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為存退休金,靠0056、00878股息過活好嗎?他戳破高股息商品的四個迷思:退休之後才會懂

提要

打造你的被動現金流「以終為始」的投資計畫

圖/pixabay
圖/pixabay

本文共1933字

遠流出版 文:理財館長、狂徒

巴菲特曾說:「在錯誤的道路上奔跑是沒有用的。」你得知道自己的目標在何處,才會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前進。規劃資產配置的投資計畫也是如此,要先設立好財務目標,再視自己的需求微調,並透過指數化投資這個高勝率的投資方法,加速抵達目標的時間。這種以最終目標為出發點的思考方式,稱為「以終為始」的投資計畫。

為了退休金,該買高配息商品嗎?

人生在各個階段需要面對不同財務目標,從學貸、車貸、房貸到家庭開支,以及最後需要的退休金。在本書P.129至P.130提及:當目標達成時,你可以透過賣出資產的方式提領現金,然而很多人對這樣的方法感到陌生,甚至沒有安全感。

「如果要賣出股票來提領現金,股票越賣越少,不是總有一天會賣完嗎?」是榮登「提領策略」出現率第一名的問題。很多人因為擔心這件事情,所以特別熱衷股息發放率高的股票,希望能透過領股息來避開股票賣完的問題,但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迷思。

我們在P.95已經解釋過配息的問題,你應該理解配息會造成隔日參考價往下調。不論股票配發了多少比例的股息、你持有多少張股票,也不論除息前、除息後或再次投入,投資人的淨值其實是一樣的。換個問法好了:你會比較想要一張總價值1000萬的股票,還是100張價值8萬,但總價值只有800萬的股票呢?大家應該都知道要選總價值比較高的,至於實際累積了多少股數其實沒有意義,純粹是單位不同而已。

理解「總價值」才是重點之後,這時又會有人擔心:既然股價會減少,那不是遲早會有賣完的一天嗎?特別是少了收入後,這種不安心感又被強烈放大。

別忘了,股價是可能繼續上漲的。換句話說,只要總資產有成長,那你需要賣出的股數會越來越少。除非最後一股股票的價格,已經小於你要提領的金額,否則股數減少並不是需要擔心的問題,真正關鍵還是在於「剩餘多少總資金」。

有些投資人認為高配息的股票比較安全,是因為配息的股票「看起來」很穩定,而且不用自行賣出股票,能讓人產生心理上的安慰。但其實透過高配息股票來支應退休開銷,至少有以下四個缺點:

1.更高的內扣費用

高股息的各項商品,由於較高的週轉費用,加上主動的選股策略,最後的內扣總費用多半比市值型ETF更高,而更高的成本帶來的績效通常更差。

2.降低全市場的分散效果

為了滿足高股息的條件,很可能會偏重某些產業,這除了會害你錯失一些高成長的標的,風險分散的效果也會遜於全市場的ETF。高股息的股價看起來穩定,只是因為發了股息後股價會下跌,讓人誤以為高股息商品都長期維持在特定區間。但是,從2-1的〈先談風險,再看報酬〉一節我們知道,不上漲只是代表績效差,不保證能躲過下跌。如果進一步比較標準差或最大下跌幅度,你會發現高股息的商品沒有優勢。

3.如果股價沒上漲,本金將一路減少

投資人會覺得配息是額外獲利,是因為假設股價一定會漲回原先的價格,但股票過去是否穩定,和未來表現沒有必然關聯。當股價未來不再上漲後,總資產同樣也會越來越低。

4.配息率也可能改變

既然股價會上下波動,那發出的配息也會有所差異。也就是說,你無法確定自己的退休生活每年可以花費多少錢,反而需要把生活寄託在不確定的配息上,這是一個讓人難以掌控的決策。

我們認為真正妥善的做法,並不是追求高配息的商品,而是善用「賣出資產轉成現金」的提領策略。這麼做最大的幾個好處就是:可以選擇低成本,而且同時符合大範圍分散的全市場ETF,還可以透過符合自己風險承受度的資產配置,來打造真正符合自己期待的組合,並自行根據消費需求來轉換成現金,不會受限於股票配息率。

本文摘自遠流出版的《通膨時代,我選擇穩定致富》

作者簡介

理財館長(陳震奇)

指數化投資的推廣者,截至2022年年底,IG的粉絲專頁已經擁有超過7萬人追蹤。

身處金融業,卻鼓勵大家長期持有低成本且全市場分散的ETF,深信這才是適合多數人的投資策略。

平台涵蓋IG、FB、YouTube、Podcast、Line社群以及各大討論平台,只要在平台上搜尋「理財館長」即可找到。

過去多次受邀校園與金融業的講座、文章也曾被各大媒體轉載,希望能透過自己日益漸增的影響力,改變台灣的投資風氣。更期許自己在投資以外的面向上,也能成為大家學習的對象。

狂徒

我,狂徒,剛進入市場的散戶,喜歡研究和挑戰艱澀的學科,也喜歡用易懂的語言分享知識。

毫無金融工作背景,也非相關科系出身,卻因為愛打賭而拿下幾張用不到的金融證照,也因為愛玩而拒絕開課的邀約。

偶然路過坊間投資圈後開始動筆,文章見於聯合報、風傳媒、商周財富、方格子、Matters、Dcard等各大平台,分享投資過程中遇到的有趣事件和看法,破除投資理財常見迷思,獵殺各界神棍,還數次被業界朋友當成同行。

摧毀信仰是我的興趣,破壞規則是我的習慣。樂見讀者透過批判性思考,建立合理的優勢投資策略。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遠流出版社」除了期許「承先啟後、源遠流長」之外,也有「萬里尋仙不辭遠、不廢江河萬古流」之意。進入21世紀,由傳統出版,轉型創新為紙本、數位、空間三合一的全新知識傳播集團,將持續開發原創內容、創造品牌價值,提供多樣的載體服務,利用多元的展演方式,滿足量身自主的閱讀與學習,為全球華文讀者營造生活視野。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金價創高、油價上漲、美CPI攀高...為何30年大戶看第2季台股「已是最佳狀態」?
下一篇
750元的台積電,買了嗎?還是等跌更多再進場?操盤手16年實戰觀察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