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3109字
作者: 克利斯.瑪慕拉, 布萊德.巴瑞特, 喬納森.曼德沙
通往財務自由的七大階段
喬爾的財務自由數字來自財務自由社群的基本概念,他們認為當你的投資總額已為年支出的二十五倍時,就達到了財務自由。此計算方法來自著名的 4% 法則(4% Rule),根據歷史資料顯示,在你退休後,每年可以領出投資組合的4%(你可以依照通貨膨脹率調整此比率),如此能讓你避免坐吃山空的一天。我們會在第十二章更完備地介紹 4% 法則。
1. 先歸零
第一個階段是先達到零淨值。當然零淨值,也就是完全沒有任何財產,這聽起來似乎並不值得慶祝。但是對原本以主流觀點規劃生活,爾後選擇財務自由一途的人來說,這將是很大的成就。請先想想,對很多人來說,「正常」似乎包含了負債,不管是卡債、車貸、學生貸款或其他消費性債務。此外,對很多人來說,最大筆的負債可能就是房屋,好比每月的房租或是每月該繳納的房貸帳單。
對很多人來說,每一張新的帳單,都是為了過去的決定而花。
然而,這會給生活帶來很大限制。你上班的目的只是為了避免有人取回你原本已經擁有的東西。你沒有自由選擇邁向新的方向。
零淨值並不是「沒有意義」的目標。不管你是將零淨值定義為零債務、除了不動產以外零債務,還是淨資產(資產減去負債)為零,你得先達到此階段才能有向前的空間。
2. 充足的緊急預備金
很多主流的金融專家老是說要擁有至少足夠六個月支用的緊急預備金。對很多人來說,「存下緊急預備金」是正確的建議,特別是對那些沒有其他方式可以度過人生難關的人來說。但是對遵循主流理財建議的人而言,要存到這筆數目,需要多大代價呢?
如果你按照一般的建議,存下 10% 的收入,並花掉其他的 90%,那麼你花一年的時間存錢,只能存到一個月的支出。你得花差不多五年的時間,才能存到足夠六個月使用的緊急預備金。怪不得大部分的人聽了以後,就感到卻步,最終連一點存款也沒有。
但是選擇財務自由的人不同。他們知道要降低每月花費才能提高存款比例。這不但代表他們可以更快存下三至六個月的緊急預備金,還意味著可以存下更多的錢。假如你可以存下 50% 的收入,那麼你在儲蓄一年後,就已經擁有足夠一整年支用的緊急預備金。你只要花三到六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存到足夠三個月至六個月支用的緊急預備金。
擁有緊急預備金能讓你無後顧之憂,並且能應付突如其來的壞事,好比車子壞掉或是受傷等。它也讓你有能力將未來的存款納入投資活動,並讓錢開始為你工作。
3. 達到六位數美元的投資組合
第三階段為達到六位數美元的投資組合。唯有當資產達到六位數美元時,你才有可能賺進可觀的投資報酬、為自己創造財富,也因此你必須很辛勤地工作,以便達成此目標。
當你達成後,你應該要為自己喝采。儘管你還是需要工作賺錢,但你已經累積了一定的財富,而你擁有的資產將開始為你工作、以錢滾錢。
根據最新的美國人口資料顯示,當你財富淨值達到六位數美元時,你已經擠進前 50% 的美國家庭了。如果減去房屋淨值(home equity),那麼美國家庭淨資產的中位數將低於 5 萬美元。雖然這對遵循傳統道路的人來說好像很困難,但是對擁有不錯收入並且能拉高儲蓄率的人來說,要達到六位數美元的投資組合並沒有很難。
在沒有任何投資獲利或是雇主提撥一定比例金額至退休帳戶的狀況下,一對夫妻若提撥最高金額至 401(k) 退休帳戶中(以 2019 年來說,每人提撥上限為一年 1 萬 9,000 美元),兩人將可在三年內達到這個目標。而個人則可運用 401(k) 退休帳戶在大約五年左右達此目標。
假如你擁有了六位數美元資產,並且妥善規劃自己的生活方式,你將擁有可以讓自己度過二至四年時光的足夠財富。這也讓你有勇氣運用「去 X 的錢」概念,因為你已經擁有足夠的財務緩衝空間,能避免任何不利的短期後果。
4. 實現一半的財務自由
第四個階段為達成一半的財務自由。這代表你的資產為個人年消費的十二.五倍。雖然按照 4% 法則,你應當擁有兩倍以上的資產才能達到財務自由,但是你絕對已經成功一半了。假如你有負債,那你得先花點時間還清債務。接著你得存下足夠的錢,才能體會到投資複利所帶來的明顯好處。
當你建立可觀的投資組合時,你的錢將會創造豐厚的投資報酬,這會放大你的工作、收入與存款的成果。當你達到此目標時,你會碰上一個轉折點:你會發現,當你的投資遇上好時機時,它們所帶來的收益將會比你的主動收入來得更多。被動收入正是讓財務自由可能的原因,這絕對值得好好慶祝啊!
5. 快成功了
接下來的兩個目標將不會分先後次序,決定順序的將會是你可以自由支用的預算。不管誰先誰後,關鍵在於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方式,你將有足夠自信從傳統工作解放出來,開始嘗試新的生活方式。
當你的投資總額達到年支出的二十五倍,並且足以支付所有的基本支出,包括居住、飲食、生活費、健康保險等,你就達到了其中一個重大目標。而檢視自己的消費習慣(我們會在第四章與第五章進行討論)能讓你知道自己的基本開銷是多少。
在這個階段,你還是得工作才能維持現有的生活風格,但是你不用為了下一頓飯或是為了有遮風避雨的地方而去上班。你可以運用投資收入負擔基本支出,然後只需要為了較為奢侈的花費工作罷了。
而當你的投資組合達到年支出的二十倍時,你就完成了另一個重大目標。你可以每年提領投資組合的 5% 來支付生活總開銷。雖然這比只提領 4% 的資產來得較具風險,但是根據歷史數值顯示,你至少有 80% 以上的機會可以維持相同的消費水準,並且不會坐吃山空。此時或許你已經可以辭職了,但前提是如果你的投資組合在退休初期表現不佳,你也願意生活得較有彈性一點。
6. 財務自由
下一個階段就是當你的組合達到每年支出的二十五倍,大部分財務自由社群的人會稱此時刻為「財務自由」。而這是根據 4% 法則算出來的。
如同我們將在第十二章提到的,這不代表絕對的成功。但是比較過歷史上的數種狀況後,這幾乎代表 90% 的成功了。只要你願意更靈活地用錢、偶爾願意工作換取收入,基本上來講,你已經達到徹底的財務自由了。這代表你可以維持現有的消費水準,並且滿足於目前的生活方式。
7. 財務自由並擁有足夠的財務緩衝空間
當你擁有年支出三十三倍以上的投資總額時,這相當於你每年能以更低的提領率(3%)來退休,而根據歷史數據,這代表你可以度過任何難關,不會花光退休金。
當你達到如此規模的投資組合時,你有足夠的保障與空間可以按照自己的欲望與需求來增加消費。事實上,達到財務自由並擁有足夠的財務緩衝空間,能帶來豐足之感,而非匱乏,這或許是有些人不懂得財務自由奧義的原因吧。
財務自由的關鍵啟發
或許一路上你還想達到更多目標。而任何新的目標至少有兩種好處:首先,擁有短期與階段性的目標,能帶來激勵功效;其次,在通往財務自由的道路上,這些目標能提醒自己擁有不斷成長的力量與自由。當你更有能力時,也將擁抱更多的可能性,去創造有趣而特別的生活風格,而你所冒的風險也會大幅降低。
當你體認到自己累積的財富所帶來的力量時,將有信心放棄所謂的「正常」工作,轉而追求完全不同的人生。這也是財務自由社群所帶給我們的強烈啟發。
喬納森我花了將近十年的時間省錢,只為了償還一筆與現在生活無關的債務,我一點也不覺得這樣的時間成本是合理的。當我28 歲畢業時,我負債了 16 萬8,000 美元。
我得有強大的意志、保持專注,並且拼命工作,才能先歸零。但是我也不後悔其中所付出的努力。當我償還債務後,終於重拾規劃金錢的自由,而不用再為了過去的決定持續消耗。
本文摘自大牌出版的《FIRE.致富實踐:全美破千萬收聽的理財人氣podcast「ChooseFI」實體化,完整傳授財務自由的關鍵心法》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