裡有一份105年那時候整理的資料。」
我高興地說:「對!就是這個。很好,之前您就有整理保單過了◦不過,保單健檢其實要每隔幾年就要整理一次,是需要更新的,這樣您才會知道現階段保障有什麼。隨著年齡增長、職業變更,部分內容如保額、職業等級、保價、保費等也會有所變動,甚至我們還能知道這個保險保障到什麼時候?!」
「從這些保單來看,您兒子的意外險雖然沒有了,但還有另外一家的醫療險有住院和手術可以申請,看起來可能不多, 但這次的意外並不是全都沒有賠。」
另外,為了更確定保單現有的內容,還可以透過各家保險公司的官網會員,或是保險存摺APP來查看我們現有的保單狀況會更準確!
什麼是保單健檢?
說白點就是全面檢查和分析自己的保單內容並且確認每一項保障。定期檢視保單,確認保單內容並增加現階段實際需求的保障項目,讓保障更完整。
一般來說,定期每三年保單健檢一次,而比較頻繁下每年健檢一次是最好。
要做保單健檢的3個時機
假如有以下情況也是適合健檢時機
一、人生每階段的改變:結婚、當爸媽
二、變更職業:畢業、退休、換工作
三、保單內容變更
保單健檢要注意看哪一些項目?
1.保障內容:有什麼保險
2.保費狀況:繳多少錢
3.保障年期:保障到幾歲
4.繳費年期:繳多久
5.保額:保障額度多少
6.要被保人與受益人:誰為關係人
7.繳別:多久繳費
8.職業等級:職業的類別
保單健檢為什麼那麼重要?
隨著人口老化及科技的發展,醫療的花費和需求逐漸攀升,民眾應定期檢視保單內容,了解保障和實際需求是否與時俱進?有些人甚至買了重複的保單而其他的保障卻沒有還不知道。甚至隨著婚姻或家庭狀況的改變,受益人也是需要調整。
除保單健檢外,記得也要配合保單的條款來看,這樣對於這份保單的保障內容才能更準確唷!
定期確認保險是否「買對、買足、用得到」
從一開始梅姐的故事中,我們知道了「即使買了多張保單,若沒有定期檢視與更新,保障也可能早已悄悄失效。」
顧名思義,保單健檢就像健康檢查,定期確認保險是否「買對、買足、用得到」。
也特別提醒,最好每三年檢查一次保單。如果有人生階段轉變、職業調整,也都需要進行保單健診。當風險真的來臨時,才能真的確保保險能夠規避風險,避免沒有理賠的囧境。
本文為理財好聲音的寫作陪伴計畫與李雪慈合作優化產出。
【作者】李雪慈
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RFA退休理財規劃顧問
專長:風險管理、保險規劃、金融理財、財務規劃、退休金規劃
本文由《理財好聲音》授權轉載,原文請點此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