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3617字
作者:陳雨德(Daniel Chen)
民國60 幾年,我們家原本住在台南 6 層樓自有的透天厝,旁邊還有個附屬幾十坪的倉庫,坐在台灣為數不多的積架(Jaguar)車上,讀著有校車接送的貴族小學,看的是 32 吋彩色電視,誰也沒想到,這些會在短短幾年間就崩塌,變成一大家子窩在租來的小套房、必須靠媽媽每月從安平工業區拿回電子零件做家庭代工補貼,日子才過得下去的窘境。
自雲端翻轉向下的人生開局
我爸在地下期貨(沒有合法經營許可的期貨商)的誘惑和自己的不善經營下,原本從事的中藥大盤商生意終於倒下。那幾年為了躲債,我們住過台南、台東、台北,期間我換過 3 家幼兒園,讀過 3 間小學。
一般來說,小孩通常對於家庭經濟狀況並不理解,年紀小的我渾然不知當時家裡經濟狀況已經大不如前,就在某次入學的調查表中問到有關經濟狀況時,我很自然地填上了「富裕」這個選項,諷刺的是,那年我爸在沒被告知的情況下就當了學校家長會的家長委員。
還記得第一次收到希望家長委員贊助的通知單時,我爸認真地讀完那份通知後,轉身走進房間要拿給學校的贊助款給我時,嘆了一口氣,一臉苦笑地囑咐我說:「記得以後家庭經濟調查表不要再填『富裕』了。」當下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做了錯事,一臉尷尬地趕快把錢塞進書包。
在那之後,如果我收到這種要贊助的通知單都會悄悄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把它丟掉,萬一老師問起就謊稱搞丟了,只是沒想到往後幾年間,我們家的經濟會一路從富裕、小康、普通、清寒,一路崩跌下去。狀況最差的時候,我們就只能在台南武聖夜市旁邊租一間容納一家 5 口的小套房,而這種居住情況一直維持到我就讀五專時期。
我依稀還記得一個場景,約莫是國小某次我阿姨跟我媽有事要去見律師,帶上剛在公園玩得髒兮兮的我,原本該換件衣服再出門,但阿姨卻說:「穿這樣就好,搞不好律師看我們可憐會算便宜一點。」這大概就是窮人家落魄時剩下的唯一一點幽默感了吧,不過那時我一點也笑不出來,反而覺得有點難過。
「自己想辦法」讓我學會直面人生的挑戰家境比較困難的小孩,對於家裡的經濟狀況似乎都不太需要詢問父母,因為在空氣中就能聞到一股窮酸味。當看到父母私下討論還有什麼錢需要去借,或是我媽又去安平工業區載一大堆電子零件回來加工,就知道這個月大概不好過。
每當我向家裡開口,總會收到「自己想辦法」的回答,這 5 個字也是我爸媽間接教會我在人生中面對問題時的態度。
「自己想辦法」或許只是當時父母無心的一句話,但久而久之也培養我遇到問題一定先自己想辦法處理,真的沒有辦法才會請求他人的協助。
記得某個算命師曾經說過:「其實我們人的命並不會變好。只是慢慢的就會習慣。」
自從家中經濟崩跌,國小時每當我放學寫完功課後,幫我媽在昏暗的燈光下組裝電子零件或剪裁布料就成為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或許是早早習慣透過勞力就能獲得金錢的這個模式,我在外打工的經驗開始得比別人早很多,當然依照現在的法律是不行的,而正是因為這段經歷也間接影響我對孩子的教育觀念和開啟我未來所謂的斜槓人生。
我印象中的第一份打工,是國小四年級到家裡附近化妝品工廠的流水線去當裝配員,當時我的工作內容是負責將粉餅的鐵盒底部上膠,然後用鑷子夾放到粉餅盒裡,因為動作精細度很高,需要長時間訓練才能加快速度,所以我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才能慢慢跟上速度,一整個下午過後我領到人生第一份薪水 50 元。雖然薪水不高但自此也正式打開我的「童工人生」。
在我國小時期,我也曾在自家門口擺過批發來讓人抽籤的食品盒,就是那種充滿色素的食物,1 塊錢可以抽 1 支籤,也曾到塑膠玩具射出廠當品檢員,或是直接到國小的垃圾場撿鋁罐、鐵罐和養樂多罐做資源回收。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學期都會有一位推著回收車的阿伯來跟我們家收過期的課本,每次我媽都會把賣廢紙的錢給我,時間一久,食髓知味的我當然沒有辦法經過一整個學期的等待,畢竟還有假面超人的卡片和蠶寶寶的食物需要我去供養,所以就在某次交易之後,我偷偷地尾隨阿伯的回收車,看他都把這些廢紙拿到哪裡賣,果然在幾個轉彎後就看到阿伯將那些物品賣給我們家附近的資源回收場。
從此之後,每個假日的早上我就會招集附近的小孩一起在街上撿廢紙箱、鐵鋁罐、塑膠瓶,再用一部大台車,大家齊心協力運到資源回收場賣掉換錢。由於小孩們突然發現可以增加零用錢的方法,導致越來越多人加入,附近的回收物都被我們撿完了,所以我們開始擴大搜尋範圍,於此同時我也理所當然成為這個事業的領導者,可以多分一份。
然而好景不常,我們並沒有順著這個故事情節不斷擴張成為台灣第一家做資源回收的上市公司,這個偉大事業直到某個小孩回到他們家工廠,被父母發現把新的紙箱拿出來當作廢紙賣才終止。
我賺到的那些錢有好好的存起來嗎?答案當然是沒有。它們都變成一本本的假面超人畫冊和充滿色素的零食進到我的肚子裡了,不過那幾個月我們這些小孩們已經體驗到什麼叫合夥做生意、自己創造財富的寶貴人生經驗。
我們跟愛之間只隔著原諒
面對家道中落,有些人可能會開始埋怨自己的父母,抱怨他們的不爭氣,從此擁抱自己這個悲慘的人生故事、抱著遺憾一路走下去,在未來把自己遇到的挫折都歸咎於自己的出身。所幸我由奢入儉的時間並不長,在家裡經濟狀況好時還沒太過社會化,沒有體驗太多階級地位的衝擊。
雖然我也經常幻想有一天睡醒會像短影音裡面演的,爸媽突然叫我過去對我說:「兒子啊!這 10 幾年來辛苦你了,對你的人生考驗已經結束,其實我們家是世界首富,這提款卡裡有 100 億零花錢,你先拿在手上隨便花。」可惜夢裡什麼都有,但現實什麼也沒發生,睡醒後還是要繼續面對問題,想辦法解決它。
或許是小時候看過太多戲劇或教科書裡努力向上的故事,那些背負著血海深仇,受盡朋友嘲笑或是從底層做起、一天只睡 3 小時咬著牙不斷往上爬,終於在某天成為企業大老闆的勵志故事,使得我從小就把人生這些較差的遭遇當作逼迫自己前進的動力,直到它們成為壓垮我最後的一根稻草。縱使這些不幸的人生故事可以燃起一時的鬥志,但終究無法長久支持自己往更高的目標前進。
然而這一切的解方來自於「原諒」。在某次的個人探索課程中,我發現我始終無法原諒我爸在事業上失敗導致家中經濟跌入萬丈深淵的情況,甚至在成長的過程時常與他爭鋒相對處處找他的麻煩,檢查他人生中的錯誤,直到講師在課程中講了一個故事。
監獄中有一位獄警,他唯一的工作就是看管監牢中獨居房的一個犯人。牢房欄杆的兩邊,獄警和囚犯兩個人一整天相望著,我們如果換個視角根本分不清楚誰在監牢的外面,誰又在裡面。獄警時時刻刻焦躁看著手錶等下班,犯人則是數著饅頭等出獄的日子到來,監獄囚禁了犯人也囚禁了獄警,誰都無法在生命道路上跨出下一步。
為此獄警終日悶悶不樂,彷彿是自己被關在了這座監獄裡,最終獄警選擇偷偷放了犯人並因此被革職,因為他終於明白放過對方其實也是釋放了自己。
聽完故事後,我終於明白為了證明自己比父親優秀、更會經營,我花了多大的精力在跟他比較、譴責他的不是,到頭來兩個人被綁在一起,永遠也無法往人生的下一步前進,更可怕的是,我對於成功的標準僅僅是比我父親的表現好一些,而非設定更偉大、更有挑戰性的目標。
課程結束後,我私下找了老師,在長嘆了一口氣後問老師說:「那我需要原諒我的父親多少次呢?」
「七七四十九次。」講師說道。我在心裡盤算著,那我還得再經歷 48 次痛苦的原諒過程,撐一下應該還是可以的,講師接著說:「不過在道家這代表無數次。」我突然感到眼前一片黑,準備徹底絕望了。講師繼續說:「但只要有開始的第一次,你就已經開啟轉變的道路。」
果然信念一轉,改變也隨之啟動。從此之後我爸的過錯在我人生占比漸漸減低消失中,這也讓我有機會開始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每個人都可以找到無數段人生難過的經歷,但請記
得那就是人生的一部分。你不需要將它背在身上繼續在人生的道路上前進。
本文摘自金尉出版社的《賽道之外:從3A總裁到冠軍自釀啤酒師的破框人生》
作者:陳雨德(Daniel Chen)
事業:廣達電腦工程師、塑膠射出印刷業總經理,因32歲即當上總經理兼合夥人,且公司前三大客戶為蘋果(Apple)、宏碁(ACER)、華碩(ASUS),朋友戲稱他為「3A總裁」。39歲離開職場提早退休。
運動:曾完成超級鐵人賽(LAVA 226)以及數十場各賽制鐵人賽。完成過5次一日北高360公里,兩次一日雙塔520公里,一次三塔600公里及數十場馬拉松賽。
志業:擔任視障陪跑員、AED RUNNER、盲人環台為公益而跑活動共同創辦人、有愛益起跑Podcast節目主持人
愛好:自釀啤酒冠軍:第一位在兩岸三地各項自釀啤酒比賽拿下冠軍的台灣人,生涯累計得獎數28座。單一年度獲得最多獎台灣人:於2018年在兩岸三地共拿下12座獎項並於中國大陸大師盃年度總決賽獲得冠軍/亞軍/季軍共三座獎,是這項賽事有史以來得獎最多的台灣第一人。
BJCP啤酒裁判資格、自釀啤酒課程講師、橘蘋巢自釀啤酒比賽主辦人。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