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就是不一樣!日本最強占卜師看遍政商名人,破解「有錢人在家不做的三件事」
你是不是常常納悶:「為什麼有錢人總是愈來愈有錢?」今天台灣的貧富差距愈來愈大,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究竟問題出在哪裡?關於這一點,小編先前曾多次以專題進行深入探討,其主要理由莫衷一是,不外乎價值觀念和生活習慣天差地別,像是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有錢人都偏愛使用長皮夾……等,本周小編再從日常生活習慣切入,你知道在有錢人家裡是看不到衛生紙的,還有他們也不會在冰箱上貼上備忘貼紙,有點難以想像吧~以下一起來了解其中的眉眉角角。
有錢人的家裡不擺放面紙盒、杜絕浪費
小編先前曾看到一篇報導訪問有日本最強占卜師封號的「飯田」先生,由他長年活躍於日本影視和企業名人圈並細心觀察有錢人的風水與一般人相比,有很明顯的不同。
首先,在有錢人家裡,你是看不到面紙盒的,這是因為在他們的觀念裡,認為平時看不到的東西,就不會想要拿來用,「一看到就會想要抽個幾張來用,反而覺得很礙眼!」
一般來說,有錢人很忌諱浪費,他們的想法是:在家裡擺了面紙盒、一看到難免不自覺就想要拿來用,只是徒增浪費、無形中也製造出不少垃圾……;既然面紙盒是製造垃圾的地方,那麼特地空出位置用來擺放面紙盒,不啻也是一種浪費!
因此,絕大部分有錢人不會將面紙盒放在一目了然、容易看到的地方,多是放在抽屜裡,「平時因為看不到,就不會特別想要拿出來用。」
沒錢人的冰箱總是貼滿、堆滿了物品
其次,有錢人不會在冰箱上貼上備忘貼紙,或是把庫存食物疊羅漢地堆放在冰箱上方,這樣一來,四周環境顯得髒亂不堪,也容易吃到囤積已久的「過期」食物,不僅有危害衛生安全之虞,更是一種無謂的浪費。
適逢農曆春節即將到來,每到這個家家戶戶團圓的日子,都要準備豐盛的一餐來過個好年,小花平台保險顧問提醒,今年過年,不要再把冰箱塞得滿滿的,省得食物餿了倒掉浪費了。
為避免不必要的浪費、輕鬆留住金錢,不妨參考日本人氣理財顧問市居愛在其所著《金錢整理:只要收拾存摺、冰箱和另一半,錢會自然流向你》一書中,提出的聰明採購策略,擬定每周食材採買清單,並按照以下3方式確實執行:
方式1、在每周一「大量採買」。
方式2、在每周四「補充採買」。
方式3、在每周日前將冰箱裡的食物「全部吃光」,以免浪費。
有錢人力行斷捨離vs沒錢人喜歡囤物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呼應時下流行的「斷捨離」新概念,其實有錢人身邊的物品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多,也就是愈是沒錢,反而身邊的物品愈積愈多。小花平台保險顧問分析,這是因為有錢人習慣將物品分門別類、進行收納,就像前面說的面紙盒原理,一般藏在看不到的地方,一來節省空間,也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反觀沒有錢的人,總是覺得手邊的物品未來還是有機會派得上用場,因此即便是用不到也捨不得丟掉,與絕大多數有錢人力行「斷捨離」簡單生活大異其趣,有錢人認為:用不到的物品就丟掉、有需要時再買就好,身邊的物品愈少也更有餘裕,才能把時間及心力全部投注在事業發展上。
更多理財新知識,問問顧問》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 6年級小資女上山學藝兩年 白袍老師不滿意作業「當場燒掉」 讓她從破產邊緣賺進數千萬身家2021-04-14
- 調查報告:減少三項花費 可以把退休金變兩倍2021-04-15
- 千萬賣房,只為了捧錢去被騙?詐騙眼中的「高級肥羊」3特色:既笨且貪又有錢2021-04-15
- 統一證亞洲半導體淨報酬指數ETN 獲資格認可2021-04-13
- 非法投資顧問方案滿天飛 優選合法投顧保障投資安全2021-04-13
- 從260跌到94元,他重押績優股卻慘賠1,300萬,痛悟「基本面重要,籌碼面更重要」2021-04-13
- 小叮嚀/非常態性繳稅 留意適用條件2021-04-10
- 刷卡登錄制眉角不少 先做功課2021-04-10
- 保費神卡變多 優惠車拚2021-04-09
- 台股再創新高 股市崩潰論近期會成真嗎?2021-04-08
- 他用10萬賺1,000萬:強勢股是永遠追逐的股票2021-04-08
- 雙B二手車,最近竟能漲價賣!台灣錢多到淹出來,小資族該做什麼?2021-04-08
- 投資大師羅傑斯:想要有錢一定要存錢2021-04-08
- 股神巴菲特建議年輕人:兩樣東西最值得投資2021-04-08
- 從白手起家到億萬富豪 美國洛克菲勒家族靠記帳本「已富過六代」2021-04-08
- 0050風險竟然比垃圾債還高?金管會要改規定2021-04-08
- 研究報告:常做這件事情 年平均所得高出6萬2021-04-08
- 硬存薪、學投資 滾錢達人起薪18K拚五年買房2021-04-06
- 50元的聯電可以買嗎?30年股期老手年賺20%:算出「合理價位」 耐心等待就能賺 2021-04-06
- 小叮嚀/信用卡消費 善用促銷 把優惠變大2021-04-03
- 信用卡綁定手機App 回饋賺更多2021-04-03
- 從台積電前景,看被「錯殺」的科技股股價,何時回神?2021-04-01
- 只靠一檔金融股 在36歲就可「八成退休」?2021-04-01
- 20年把5,000元滾出253萬!存股達人陳重銘:從小教孩子學投資 比上才藝班更實在2021-04-01
- 35歲也能財富自由 五大原則讓你提早退休2021-04-01
- 金融市場泡沫疑慮再現?四種抗波動投資策略2021-04-01
- 經商失敗欠債務 她的投資型保單竟然被扣押!2021-03-31
- 從45歲開始執行!留本三步驟,60歲退休後能夠月領8萬2021-03-30
- 51歲失業 20年勞保年資如何確保?2021-03-30
- 殖利率6%起跳 14檔銅板股連續五年都配息2021-03-28
- 月薪3萬小資男,50萬買2,000萬房?人年過30才會懂:父母的支援是「看不見的負債」2021-03-26
- 上市櫃公司股利陸續公布 台股大咖:若是這個情況,不建議參加除權息!2021-03-25
- 「無碼版巴菲特」孟格:股市長線獲利 掌握三要訣2021-03-25
- 工程師六年資產翻10倍!他以這檔「漲價概念股」為例:不必在乎股價貴 眼光放在漲與跌 2021-03-24
- 為何有錢人不太買零食來吃?一位清潔隊員從長期回收垃圾,看到「貧富差距」的關鍵2021-03-23
- 疫情迫他提前養老!名導朱延平:有收入時做好三件事 「現在是人生最開心的時候」2021-03-16
- 如果台股變盤,如何搶救退休資產?先改掉「這個投資習慣」2021-03-16
- ETF不是萬能!長期持有、短期避險、波段操作?投資前搞懂「四大迷思」,才不會吃虧!2021-03-11
熱門文章
- 台新銀、京城銀、星展銀推電子帳單有妙方2021-04-14
- 投資型附保證保單重現江湖 國壽率先改款上市2021-04-14
- 新婚夫妻怎麼買保險?掌握三重點 須留意受益人變更!2021-04-15
- 高風險新創售股 三類免稅2021-04-15
- 新生兒保單怎麼買?保險顧問:最好出生後10天內完成投保2021-04-15
- 多重資產 掌握輪漲行情2021-04-15
- 華銀美元定存「有夠美利」 2個月年息0.4%2021-04-14
- 速食消費平均客單刷卡 台東縣奪冠2021-04-14
- 高股息台股基金 聚光2021-04-15
- 如果罹患帕金森氏症 特定傷病險、失能險可以理賠嗎?2021-04-15
- 台鐵事件》就算只是二天一夜小旅遊 這些保險都不能少2021-04-15
- 趨勢向上 法人喊加碼2021-04-15
- 投資新創所得稅減免…要看投資額持有期2021-04-15
- 國泰貨運疫苗運載量創新里程碑 已突破1,500萬劑2021-04-14
- 單國基金績效 越南稱冠2021-04-15
- 電信債ETF 報酬率吸睛2021-04-15
- 新興科技夯 AI最亮眼2021-04-15
- 科技族群耀眼 擦亮亞股基金2021-04-15
- REITs基金啟動補漲2021-04-15
- 摩根:Q2投資 股優於債2021-04-1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