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買飆股台積電、靠低買「冷門股」!31歲阿勳財富自由體悟:「平常都吃滷肉飯,突然改吃龍蝦會消化不良…」
在2019年與2020年,31歲的投資達人「股人阿勳」(本名王敬勳)都繳出每年約20%的報酬率(含現金股利),這種成績讓他自覺還算滿意。然而,最近他卻遇到一個讓他難堪的問題。
朋友或網友總是不經意地吐槽他:「不用辛苦地研究基本面啦,買台積電(2330)不就好了,1年漲了快1倍耶。要不然買台灣50 ETF也行,含股利的話,去年也有近50%的報酬率!」
目前王敬勳手上的主要持股,計有志豐、日揚、金洲、卜蜂、富邦金等。過去五年來,他投資一向相當謹慎,嚴控交易成本,盡量壓低交易頻率。而且為了加深護城河,總是很有耐心等待,等到做足功課,鎖定標的也來到他認為的便宜價,才會出手分批買進。
問王敬勳,為何沒有早一點看出台積電的潛力?早點換股的話,現在財富水準鐵定更上好幾層樓?面對這個馬後炮的質問,他苦笑回答:「平常都是以滷肉飯、魚丸湯果腹的我,突然要改吃牛排、龍蝦當正餐,會讓我消化不良!」這雖然是一句玩笑話,但也透露了投資哲理的重要一課:了解自己的投資屬性。
金融投機夢碎
賠光本金後醒悟 轉當價值投資信徒
大學就讀財務金融系的王敬勳,金融投資之路從大學時期就展開。他把打工賺到的錢投入股市,利用各種技術分析作為進出指標,雖然沒虧什麼大錢,卻也賺不了錢,反而賠了手續費與寶貴時間。於是,他開始自學程式設計,運用量化分析與統計方法,透過自己設計的交易程式進行交易,並做出了成績。僅以20幾萬元本金,在23歲那年,竟已從股市賺到了300萬元。
在金融市場年少得志的他,也因此失去對風險的戒心。投資的策略與商品愈來愈激進,外匯、權證、期指、海外投資樣樣涉獵,而且開始放大槓桿。金融市場逐漸變成他的賭場,終於在賠光本金後才幡然醒悟。
金融投機生涯的夢碎後,他回頭開始認真找工作。王敬勳任職過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後來與友人合夥開過食品醃漬廠,也自己創業開過軟體公司,賣財務軟體,甚至自己醃漬泡菜拿到市場上叫賣。
他創業的過程挫折連連,直到第四次創業,即目前的家具網拍生意才穩定下來。雖然公司員工包括他只有3個人,但這家小型貿易公司的獲利逐漸步上軌道,透過蝦皮、露天、Yahoo奇摩拍賣等網站作為銷售通路,最近一年的獲利已越過百萬元以上。
莫輕言放棄本業
工作收入是本錢 也能學到商業涵養
創業的坎坷經歷,讓王敬勳深覺,作為一名價值型投資的存股族,在投資路上第一個最重要的盟友,就是自己的本業。
他以自身舉例,20歲出頭時,他專職做投資,雖然學的是財務金融,但對毛利率、股東權益報酬率、研發費用比率、存貨等這些財務專業數據,只有理解,卻欠缺感情,心中始終少了點踏實感,對股價波動懵懵懂懂。
但自己創業後,才深知要維繫比同業稍高一點的毛利率,需要付出多少心血。開過軟體公司的他深覺,如果沒有持續投入研發,市場競爭下的淘汰浪潮是多麼殘酷;做過食品加工生意的他,也才了解庫存可能拖垮公司的可怕。這些點滴,讓他在研究公司基本面時才能更深刻。
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即使過去一年沒買到台積電、聯發科或台灣50 ETF,人生依然還是有邁向富足的可能。
※本文由今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台積電ADR上周漲逾8%!一表掌握近期主要股市表現 後續走勢得留意這3件事
一句「你將死無葬身之地」 驚醒36歲股市大戶收手 20年後身家翻40倍至5億元!
資深人資揭「年終獎金」背後的秘密:原來年終計算既不公平也不客觀
小倆口買新房,公婆一毛錢不出還自帶親戚一起住...媳婦的血淚告白:寧當潑婦,不做怨婦
在家屬面前宣告死亡,被大吼為何不救活病人!護士:我們不是神是人,也會害怕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 從260跌到94元,他重押績優股卻慘賠1,300萬,痛悟「基本面重要,籌碼面更重要」2021-04-13
- 統一證亞洲半導體淨報酬指數ETN 獲資格認可2021-04-13
- 非法投資顧問方案滿天飛 優選合法投顧保障投資安全2021-04-13
- 小叮嚀/非常態性繳稅 留意適用條件2021-04-10
- 刷卡登錄制眉角不少 先做功課2021-04-10
- 保費神卡變多 優惠車拚2021-04-09
- 台股再創新高 股市崩潰論近期會成真嗎?2021-04-08
- 他用10萬賺1,000萬:強勢股是永遠追逐的股票2021-04-08
- 雙B二手車,最近竟能漲價賣!台灣錢多到淹出來,小資族該做什麼?2021-04-08
- 投資大師羅傑斯:想要有錢一定要存錢2021-04-08
- 股神巴菲特建議年輕人:兩樣東西最值得投資2021-04-08
- 從白手起家到億萬富豪 美國洛克菲勒家族靠記帳本「已富過六代」2021-04-08
- 0050風險竟然比垃圾債還高?金管會要改規定2021-04-08
- 研究報告:常做這件事情 年平均所得高出6萬2021-04-08
- 硬存薪、學投資 滾錢達人起薪18K拚五年買房2021-04-06
- 50元的聯電可以買嗎?30年股期老手年賺20%:算出「合理價位」 耐心等待就能賺 2021-04-06
- 小叮嚀/信用卡消費 善用促銷 把優惠變大2021-04-03
- 信用卡綁定手機App 回饋賺更多2021-04-03
- 從台積電前景,看被「錯殺」的科技股股價,何時回神?2021-04-01
- 只靠一檔金融股 在36歲就可「八成退休」?2021-04-01
- 20年把5,000元滾出253萬!存股達人陳重銘:從小教孩子學投資 比上才藝班更實在2021-04-01
- 35歲也能財富自由 五大原則讓你提早退休2021-04-01
- 金融市場泡沫疑慮再現?四種抗波動投資策略2021-04-01
- 經商失敗欠債務 她的投資型保單竟然被扣押!2021-03-31
- 從45歲開始執行!留本三步驟,60歲退休後能夠月領8萬2021-03-30
- 51歲失業 20年勞保年資如何確保?2021-03-30
- 殖利率6%起跳 14檔銅板股連續五年都配息2021-03-28
- 月薪3萬小資男,50萬買2,000萬房?人年過30才會懂:父母的支援是「看不見的負債」2021-03-26
- 上市櫃公司股利陸續公布 台股大咖:若是這個情況,不建議參加除權息!2021-03-25
- 「無碼版巴菲特」孟格:股市長線獲利 掌握三要訣2021-03-25
- 工程師六年資產翻10倍!他以這檔「漲價概念股」為例:不必在乎股價貴 眼光放在漲與跌 2021-03-24
- 為何有錢人不太買零食來吃?一位清潔隊員從長期回收垃圾,看到「貧富差距」的關鍵2021-03-23
- 疫情迫他提前養老!名導朱延平:有收入時做好三件事 「現在是人生最開心的時候」2021-03-16
- 如果台股變盤,如何搶救退休資產?先改掉「這個投資習慣」2021-03-16
- ETF不是萬能!長期持有、短期避險、波段操作?投資前搞懂「四大迷思」,才不會吃虧!2021-03-11
熱門文章
- 銀行業十大熱門公司平均年薪 中國信託最高、聯邦最低2021-04-13
- 小資版0050發威 020020掛牌以來漲幅近42%2021-04-13
- 退休金不會拿去抵債! 開專戶免遭扣押、強制執行2021-04-13
- 富邦越南ETF 4月19日掛牌上市2021-04-13
- 要報稅了!健保署教您輕鬆查詢年度健保費繳費金額2021-04-13
- 中壽首季每股賺2.08元 股東權益報酬率逾23%創新高2021-04-13
- 報稅了!若採列舉扣除額 健保費和補充保險費可扣除2021-04-13
- 聯準會重申寬鬆態度 留意基本面轉佳題材2021-04-13
- 經濟數據強勁加以寬鬆政策支持 美股票型資產最吸金2021-04-13
- 風險情緒正向 高收益及新興市場債動能增溫2021-04-13
- 機器人概念股 潛利大2021-04-14
- 英國保誠人壽攻退休 推樂活中國外幣變額年金2021-04-13
- 非法投資顧問方案滿天飛 優選合法投顧保障投資安全2021-04-13
- 第一金工業菁英30ETF 紅火2021-04-14
- 富邦越南ETF 下周一掛牌2021-04-14
- 電競商機大 伺機布局2021-04-14
- A股漲相佳 分批加碼2021-04-14
- 美科技基金 錢景亮2021-04-14
- 企業疫情補助 免納基本所得2021-04-14
- 亞股醞釀反攻 印度將帶頭衝2021-04-14
- 台股基金七強 淨值創高2021-04-14
- 價值股看多 可納入組合2021-04-14
- 永續型商品 規模創高2021-04-14
- 新興美元債 利差誘人2021-04-14
- 良知型消費概念 掀風潮2021-04-1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