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買到好公司,卻賺得比別人少?華爾街老手:投資前就要設定目標價格
常常有人抱怨自己買的明明是好公司,長年績效表現優良,但卻總是賺得比別人少……。其實,即便是分析公司很厲害的投資人,如果沒有運用正確的投資決策與觀念的話,也難以在這捉摸不定的股海中獲利。在長時間下能持續做出明智決策的能力,定義了一個偉大的投資者。
投資決策1:買進
你不會想落入「好公司、壞股票」的陷阱。一間優秀的公司可能因為價格過高、或時機不對,而變成一次不佳的選股。微軟一直被公認為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在2019 年年底,其市值已經超過1.2兆美元。所以它一直都是個不錯的選股標的嗎?實際上,微軟的股價在1999 年年底到達每股40 美元的高點後,花了將近15 年才突破這個天花板。
想解決這個困擾,在進行投資之前先設定一個目標價格,是常見的最佳作法。它有助於建立紀律,也有助於在決策過程中消除情緒。成功的投資者會事先瞭解他們投資部位的界限,並準備在情況需要時出場。
投資決策2:放空
假如你已經得出結論,一檔股票不值得買。但它能不能放空呢?這個決策跟買進決策一樣,需要相同程度的調查與信心。諷刺的是,當你尋找誘人的長期機會時,可能會使你發現完全相反的投資機會。
放空股票的決策重點是,相信股票的價值會下降。放空機制包含借入股票(由證券商協助),然後在公開市場上賣出這些股票。就像任何借來的東西一樣,你最終還是要還回去。放空靠的是未來能夠以較低的價格買回股票。因此,你的獲利是來自,今天賣出股票的特定價格和未來買回股票的較低價格,這兩者之間的價差。
一般來說,放空的候選公司會來自幾個常見的類別。這些類別包含外部因素,例如產品替代或淘汰、結構性壓力、消費者偏好的改變、週期性高峰,以及監管變動。這些類別也包含自己造成的問題,最明顯的是會計違規、管理不善、資產負債表槓桿過高,以及不明智的併購。常見的危險訊號包含管理層突然變動、內部人士賣出的規模異常大、或者一連串快速的收購。
此外,你如果放空錯誤,你的潛在損失是無限的。就做多的部位而言,如果你以每股25 美元的價格買進一檔股票,然後這間公司破產了,那你的潛在損失上限總共為25 美元。但是,如果你放空一檔股票,理論上股價的上漲空間是沒有上限的。因此你的潛在損失也是無上限的。
投資決策3:追蹤
有些股票可能符合你的大部分選股標準,但是沒有通過你的估值考核。它們是優質的公司,但是目前不便宜。另一些股票則是可能很便宜,但是從營運或財務角度來看,目前不是很有吸引力。然而,你看到了它們改善和成為長期贏家的潛力。
理想情況下,你會一直密切觀察公司,持續追蹤公司與產業趨勢的最新資訊。在股價出現實質性下跌的情況下,你需要確信這種下跌是不合理的,而且最初的論點仍然完好無損。或者,公司的前景可能有改善,因此你會提高你的目標價格。這種情況下可能會為你提供足夠的上漲空間,讓你重新考慮這檔股票。
透過審查每個投資機會,你能建立起一個可能成為核心投資部位的資料庫。在某些情況下,在一檔股票變得值得持有之前,你可能要追蹤它好幾年。從經濟大衰退的深淵中走出來之後,有些投資者能夠以極低的價格,買進他們覬覦多年的優質企業。經過時間驗證的價值投資策略的重點在於,囤積優質的投資機會,然後再抓住機會買進它們。
投資決策4:放棄
放棄的類別很簡單。這是一檔你不想與它有任何瓜葛的股票。做為一個做多、放空、或未來投資的選項,它並不具有吸引力。隨著時光流逝,有些放棄的股票是你會慶祝的,有些是你會後悔的。
理想情況下,你會在投資過程的前期,就做出放棄一檔股票的決定。把時間花在最後才放棄的股票上,機會成本是很高的。如果這個投資機會能倖存到這一刻,那麼新獲得的知識就能應用到未來的投資機會。當你繼續研究新的產業和公司時,你就會繼續學習。
本文摘自樂金文化的《當代財經大師的選股邏輯課》
作者:約書亞.培爾(Joshua Pearl)
約書亞.培爾曾擔任婆羅門資本(Brahman Capital)的董事總經理、多空股票資產經理人。他著重於利用基本面方法,進行公開股權投資和特殊事件投資。在這之前,他曾擔任瑞銀投資銀行(UBS Investment Bank)的總經理,負責高收益融資、槓桿收購,以及企業重組。在瑞銀之前,他曾在莫里斯控股公司(Moelis & Company)與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工作。他擁有印第安納大學凱利商學院(Indiana University’s Kelley School of Business)的商學學士學位。
作者:約書亞.羅森巴姆(Joshua Rosenbaum)
約書亞.羅森巴姆在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RBC Capital Markets)擔任董事總經理,同時也是產業與多元化服務部門的負責人。他負責併購、企業融資,以及資本市場交易等方面的發起、組織,以及建議。在這之前,他曾在瑞銀投資銀行工作,也曾任職於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直接投資機構——國際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他擁有哈佛大學的文學士學位,並以貝克學者(Baker Scholar)的榮譽頭銜獲得哈佛商學院的商管碩士學位。
譯者:劉奕吟
曾任投信公司產品經理、機器人投資顧問公司研究員,目前為自由工作者。譯有《FinTech金融科技聖經》(合譯)、《指數革命》、《讓散戶賺起來》。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 從一個人喜歡賺的錢 往往看出他的層次和心態2021-04-22
- 【怪老子這樣看】目前定存股還可以投資嗎?2021-04-19
- 跟買金融台積,今年還要追中鋼?他42歲退休身價2,000萬,苦勸散戶「別賺不是你能賺的錢」!2021-04-20
- 從100跌到30元,存股高手重押績優股,一路套牢到破產,嘆「寧可賠錢也別賠時間」2021-04-20
- 只有成交量不會騙人!他20年逃過四次股災,用一張表看穿「價量與漲跌」的關係2021-04-19
- 永豐金證:美股回檔好買點 存股及單筆布局機會來了2021-04-23
- 遵守投資六步驟 10年後存200萬元還可以買車2021-04-23
- 單週暴漲500%的「狗狗幣」是什麼?台灣人最關注10大加密貨幣排名2021-04-22
- 想養大退休金,沒跟上「好享退」零手續費?退休準備平台7月1日上線2021-04-22
- 他一年不買這兩樣東西 意外多存38萬元2021-04-22
- 期富邦VIX跌太快,將申報下市!投資ETF前,不可不知的三大盲點!2021-04-22
- 調查:我國39歲以下勞工 近二成「零存款」2021-04-21
- 拿100萬,還是連30天拿1元累積金額的倍數?《股癌》謝孟恭:投資常與人性對作2021-04-20
- 《股癌》謝孟恭:股市與人生都沒有標準答案2021-04-20
- 跌深股何時可以搶反彈?30年台股老手以友達為例:站上「這個價位」,就有機會轉強2021-04-20
- 台股萬七,還能選到便宜又會漲的好股?操盤手靠「三步驟」搶到最佳時機點2021-04-19
- 收入只會隨著能力增加 而不是隨著年紀2021-04-17
- 小叮嚀/搞懂數位帳戶優惠門檻 看得到吃得到2021-04-16
- 薪水轉帳分流 省下手續費2021-04-16
- 銀行數位帳戶 利誘小資族2021-04-16
- 手上有台積電股票,利用價差一天賺5,000元!零股「套利」超簡單流程大公開2021-04-16
- 別怕資金少!小資族用兩招學存股 滾出高獲利2021-04-16
- 他用3萬元當700家股東,六年獲利500%,公開買零股不買整股的六大好處2021-04-16
- 股市總是獎勵有耐心的人 《致富心態》作者教你三個投資必勝心法2021-04-15
- 月底光光、存款少少好悲催?!投資好難的網路十大心聲2021-04-15
- 調查報告:減少三項花費 可以把退休金變兩倍2021-04-15
- 千萬賣房,只為了捧錢去被騙?詐騙眼中的「高級肥羊」3特色:既笨且貪又有錢2021-04-15
- 6年級小資女上山學藝兩年 白袍老師不滿意作業「當場燒掉」 讓她從破產邊緣賺進數千萬身家2021-04-14
- 從260跌到94元,他重押績優股卻慘賠1,300萬,痛悟「基本面重要,籌碼面更重要」2021-04-13
- 從白手起家到億萬富豪 美國洛克菲勒家族靠記帳本「已富過六代」2021-04-08
- 0050風險竟然比垃圾債還高?金管會要改規定2021-04-08
- 研究報告:常做這件事情 年平均所得高出6萬2021-04-08
- 硬存薪、學投資 滾錢達人起薪18K拚五年買房2021-04-06
- 50元的聯電可以買嗎?30年股期老手年賺20%:算出「合理價位」 耐心等待就能賺 2021-04-06
- 20年把5,000元滾出253萬!存股達人陳重銘:從小教孩子學投資 比上才藝班更實在2021-04-01
- 35歲也能財富自由 五大原則讓你提早退休2021-04-01
- 金融市場泡沫疑慮再現?四種抗波動投資策略2021-04-01
- 經商失敗欠債務 她的投資型保單竟然被扣押!2021-03-31
- 從45歲開始執行!留本三步驟,60歲退休後能夠月領8萬2021-03-30
- 51歲失業 20年勞保年資如何確保?2021-03-30
熱門文章
- 下周油價有機會下跌 估汽油調降0.1元、柴油0.2元2021-04-23
- 退休金免稅額計算 兩方式2021-04-23
- 退休稅務議題 高階經理人更要懂權益2021-04-23
- 退休年度過世 申報三樣態2021-04-23
- 永豐金證:美股回檔好買點 存股及單筆布局機會來了2021-04-23
- 核算應稅額 稅局資料為準2021-04-23
- 通膨蠢動 存退休金有撇步2021-04-23
- 基金特蒐/公用事業基金 魅力十足2021-04-24
- 醫療、電訊股 樂退好幫手2021-04-23
- 小叮嚀/刷卡繳稅門檻眉角多 須留意2021-04-24
- 刷卡繳稅 分期零利率拚場2021-04-24
- 報稅三變革 人人都受惠2021-04-2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