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195字
作者: 孫慶龍
從源源不絕到超前部署賺好股
2010年8月《今周刊》曾報導過我的一個操作實例,2009年時,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透過股票操作,將原先52萬元的資產成長到325萬元。該帳戶在2010年底成長到499萬元。
如今14年的時間又過去,這一筆52萬元的股票資產,在沒有增加其他資金的情況下,目前持續成長到3,073萬元(編按:截至2024年6月19日);換言之,若以當初的成本計算,16年多的時間,已經創造出超過58倍的投資獲利。
然而,這超過58倍投資獲利的報酬,在投資過程中,除了2009年逮到金融海嘯過後的報復性反彈,並於當年創造了670%的超額報酬之外,其餘年度都只是「中規中矩」的表現而已——其中5個年度的報酬率超過20%、4個年度落在10%~19%、3個年度落在0%~10%之間,甚至還有2個年度出現虧損的負報酬。
然而,這樣「中規中矩」的獲利表現,得以讓這個股票帳戶繼續成長,最終創造出超過58倍的累積報酬率。不過,我最想強調的不是這個績效的結果,而是創造出這個結果的方法,因為在股票市場中只要方法對了,處處都充滿賺大錢的機會;簡單來說,投資的方法與投資的心態,決定了最後是否賺錢的關鍵。
此外,創造上述這個績效結果的好方法,我在這幾年也做了一些調整,從原本的「好公司」、「好價格」、「大賺小賠」,調整到「好公司」、「好價格」、「買低賣高」。主要的原因,是我觀察到只要投資人能用好價格,買到好公司,通常股價的短線波動就無須太過在意;畢竟短線上,市場「或許」會忽視一家好公司的真實價值,但長線上,市場「絕對」會反映好公司的真實價值。
換言之,若太遵守「小賠」的停損原則,一方面會錯失好公司愈跌愈美麗的投資契機,另一方面會錯失「Buy & hold」(買進持有)好公司所帶來的財富增長效益。而這個體悟,也是我在歷經2015年當年大賠22%所換來的寶貴經驗。
回顧2015年,我因為太堅守「負15%小賠」的停損原則,被迫將許多未來具有成長性的好公司停損賣出。除了拖累當年績效外,從結果來看,每一檔當時被停損的股票,後來股價都出現飆漲的走勢,讓當時看似理智的「停損」決定,最後淪為愚蠢的交易行為。
此外,從多年來的實戰經驗也顯示,「好公司」一旦被賣掉,很多時候,都很難再買回來,尤其當行情出現報復性反彈時,股價的回升來得又快又急,常常會讓投資人措手不及。
欣慰的是,每一次跌倒的經驗,都提供了未來變得更好的養分。時序進入2022年,雖然受到美國聯準會暴力升息的影響,加上台海危機,讓當年度的台股大跌22%,但不再停損「好公司」的決定,甚至相信「好公司愈跌愈美麗」的原則,不僅讓我2022年只小虧1.28%,更奠定2023年、甚至2024年獲利扶搖直上的基礎,也讓我愈來愈深信:短線上,市場「或許」會忽視一家「好公司」的真實價值,但長線上,市場「絕對」會反映「好公司」的真實價值。
過去十幾年,我不僅在投資的方法與領悟,進化成2.0的升級版,我也將2013年出版的著作《源源不絕賺好股》內容升級,也就是這本《超前部署賺好股》,期望透過這個進化後的版本,提供讀者更大的收穫。
基本上,作為《源源不絕賺好股》的增訂版,這本書主要是延續了原版書籍的架構,除了保留部分經典案例,以及新增近年的新案例之外,以下幾個章節,有做了大幅度的變更:
1-5:加入「從生活當中選好股的6大法則」觀念教學,雖然每個人的生活經驗不同,但是為了避免以偏概全,利用生活經驗選股時,務必要確認所選擇的公司是否符合這6大法則。
2-3:刪除原版內容關於景氣對策燈號與判斷台股落底時機的內容,新增在遇到系統風險與非投資風險時的回顧與分析,以及面臨股市高檔時,如何透過調配手中的持股比重,增強投資組合的防禦性。
2-6:發掘冷門股是我擅長的領域之一,偶爾有讀者問我,冷門股要怎麼定義?這個章節,特別將我用來評估冷門股的條件提出可量化的指標,並且加入了大數據的決策分析,將我的成功經驗客觀數據化,提供給讀者更具體的學習依據。
3-1:在分析關於尋找隱形冠軍的內容中,更換了全新的實例解說,包括2024年《投資家日報》開始追蹤的一家隱形冠軍企業。
3-2:原版「看清財報素顏的模樣」內容,講述容易被美化的財報項目,這個章節也增加了近年台股的經典案例,相信都可以提供讀者更深刻的領悟。
最後溫馨提醒,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同,所以成功獲利的關鍵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屬性及風險承受度的方法與策略。此外,我也相信在股票市場,只要「方法對了,小錢也能變大錢」,但若「方法錯了,有再多的房子都不夠你賠。」希望這本書的增訂問世,能透過我的經驗,幫助到更多的讀者,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與獲利方程式。
本文摘自Smart智富的《超前部署賺好股:報酬是靠耐心等待出來的,用16年獲利58倍》
作者:孫慶龍
現任《投資家日報》總監,英國艾希特大學財務管理碩士畢業,曾任鑫圓滿證券投資顧問公司投資總監、《理財周刊》執行長、致理科技大學財金系講師;具備證券投資分析師、MIC高科技產業分析師證照、教育部大專院校合格講師證書(財金專業)。擅長從基本面找出股價被低估、產業趨勢成長的潛力好股。
另著有《超簡單買低賣高投資術》《12招獨門秘技 找出飆股基因》、《發掘未來10年的產業趨勢:電動車概念股DVD》、《發掘未來10年的產業趨勢:半導體設備股DVD》。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