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483字
編按:作者表示,請想像:有天早上醒來,發現自己可以隨心所欲,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因為你已經不再需要煩惱賺錢養家的事;接著想像:你可以全心全意與所愛的人相處,可以放心專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是時候學習新的金錢法則,開啟自由人生!先選種類,就能「量身訂做」
財務自由有很多種類,適合你的是哪一類?
●簡約型財務自由;
●傳統型財務自由;
●富足型財務自由;
●兼職型財務自由。
每個人的狀況不一樣,與其一昧追求一種型態,不如按照自己的價值觀、能力和狀況進行調整,如此你才能達到真正的「財務自由」。
按照公式計算,達到你的財務自由數字
●25法則:年支出乘以25;
●4%法則:每年可以從退休帳戶提領且不會傷及本金的大略比例;
●72法則:本金翻倍時間。
手把手教你如何計算出你的「財務自由數字」
◆儲蓄是必須但效果有限,你需要收入加速器
儲蓄是邁向目標的第一步,但其效果有限。並且有很多狀況我們也要多加注意。因此除了量入為出,我們更需要開啟我們的「收入加速器」。
●極限儲蓄/投資;
●房地產投資;
●創業。
作者:麥克.關(Michael Quan)
把握絕無僅有的優勢
從小我就為金錢著迷。我很幸運,可以近距離觀察兩位財務狀況很好的叔叔,他們如何生活。我也一直都很好奇,為何他們不用像我爸媽或我朋友的爸媽一樣工作,而是可以接小孩上下學、培養興趣、投資創業、想放假就放假。我還記得我那時候想著:「哇,等我長大也要跟他們一樣!」當時的我不知道,他們早已達到財務自由了,他們的錢正在為他們工作。
財務自由是可能實現的,這個想法成為我絕無僅有的優勢,因為我自小就見證了。我想,如果我叔叔可以達到財務自由,為何我不行?於是,我就踏上追求財務自由的旅途,我讀了超過一百本關於個人財務和成長的書、參加數十場研討會、花數萬美元學習如何更進一步達成目標的最佳方法。
2001年,我二十五歲,和幾個朋友合開一間資訊科技服務公司。公司起初規模不大,但在接下來十年漸漸成長,獲益頗豐。接著,我們將業務擴展到全美,最後將公司賣給一間大型服務供應商。我將部分的公司股權變現,並且投入房地產市場。
公司售出後,我又花了一年半到新公司工作,後來發現朝九晚五的辦公生活不適合我。於是,我和妻子簡單算了一下,發現我們已經累積不少資產。過去幾年一直很積極存錢和投資,現在已經達成財務自由,或說是非常接近。發現此事後,我馬上去和公司協商資遣費,三十六歲便踏進提早退休的行列。
完成目標後的生活就如我夢想中的一樣好,甚至比我期待的更好。我每天都能全心全意投入家庭,照顧年紀尚小的孩子,完全隨心所欲地投入我喜歡的計畫、談想談的生意、甚至參加跨國釣魚之旅。
我告訴你這些,不是要讓你對我刮目相看,而是想讓你知道,達到這件事是可能的,絕非空想。如果我做得到,你也可以,相信我。
記得我之前那個絕無僅有的優勢嗎?現在,我要把這個優勢傳給你。唯一的差別在於《可不可以不上班》會把所有你該知道的事情都教給你,要達到財務自由的每一步都會寫在裡面。我真希望我一開始也有這樣的書可以讀。
本文摘自方言文化的《可不可以不上班:逐步財務自由「操作說明書」,時間不再賣給老闆,提早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作者:麥克.關(Michael Quan)
麥可‧關是一位居住在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的個人理財部落格作者、財務教練和podcast主持人。他創立的Financially Alert公司致力於向所有尋求財務知識的人傳播理財知識和財富創造策略。
通過結合儲蓄和投資、創業以及房地產投資,麥可在三十六歲就實現F.I.R.E.(財務獨立,提早退休)。在不幫助他人時,他喜歡與妻子和兩個孩子共度優質時光。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