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720字
編按:作者表示,請想像:有天早上醒來,發現自己可以隨心所欲,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因為你已經不再需要煩惱賺錢養家的事;接著想像:你可以全心全意與所愛的人相處,可以放心專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是時候學習新的金錢法則,開啟自由人生!
作者:麥克.關(Michael Quan)
請不要跳過這篇,建立恰當的金錢觀對達成財務自由來說非常重要。其實,我相信金錢觀就是大多數人無法達到財務自由的首要原因。
一切都是從「心」開始
要達到財務自由,你的身體肯定能滿足需求,但你的心態有辦法撐過這段旅程嗎?如果所有事情都遇到瓶頸,或恐懼趁隙而入,那會發生什麼事呢?你有足夠的信心,能夠繼續蹲守著已經分崩離析的市場嗎?
身為理財教練,上述的處境我早已屢見不鮮。當客戶來找我諮詢時,他們都是一臉疑惑,不知道為何總是無法成功,也想知道為什麼他們總是一再深陷某種模式或習慣之中。
他們不知道的是,成功之所以遲遲不來,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要如何先調整好自己的金錢觀。
金錢觀是一套關於你與金錢的既定信念,最好的說法:這是一套會激勵你、也會限制你的信念。你可能有意識到這些信念的存在,但也可能藏在你的潛意識裡而你不自知。無論如何,這些信念都對你影響甚鉅。
了解自己的金錢觀可以讓你看待事物變得更清楚,而你的選項也會因此變得更多:你喜歡你看到的嗎?你的金錢觀是幫了你,或其實害了你?你可以決定金錢對你有什麼意義。我們會在接下來的篇幅深入討論這些信念,並學著怎麼控制自己的想法。
接下來,你對財務自由的金錢觀又是什麼?你是否相信自己有可能達成財務自由?
不管答案是什麼,你都有機會在這裡把自己的金錢觀看清楚,寫下來,深入瞭解自己的金錢觀是什麼樣子。
只有這時候,你才有辦法形塑金錢觀,選擇達成財務自由所需的金錢觀。讓我們開始吧。
看錢心態,造就致富優勢
我們來看看巴比的故事。巴比是個出生在貧窮家庭的小男孩。他的雙親都在做體力活,工時很長,每天晚上回家都累癱了,但他們還是會花時間一起吃晚餐。吃飯時,爸爸會跟巴比說:「如果你想出人頭地,就要比別人努力工作,動作也要比別人更快,因為錢可不會自動從樹上長出來。」
現在來看珍妮絲的例子。珍妮絲跟巴比年紀相仿,但環境卻大相逕庭。爸爸是創業家,母親則是大公司的執行長。吃飯時,爸爸可能會對她說:「甜心,今天在學校學到什麼?記得妳發起的那場募資活動嗎?能學多少就學多少,因為如果想創業的話,募資是個很重要的技能。」
巴比的金錢觀會與珍妮絲的很不一樣,你同意嗎?應該會,對吧?除非巴比遇到什麼外部因素,扭轉他原有的參考標準,否則他的金錢觀就是建立在他的經驗上,很有可能巴比的金錢觀就會如此受限,而珍妮絲的金錢觀則會幫助她前進。
不過,真相是什麼?雖然兩個孩子都有能力達到財務自由,但想當然爾,珍妮絲的優勢比較多。這就是為何要先知道自己的金錢觀,再踏上財務自由之路,會是如此重要的事。
金錢觀是一組引領你前進的信念,而這些信念不外乎就是你很相信自己所說的一些想法或故事。如果你知道自己的金錢觀是由哪些信念組成,那你就可以預測未來會有什麼結果,且有一定的準確度。為什麼信念會這麼重要?因為信念是所有行為背後的隱藏原因。信念控制著我們的行動,因為我們深信,只要做這件事(或不做這件事)就會產生這樣的結果。
前述提到,金錢觀有些是能幫你一把的信念,也有些會扯你後腿,若是兩相抵觸,會發生什麼事?這可能會在你毫無察覺的情況下發生,結果就是力量較大的信念幾乎每一次都會強壓過較弱的信念。
不同的信念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都會不斷起伏,但若你能夠覺察到信念的存在,你就可以有意識地主導這些信念,甚至改變信念。
本文摘自方言文化的《可不可以不上班:逐步財務自由「操作說明書」,時間不再賣給老闆,提早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作者:麥克.關(Michael Quan)
麥可‧關是一位居住在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的個人理財部落格作者、財務教練和podcast主持人。他創立的Financially Alert公司致力於向所有尋求財務知識的人傳播理財知識和財富創造策略。
通過結合儲蓄和投資、創業以及房地產投資,麥可在三十六歲就實現F.I.R.E.(財務獨立,提早退休)。在不幫助他人時,他喜歡與妻子和兩個孩子共度優質時光。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