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設定投資目標 穩定領股息累積資產

提要

穩定領現金股利累積資產

圖/pixabay
圖/pixabay

本文共2586字

幸福文化 作者: 雨果

穩定領現金股利累積資產

長年投資股市虧損的人,最後常會有兩種結果,一是從此退出股市,再也不碰股票,因為賠光也賠怕了;另一種則是改用買進長期持有的方式,每年等著領利率比銀行定存高的現金股利,也就是大家所謂的「存股」,把股票投資當作定存儲蓄,專門找現金股息殖利率較高的個股,這也是本書將要重點介紹的投資方法。

許多上市公司在盈餘之下,非常樂意將公司獲利以現金股利發給股東,所以投資人每年都會領到一筆現金股利。假設你買進A 公司的股價是40 元,因去年獲利不錯,今年公司股東會後決議配發2塊錢的現金股利,也就是你手上擁有A 公司1 股的股票就可以拿到新台幣2 元,換算A 公司當下的股息殖利率是5%(2 元/ 40 元),假設用40 萬元購買10 張A 公司的股票,等於手中持有10,000 股,那今年在A 公司除權息後就可領到20,000 元的稅前現金股利,換算投資報酬率等於5%(2 萬元/ 40 萬元),看起來似乎比銀行定存更好。

如果隔年A 公司經營有術,業績開紅盤,股價上漲到60 元,而你仍持有的10 張A 公司股票,第二年公司股東會後決定配發4 塊錢的現金股利,換算A 公司當下的股息殖利率是6.67%(4 元/ 60元),但如果之前買進的10 張股票仍持有在手,A 公司在除權息之後就可以獲得40,000 元的現金股利,等待一年後的股息報酬率等於10%(4 萬元/ 40 萬元)。這些現金股利可以選擇花掉,也可以再買入更多股票,擁有更多股份,讓隔一年可以領到更多現金股利。

設定投資目標

在投資之前一定要先設定投資目標,這是我從多年投資無法獲利悟出的心得之一。相信許多人剛開始買股票的出發點,都是想要將銀行存款變多,想用錢滾錢賺到更多錢,但常常都是賺少賠多,我發現關鍵原因在於「沒有明確投資目標」,所以不知道如何選擇投資工具,以及何時該獲利了結或停損。

投資目標包含兩個主要因素:時間與金額。舉例來說,本金10萬元,若想在一週內把本金變成20 萬元,那需要的投資標的就不是股票或ETF 了,而是期貨選擇權,而且要剛好碰到股市大漲或大跌,才有可能透過期貨選擇權在限期內獲利一倍。換個角度來看,如果要在一年內將10 萬元變成20 萬元,或許投資個股就有機會達到目標,所以「時間目標」扮演選擇投資標的時的關鍵因素。當然,伴隨機會而來的是「風險」,短期獲利越高的機會,風險也越大。

所以想要在一週之內將本金從10 萬元變成20 萬元,透過期貨選擇權有機會可達成,但也有可能將10 萬元全部虧光。若是投資個股,有可能在一年內將本金翻倍,但也會遇到套牢一年都維持帳面虧損。而若是採用投資市值型ETF 的方式,也不太可能在一年內將投資本金翻倍,想要達到20 萬元的獲利目標,就只能透過存錢增加本金,投資ETF 的報酬不會是達成目標的方式。

在設定目標時要有合理的時間與金額,透過風險較低的投資方法,才有較高的機會達成,而非用賭注的方式追求短期高額獲利。

先了解多種投資方法的可期待獲利範圍、可能面對的虧損風險、長期執行的可能性與難易度,然後再規劃適合自己的投資理財目標與方式。

擬定無痛存錢計畫

要投資就先要有本金,有本金才能拿到投資股市的門票。大多數人的資金都是從薪資收入攢下來,存錢能力就決定有多少本錢可以進行投資。

一昧的想省錢卻沒有方法是無法達到長期儲蓄,想要提高存錢比例就應該先從良好的消費習慣開始,清楚了解「必要」與「想要」的消費差異,維持生活品質而不盲目消費,這些都需要依靠有意識的消費,進而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舉例來說,同樣都是三餐基本飲食的必要開銷,有的人特別注重健康養生,就願意多花錢吃比較好的餐點,或是花時間自己烹煮,用比較好的食用油與食材。有的人則在意生活體驗,願意撙節飲食費,簡單的路邊攤小吃就解決一餐,但願意在週末花上兩、三千元到各地觀光旅行,或是體驗各種DIY 手作活動,豐富生活體驗。

每個人的消費習慣都不一樣,同樣一筆花費,有的人覺得值得,有的人覺得浪費,這並沒有統一標準,只有自己認為值得,在生活消費、人生體驗、與存錢之間取得平衡,才能長久執行無痛儲蓄。

透過記帳可以清楚了解自己花錢的真實狀況,幫助你回顧哪些消費是不必要或不值得,滾動式調整不必要的支出,逐步累積經驗,透過不斷的回顧與審視,最後形成自己的消費習慣。

雨果的投資理財筆記

大部分的人都因為覺得麻煩而不喜歡記帳,我在上一本書《聰明的ETF 投資法》中也有提供我的預算管理與記帳方法,不但能學會輕鬆記帳,還可控制花費,更可藉此清楚知道每個月與

每一年可以存下多少錢,然後規劃一套長期的存錢與投資方法。

了解股票市場邏輯

在明白投資前的準備動作之後,最後則是要知道股市的運作邏輯。想要投資股票,至少要了解何謂股票市場、股價變化的邏輯、有哪一些商品與交易方式,你才看得懂股市變化,而不是只像威力彩開獎,只要看隨機開出的號碼,再兌看看有沒有中獎,投資和投機是不一樣的思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是許多投資初學者都曾經歷過的階段。

基本上,想募集資金的企業在申請上市或上櫃之後,可以發行股份在股票交易市場上進行交易,一般民眾也可藉由交易市場用較少的金額買進想要投資的公司,而交易價格就由投資人願意買進與賣出的價格自由交易。

所以企業上市上櫃的原因,主要是為了募集更多的資金拓展事業版圖,而投資人買該公司股票的原因是因為看好其未來發展的潛力,想成為股東與公司一起成長獲利,如同其他原始大股東可分紅配息一樣,股票公開交易市場則提供這樣的媒合機會。

由於每個人對於特定企業的價值認知不同,對於未來發展前景的期待也不一樣,所以對於股票價格的認知當然也不同。有的人只願意投資一股10 元,有的人認為長期看好則願意用一股20 元買入,而在10 元買入的人不覺得該公司有每股20 元的價值,所以就把手上持股透過公開交易媒合,將股票賣給願意用20 元買入的人,因此就造成股價的高低波動。

本文摘自幸福文化的《ETF存股:股債搭配就能錢滾錢,投資致富不用靠運氣》

作者:雨果

畢業於澳洲昆士蘭理工大學資訊科技學士與MBA碩士,曾任電腦補習班老師,現為外商公司總經理。

多年用心經營粉絲團,並提供讀者許多扎實的投資理財心法,以及對各種金融產品的分析等。認為賺錢的目的不是為了賺更多錢,而是有足夠的錢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因為每天盯盤並不叫生活,那叫工作。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不要踮著腳尖把所有的愛都給別人,幸福,就是豐富自己變的更閃亮,要為下個日常儲備隨時再戰的正能量!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企業家過世,二個女兒驚覺被母設計「讓哥哥獨得遺產」提告,二份文件讓法院判決不起訴
下一篇
從電子業轉戰金融業,他50歲月領10萬元配息:及早打造穩定現金流「比努力上班更重要」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