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224字
各種思緒在腦中打轉,一堆煩惱或問題想也想不出答案,唯獨時間平白流逝……相信許多人都曾有過這種經驗。雖然這些時間不全然是一種浪費,但巴菲特從不浪費時間。
巴菲特從年輕開始就非常珍惜他的時間。根據巴菲特長子霍華的說法,巴菲特不會操作除草機,所以從沒看過巴菲特除草、整理籬笆、或是洗車。據說小時候霍華曾為此感到生氣,但隨著長大成人,他體會到時間的價值,才開始理解巴菲特的作法。「對我爸來說,時間非常寶貴。」(引自《股神巴菲特》)
巴菲特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投資。
巴菲特會收到許多投資建議的諮詢,但他講明了,他不可能全部一一回覆,因為那會妨礙他做他原本應該做的工作。
而且,巴菲特也不會在自己的投資上浪費時間,煩惱一堆有的沒的。對此,他如此說:「我會避免浪費時間去思考那些我還無法判斷的事情。一個人的判斷,可以在五分鐘之內解決,沒有那麼複雜。」(引自《巴菲特主義》)
就如他自己所說的,業界人人都知道,巴菲特做決定,總是速戰速決。
他如果不同意,即使對方還在解釋,他也會打斷對方直接說「不」;如果「同意」,他只需短短五分鐘就能做決定。
而且如果巴菲特「同意」,他的作法是立即採取行動,而不是著手深入分析。
誠如前述,巴菲特之所以能僅閱讀公司年報,就決定投資中國國營企業的中國石油公司,是因為他非常了解石油公司,有能力評估企業價值,而且他說只需大致分析,不需要縝密的計算。對此,巴菲特如此解釋。
「沒有理由深入分析。買股票時,深入分析只是浪費時間。花時間計算到小數點後三位,並不是一個好辦法。就像有一個體重落在一百五十到一百八十公斤之間的人來找你,你一眼就能看出他很胖。」(引自《巴菲特主義》)
巴菲特細讀中國石油公司某兩年的年度報告,與自己熟悉的埃克森美孚等石油公司做對比,評估該公司價值一千億美元;然而相形之下,其在股票市場市值三百五十億美元。只要明白一家公司的價值遠遠超過股價,就沒有必要再做任何進一步的調查。接下來該做的事,就只剩買進該公司股票。
誠然,有些時候視情況確實需要分析,但也有一些人和公司,是即使沒有必要也會花時間在分析上,以致失去難得的機會。成功,需要的是快速決斷和立即採取行動的執行力。
正因為巴菲特秉持這種信念,所以他才會在極短時間內回覆企業收購的提案。他從不像一般人,只聽聽內容,回覆「等我回公司評估」這麼麻煩的事。他只要覺得可行,就會當場說好,反之亦然。
許多人很重視自己的時間,卻不太在意對方的時間如何。當對方遲到時就嚴格斥責;但對自己擅自調動時間或遲到,卻一臉怡然自得。或者,也有人是讓對方講個徹底,讓他內心充滿期待,最後才拒絕說「不」。不然,就是電話一打來就從頭講到尾,完全不考慮對方是否方便,還有人做出的資料完全不知所云,浪費看資料的人的時間——這些都是浪費對方時間的行為。對巴菲特來說,他不僅重視自己的時間,也儘量不浪費對方的時間。
成功的人向來都非常清楚,時間是有限的,而且時間比任何東西都來得更重要。
本文摘自樂金文化出版的《巴菲特的決策邏輯》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