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044字
文/玩股講客人
每股淨值持續增加的機率必然很高,目前90元是因為跟著股市大漲帶動,如果公布獲利再爆發,淨值再往上衝高,市場樂觀氣氛更高,那麼距離富邦衝上股價三位數,應該就在不遠之日...
台股在AI熱潮消退後,一切又恢復常軌,漲跌還是要看台積電、鴻海、聯發科,但有趣的是,過去第四大權值股廣達掉到第六名,取而代之的是富邦金,富邦金過去幾年曾經在十名之外,後來在股債雙殺及防疫險呆帳中慢慢回血,加上併購日盛金茁壯證券版圖,一個不注意,現在居然已經衝上權值股前段班,這就不得不注意了,而且近期股價攻上9開頭,也是歷史新高點。
第一個要看的是子公司表現,2024年第一季獲利動能毫無疑問還是人壽,去年貢獻7.2億元,今年整整多賺103億元來到175億元,還沒降息的氣勢就已經夠強了。再來是去年還在理賠防疫險黑洞的產險,已經由虧損4.3億元轉為獲利1.3億元,這對金控獲利當然是加分,少了一個累贅嘛!
至於銀行則是穩定獲利,從6.7億元增加到8.1億元。接著是證券當然是跟著大盤創新高爆發,只不過獲利貢獻整體比重過低,雖然大幅度成長,但實際上還是屬於「心靈」馬力,就是用想得比較開心,認真談證券獲利,影響力沒這麼大。
富邦金在主要子公司獲利反轉後,稅後淨利也無意外成長,2024第一季回到304億元,等比例換算的話,全年有機會賺到1,200億元,這已經超越股債雙殺以來的全年淨利。再來是EPS數據,2024年第一季2.34元比去年第一季成長翻倍,等比例換算全年EPS甚至可能坐9望10!
接著來看看這幾年的富邦金產業地位,不斷在金融市場攻城掠地的成果,趁著防疫險大亂積極拓展,目前已經是龍頭老大,壽險總保費已經來到第二名,證券則在併購日盛金之後搶佔第三名,至於銀行存放款也都在前段班的位置,可以說是全面提升!
再來是大家最關心的富邦人壽,在股債大亂的過去幾年,壽險的投資績效一直是不定時炸彈,而這又是富邦金獲利的關鍵所在,從2024年第一季也終於回到獲利正軌,不需要再認列帳面上的鉅額虧損,目前已經轉虧為盈,金融資產為實現餘額回到404億元,也舒緩金控資產套牢的壓力,甚至可以拿更多錢進行投資或併購等商業活動。
隨著金融市場反彈,富邦金手上的各項金融資產評價回升,因此整體淨值自2023年第一季4,082億元恢復到5,649億元,這對壽險型金控絕對是好消息。
不過投資績效及變好,我想這是你知、我知、獨眼龍也知道的事實,一切還是來自債券反彈所帶來的獲利貢獻,這最關鍵。從2024年第一季底的投資組合來看,國外債券佔比為56.9%,國內債券則為12.9%,合計已經逼近七成大關。
另外國內、外股票合計投資佔比則是16.4%,如將股債合併起來計算已經逼近九成,所以富邦人壽的股債配置就等於是富邦金的重點績效,股票無論國內外都有逼近兩成的報酬率,但因為比重不高,其實也沒辦法貢獻多少獲利,重點是債券部位的表現。
重壓國外債券的報酬率是4.14%,這主要是買美國公債及高評等的公司債,另外國內債券報酬率則是2.66%,以比重而言還是看國外債券為主,總投資資產的報酬率是4.62%,大概也是跟國外債券的績效差不多,而股票大漲又拉高整體報酬率。
回到EPS來看,前七月繳出8元的同期新高,重點是七月單月就獲利2.05元,沒意外的話,看來今年獲利突破一個股本是輕輕鬆鬆,歷史新高是2021年的12.49元,上半年EPS是6元,等於每一個月賺1元,七月又獲利多一倍。
我們也不要算太高,如果接下來每個月都能賺1元就好,那麼全年就可以賺到13元,再度創下歷史新高,這也不是不可能喔,別忘記美國很有可能在九月降息,這又會讓富邦人壽的美債資產持續膨脹,隨便處分一點,或者放著都贏,難怪最近一直漲不停!
富邦金 (2881)每股淨值
最後重點還是每股淨值,因為債券為主的金控就是跟著金融資產的情況漲跌,這就跟ETF要看淨值是一樣的道理,因為兩者都是靠金融資產投資績效決定股價便宜或昂貴。2024年第一季每股價值來到61.34元,當季收盤價逼近70元,股價比淨值高了13.63%。在升息前的2021年第四季每股淨值是70.84元,股價等於比淨值高出7.7%,所以我們取一個中間值,富邦金股價大概就是比每股淨值多出10%。
富邦金(2881) 技術分析
回頭看看最新的股價在90元附近,前高則是2021年所創下的85元,所以現在股價又是在歷史高點附近,這次比較特別的是,前次是降息期間帶動股債雙漲,所以獲利大增而股價創新高,這次可不同,在美國FED還沒啟動降息循環,自己股價就已經漲到創新高,如果再降息一下還得了?
而富邦金第二季季報即將在8月22日公布,每股淨值持續增加的機率必然很高,目前90元是因為跟著股市大漲帶動,如果公布獲利再爆發,淨值再往上衝高,市場樂觀氣氛更高,那麼距離富邦衝上股價三位數,應該就在不遠之日。
本文由玩股網授權轉載,原文請點此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無任何買賣建議,投資人應謹慎評估,風險自負。
以上專欄作家文章不代表本報觀點。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