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473字
當鮑爾第一次說出,經濟可能衰退,是時候來看看衰退期間,股市的表現如何。一張表,可能讓你很驚訝。
近幾年來,股市從沒像2022年用這麼慘烈的方式開場,而隨著經濟衰退疑慮如鬼魅徘徊,聯準會主席鮑爾6月22日也首度鬆口,有可能陷入衰退,很多人預期,更慘烈的還在後頭。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總共有13次衰退,21世紀則有3次,分別在2001年、2008年和2020年。
所謂衰退,一般定義為GDP連續兩季萎縮。
高盛銀行團隊預測,美國經濟可能於2023年某個時間點陷入衰退,機率為30%。
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贊迪(Mark Zandi)則認為,美國經濟有50%的可能性,於2023年或2024年陷入衰退。
贊迪指出,「從歷史看來,當通膨率高,而聯準會非常用力的抑制它,那麼就更可能發生衰退」,因為升息後頭通常伴隨經濟活動低迷。
在面臨經濟衰退時,股市表現如何?
令人意外的,自1945年以來,標普五百在經濟衰退期間,平均上漲1%。這是因為,市場通常會在衰退前飆升至高點,然後又在衰退期結束前就已經觸底反彈了。
換句話說,經濟還沒走出衰退,股票就會率先走完最糟時刻。在幾乎每一次的衰退裡,標普五百會在經濟走出衰退前的4個月率先反彈。至於高點,則通常出現在真正進入衰退前的7個月。
根據美國財務研究與分析中心CFRA Research分析,1990年以來的四次衰退,標普五百平均下滑8.8%。然而,二戰以來的13次的衰退期中,有一半以上的年份,標普五百的投報率是正的。
CFRA Research投資策略長史托佛(Sam Stovall)說,「價格引領基本面,所以當股市跌到一個低點時,一般暗示投資人預期我們要進入衰退了」。
「而當真的進入衰退時,這反而是重返市場的好時機」,他說。
那麼在衰退期時,該把錢放在哪裡?
一般來說,消費性和醫療保健版塊會表現較強勁,平均來說,經濟衰退期也就只有這兩個版塊會帶來正收益。而航空、車廠、飯店則是相對苦的族群。
在2020年2月至4月因疫情封鎖而引發的經濟震盪中,股市下跌1.4%,但標普五百全年以上漲16%作收。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股市全年下跌近40%,但2009年則反彈23%。
史托佛說,還沒有看到衰退的跡象,雖然風險正在升高。「這還不是一個共識,但大家已經在竊竊私語」。
LPL金融公司市場策略長德翠克(Ryan Detrick)說,「投資人的焦慮是可以理解的,畢竟股市重挫,通膨高到不行,衰退風險威脅,簡單地說,聯準會是在打一場硬仗」。
史托佛說,最理想的情境會是1994年那樣。當時,股市全年報酬率是負的,因為聯準會在13個月中升息了7次,但經濟依然躲過衰退,股市並於1995年反彈34%。
11月的期中選舉,為2022年加大不確定性。一般來說,一位總統的第二年任期,股市整體回報通常比較差,比方說,標普五百平均只有4.9%報酬率。
至於期中選舉年的第二季和第三季,股市報酬率是最差的,平均跌幅1.8%和0.5%,波動性也較大。
貝爾德私人財富管理分析師說,「期中選舉就要到來,再加上40年高點通膨,我們預期這種市場大幅波動今年會持續下去」。
(資料來源:Forbes, Bloomberg)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兩個可憐孩子」變興櫃股王 聯發科小金雞如何做到藍牙耳機晶片世界第一?
棄高薪返台,開IG、玩Dcard 「暖男」校長高為元如何開創清大新局?
為什麼不該等「跌到最低點」再買股票?理財專家實測:定期定額更賺錢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