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441字
編按:約翰.派伯是世界上最受尊敬和最能幹的市場分析師之一,也是英國最有經驗的期貨和選擇權交易員,他的這部作品《頂尖操盤手的養成計畫》受到諸多股界知名人士推崇,包括《走進我的交易室》作者亞歷山大.艾爾德博士。以下是他38年來在市場上能持續穩定獲利的投資心法——找到「低風險的交易機會」再出手。
成功交易的基本特徵之一,就是形成「低風險」理念,並且交易者擁有這樣的理念越多,他就越優秀。
我將「低風險機會」定義為具有以下一系列特徵的交易機會:
1.它的潛在報酬要遠遠高於潛在虧損。
2.停損點與市場價格比較接近,並且其設定以可靠的邏輯為基礎來設定。
3.理論上它是順著已知趨勢方向的。
4.理論上進場價位並不會維持較長時間。
任何低風險理念皆是如此,這也就意味著需要注意下列事項:
1.不要在重要新聞事件發生前夕建倉交易。
2.不要在交易日的後半段建倉交易,尤其是星期五那天。
3.不要在風險增加,或者在近期內風險容易增加的時候(無論出於何種原因)建倉交易。
這些事項可以透過那些常常出現在市場主要頂部或底部的現象來解釋說明。市場處於某種極端價位,要麼方向朝上要麼方向朝下。這時,一個似乎支持這種趨勢延續的新聞事件出現了,但實際上卻發生了強烈的反轉。
關於這點最好的例子可能是伊拉克戰爭的爆發,它導致了市場強烈的上漲,其中的邏輯顯而易見。普通交易者都行動起來搶這個即將出現反轉的機會,但交易大戶採取非常嚴格的風險控制措施,也正因為這樣他們才能成為交易大戶並坐穩大戶交椅。
他們會在新聞效應消退之後才進行交易,因為這時不太會再出現更加驚人且影響他們交易的消息了。觀察這樣的價格變動並等待新聞效應消退是明智之舉。我意識到上述這點在本書的其他地方也有談及,但它對理解市場價格變動非常關鍵。
有人可能會提出異議說,如果等待新聞出爐後再行動,可能會錯過最好的那段價格變動。這話一點也沒錯。但如果你在新聞發生前夕進行交易,那麼你並非在把握低風險交易機會,如果這樣交易,你不可能在交易遊戲裡存活較長時間。
低風險是絕對必要的
對於「低風險機會」,我再談最後一點。當我第一次聽到別人說這個詞時,立刻想到:「啊哈,這就是關鍵所在!」並且它的確是。但我曾經更傾向於相信存在「聖杯」。令我自己都感到震驚的事情是,即使在長達 10 年的交易生涯之後,我內心深處仍舊懷有「聖杯」情結。
因此,當別人向我解釋低風險的理念時,我感到有些失望。「真的只是這樣的嗎?」我對 自己說。這是「荒唐」的。世界上不存在「聖杯」,而低風險交易機會是你需要把握的全部。當然,它算不上十分巧妙的技巧,但如果你想取得成功,它就是你在交易時應該遵循的方式。
本文摘自樂金文化出版的《頂尖操盤手的養成計畫1:建立你的獲利模型》
作者:約翰.派伯(John Piper)
是世界上最受尊敬和最能幹的市場分析師之一,也是英國最有經驗的期貨和選擇權交易員。
他的《頂尖操盤手的養成計畫1》是交易心理的經典著作。他經典二進制投注(Binary Betting)更徹底改變了我們今日的交易方式。他也是英國領導性的時事通訊《技術交易員》(The Technical Trader)的創辦人,這是自 1989 年以來的最具權威的交易資源。
譯者:黃志鑫
1978年出生。2006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哲學系,獲碩士學位。曾長期在政府機關,從事政策研究工作,現任紹興職業技術學院高教研究所所長,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成長教育、教育基金會管理。工作之餘亦從事金融交易,主要以ETF波段交易為主。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