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固定花10分鐘 他靠這個方法每月賺2萬元
***本文所提之個股內容僅供參考,不具投資建議,投資前應審慎評估風險,且自負盈虧***
任何的金融商品交易行為,都有賺有賠,股票當沖也一樣。股票交易對於大部分偏保守的長輩眼中,是一個有風險、難度高的投資行為,尤其是短線交易的當沖。
我學習當沖的第一年,摸索各式各樣的當沖技巧,這一年也是穩定虧損的一年。當你全心投入在學習某個領域時,你無法不讓周遭的人覺察這件事。
股票交易的第四年,也是我學習當沖的第二年,家人得知了我在股票市場賠了不少錢,他們希望我能遠離股票交易,並限制了我每個月的開銷,扣掉信貸、車貸和強迫儲蓄1 萬元,當時我每個月的可支配金額只有6,000 元(比我念大學時的生活費還少),那段時間是我奠定當沖紀律與逆轉家人對股票當沖的刻板印象。
因為每天都有不能大賠的壓力在,因此開始珍惜小賺,只要每個月能在股票市場提款5,000 元以上,我的生活開銷就能無虞。
慢慢地,第二年的每月固定付貸款加儲蓄,並每個月固定用當沖賺取2萬元的收入,家人從一開始的擔心到後來的尊重。過程中取決於你自己怎麼看待當沖交易。在經歷過大賠與嘗試各種當沖方法之後,我開始有紀律、有計畫地執行手機當沖。
每個月固定一筆不影響生活的金額來操作手機當沖。
每天固定花5 到10 分鐘來操作手機當沖,然後不影響正職工作。
在日復一日用有限的金額與時間來練習操作時,我發現自己更加珍惜每一次的操作機會,更加慎重的看待每一次進場,也慢慢地在當沖第三年開始累積更多的財富。
2020 年3 月,疫情爆發導致股市重挫下跌,我身邊不少長輩、親友因為股票持股的虧損讓生活痛苦不堪,甚至不少人因此出清持股或認賠離開市場。
那段時間,股市每天劇烈波動,但由於我保持良好的操作紀律,加上高勝率的當沖技術,讓我2020 年的獲利更上一層樓,周遭越來越多人來向我學習當沖,越來越多人真正了解當沖交易的本質。不需要冒著隔夜漲跌的風險,不需要準備本金留倉,完整詮釋了「今日事、今日畢」的操作準則。
2019 年某天,我在臉書收到一位親戚的訊息:「我看到你在網路上分享的手機當沖,我本身也有在做股票交易,也接觸過當沖,但覺得很難,有機會一起吃個飯,再跟你請教一下當沖交易。」
於是,我跟親戚約了某天平日的下班時間,一起吃晚餐。
當時,親戚問:「你平常都要上班,你是怎麼做當沖交易的?」
我回答:「我一天只抓工作空檔操作5 到10 分鐘,然後用手機當沖,所以不影響工作。」
親戚非常驚訝地回答:「他以前在看股票常常就是看了一整個上午,花了非常多時間。」
我接著回:「我操作當沖已經兩年,也穩定獲利超過兩年,在網路上分享手機當沖才慢慢被大家看到,然後找我學習。」看著親戚疑惑的眼神,我拿起手機,放了幾部我自己錄製的手機當沖實戰影片給他看,他心中的疑惑才慢慢解開。
2020 年4 月,全球肺炎疫情延燒,我毅然決然的選擇辭去軟體工程師的職務,看似衝動的抉擇卻是我心中衡量已久的決定,我還有更多的興趣與專長想發揮。我運用自己軟體開發的專業,結合股票市場的操作經驗,與另一位我的學生文清合作,創辦了行動覆盤軟體系統與LINE 機器人自動提醒的先行者系統,協助更多人當沖操作,把興趣結合專長再實現教學價值,周遭的親人、好友也慢慢從尊重到支持我專注的當沖領域。
各行各業都有熟練與精通的專業人才,直到現在我仍然持續在股票市場上精進自己,不斷實戰,不斷累積經驗,創造更多的價值。
本文摘自采實文化出版的《圖解最高勝率手機當沖》
作者:劉家誠(Jasper)
虎尾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碩士、曾任職百大企業軟體工程師。
現職為短線交易講師、專職投資人、Jasper的手機當沖世界創辦人、行動覆盤軟體共同創辦人。
多年前,於網路公開手機當沖對帳單連續兩個月,高達八成以上的勝率開創了台灣手機當沖風潮,每天用手機當沖10到20分鐘加上正職工作收入,33歲達成財務獨立。
致力於手機當沖教學,於網路上的PressPlay開創「Jasper的手機當沖世界」教學平台,累計學生多達兩千多名,並創立行動覆盤軟體來協助學生當沖,開創YouTube頻道推廣手機當沖教學。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 6年級小資女上山學藝兩年 白袍老師不滿意作業「當場燒掉」 讓她從破產邊緣賺進數千萬身家2021-04-14
- 調查報告:減少三項花費 可以把退休金變兩倍2021-04-15
- 千萬賣房,只為了捧錢去被騙?詐騙眼中的「高級肥羊」3特色:既笨且貪又有錢2021-04-15
- 統一證亞洲半導體淨報酬指數ETN 獲資格認可2021-04-13
- 非法投資顧問方案滿天飛 優選合法投顧保障投資安全2021-04-13
- 從260跌到94元,他重押績優股卻慘賠1,300萬,痛悟「基本面重要,籌碼面更重要」2021-04-13
- 小叮嚀/非常態性繳稅 留意適用條件2021-04-10
- 刷卡登錄制眉角不少 先做功課2021-04-10
- 保費神卡變多 優惠車拚2021-04-09
- 台股再創新高 股市崩潰論近期會成真嗎?2021-04-08
- 他用10萬賺1,000萬:強勢股是永遠追逐的股票2021-04-08
- 雙B二手車,最近竟能漲價賣!台灣錢多到淹出來,小資族該做什麼?2021-04-08
- 投資大師羅傑斯:想要有錢一定要存錢2021-04-08
- 股神巴菲特建議年輕人:兩樣東西最值得投資2021-04-08
- 從白手起家到億萬富豪 美國洛克菲勒家族靠記帳本「已富過六代」2021-04-08
- 0050風險竟然比垃圾債還高?金管會要改規定2021-04-08
- 研究報告:常做這件事情 年平均所得高出6萬2021-04-08
- 硬存薪、學投資 滾錢達人起薪18K拚五年買房2021-04-06
- 50元的聯電可以買嗎?30年股期老手年賺20%:算出「合理價位」 耐心等待就能賺 2021-04-06
- 小叮嚀/信用卡消費 善用促銷 把優惠變大2021-04-03
- 信用卡綁定手機App 回饋賺更多2021-04-03
- 從台積電前景,看被「錯殺」的科技股股價,何時回神?2021-04-01
- 只靠一檔金融股 在36歲就可「八成退休」?2021-04-01
- 20年把5,000元滾出253萬!存股達人陳重銘:從小教孩子學投資 比上才藝班更實在2021-04-01
- 35歲也能財富自由 五大原則讓你提早退休2021-04-01
- 金融市場泡沫疑慮再現?四種抗波動投資策略2021-04-01
- 經商失敗欠債務 她的投資型保單竟然被扣押!2021-03-31
- 從45歲開始執行!留本三步驟,60歲退休後能夠月領8萬2021-03-30
- 51歲失業 20年勞保年資如何確保?2021-03-30
- 殖利率6%起跳 14檔銅板股連續五年都配息2021-03-28
- 月薪3萬小資男,50萬買2,000萬房?人年過30才會懂:父母的支援是「看不見的負債」2021-03-26
- 上市櫃公司股利陸續公布 台股大咖:若是這個情況,不建議參加除權息!2021-03-25
- 「無碼版巴菲特」孟格:股市長線獲利 掌握三要訣2021-03-25
- 工程師六年資產翻10倍!他以這檔「漲價概念股」為例:不必在乎股價貴 眼光放在漲與跌 2021-03-24
- 為何有錢人不太買零食來吃?一位清潔隊員從長期回收垃圾,看到「貧富差距」的關鍵2021-03-23
- 疫情迫他提前養老!名導朱延平:有收入時做好三件事 「現在是人生最開心的時候」2021-03-16
- 如果台股變盤,如何搶救退休資產?先改掉「這個投資習慣」2021-03-16
- ETF不是萬能!長期持有、短期避險、波段操作?投資前搞懂「四大迷思」,才不會吃虧!2021-03-11
熱門文章
- 台新銀、京城銀、星展銀推電子帳單有妙方2021-04-14
- 投資型附保證保單重現江湖 國壽率先改款上市2021-04-14
- 新婚夫妻怎麼買保險?掌握三重點 須留意受益人變更!2021-04-15
- 速食消費平均客單刷卡 台東縣奪冠2021-04-14
- 華銀美元定存「有夠美利」 2個月年息0.4%2021-04-14
- 高股息台股基金 聚光2021-04-15
- 國泰貨運疫苗運載量創新里程碑 已突破1,500萬劑2021-04-14
- 如果罹患帕金森氏症 特定傷病險、失能險可以理賠嗎?2021-04-15
- 趨勢向上 法人喊加碼2021-04-15
- 台鐵事件》就算只是二天一夜小旅遊 這些保險都不能少2021-04-15
- 多重資產 掌握輪漲行情2021-04-15
- 新生兒保單怎麼買?保險顧問:最好出生後10天內完成投保2021-04-15
- 高風險新創售股 三類免稅2021-04-15
- 電信債ETF 報酬率吸睛2021-04-15
- 新興科技夯 AI最亮眼2021-04-15
- 投資新創所得稅減免…要看投資額持有期2021-04-15
- 科技族群耀眼 擦亮亞股基金2021-04-15
- 單國基金績效 越南稱冠2021-04-15
- 摩根:Q2投資 股優於債2021-04-15
- REITs基金啟動補漲2021-04-1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