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你將死無葬身之地」 驚醒36歲股市大戶收手 20年後身家翻40倍至5億元!
每個人都渴望富足,富足是什麼?怎樣才能達到真正的富足?
猶太人是全世界最富有的民族,雖然僅占全球總人口的0.2%,但《富比世》400大富豪榜中卻占了20%以上的比重。猶太人所定義的富足,或許有一些參考價值。
在廣為流傳的《猶太人致富金律》中,談到通往伊甸園,即富足人生有四個路徑匯集而成:財富、力量、智慧與被尊重,其實這也是人要獲得滿足而行動的主要四個動機。
說來簡單,其實這條路並不好走,單單富足人生中的一個「財富」元素,就可能要花30年時間才能體會其中奧義。
股市大戶林適中
50萬到5億元的財富修煉之路
億元股市大戶林適中,股票投資致富之路,從50萬元到如今5億元的成就,花了34年時間才達到。
林適中拉過保險、賣過便當、賣過房子,業績還可以,但總是與上司、同事處不好,一直換工作。林適中母親看他沒定性,央求做股票投資多年的林爸爸能教教他,或許在股市賺了些錢,可存些開店做生意的本錢。
林適中說:「父親帶我學投資時,給我厚厚一本張松齡著作《股票操作學》,並在我股票戶頭存入50萬元,跟我叮嚀,多一分研究多一分勝算,叫我邊學邊做。」
「那本書有4、500頁,我看了第17頁就沒看了,但50萬元的本金,不到幾個星期就翻到了70多萬元。我當時想,才看17頁就賺那麼多,後面不必看了!」林適中回憶說。
「但問題是,每次部位到達數百萬元時,我總是守不住,下次震盪又吐了大部分回去。我問父親,到底問題出在哪裡?」省話一哥的父親總是說:「是你太貪心了!」
1994年,林適中的父親因腦中風過世,帶給他相當大的打擊。「當時行情陷入整理,我自己的狀況也不好,股票淨部位剩下約100萬元。」
從電子股重新出發
戒掉融資 崩盤時保住戰果
林適中終究無法忘情股市的呼喚,帶著原本僅剩的100萬元,以及父親過世後留給他的100萬元,總計200萬元準備在股市拚搏一次。
重新入市的1995年,正值電子業起飛,林適中把銀彈集中在電子股上頭。1995年,台股從5000多點急漲到1997年的10,000點,林適中透過融資與丙種墊款把槓桿開到最大,200萬元本金操作到3000萬元部位,不過2年多時間,淨部位超過1000多萬元。
因為個人的每日成交量極大,他下單的券商甚至給了他一間VIP操盤室,當時36歲的他已具有「中實戶」之勢。
「有一天,證券專業媒體《鑫報》記者劉仁天到VIP室找我,我正忙著下單沒空理他,他就翻我桌上的資料,當時我覺得這個人很沒禮貌。」他回憶說道。
「收盤後,劉仁天找我出去抽菸,劈頭就對我咆哮。」他說:「借丙種又做融資,不怕以後死無葬身之地。」劉大哥那句話,在林適中腦中嗡嗡作響,「我拉大槓桿時,只想著漲多少時會賺多少,沒想著跌下來會賠多少,他的話,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
那時股票正處於多頭,林適中收起貪念縮小槓桿。1997年,他的淨部位來到2000多萬元。爾後歷經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與2001年網通泡沫,部位又回到1200多萬元。「雖然有起有落,但如果沒戒掉墊丙與槓桿,那兩次大震盪,我要嘛破產,要嘛像以前一樣回到50萬或100萬元本金。」
中菲行經驗
找到自己的投資屬性與節奏
2004年入市的中菲行,是林適中投資生涯中關鍵的一役。中菲行是兩岸海空運承攬的老牌龍頭企業,當時他認為,隨著兩岸經貿交流頻繁,營運重心在兩岸貨運市場的中菲行可望長期受惠。於是,他在中菲行16至20元之間建立數千張部位,甚至以大股東身分進入董事會,持股達兩年後陸續出清,獲利一倍。
林適中說,個性使然,巴菲特投資可口可樂數十年的那種長期投資法並不適合他。「2至3年的節奏較適合我,這也是我現在投資目標都設定在找3年能賺一倍的標的!」
猶太人有句名言:「上帝是不跟你玩骰子的,你心愈窮,愈沒人幫你。」因此,學習預測未來,而不是「猜測」未來,是致富的重要途徑之一。從試著了解世事的因果關係,培養預測自己未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預測未來要把自我意識縮到最小,以客觀的數據做判斷推測,才能提高預測精準度。
※本文由今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28歲炒股年賺2000萬,PTT鄉民封「少年股神」!從50萬本金起家,首曝投資心路歷程
真人才不需大學學歷!馬斯克面試問「1問題」踢掉履歷騙子 科學證實有效
一輛80萬的Toyota開10年,1年開銷14萬!竹科工程師夫妻實際試算:租車到底會不會比較划算
「不要小看每個月幾千元投資」 外商投信總座用這招 為子女存到100萬元
退休後打包行李,到台東開餐廳!老闆一天只賣「20組快樂的客人」不為錢、只為自己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 金融股該繼續存嗎?今年只有三個布局好時機2021-02-26
- 刷卡繳學費 銀行優惠大戲開打2021-02-27
- 刷卡繳學費登錄享好康 看懂遊戲規則2021-02-27
- 不要只懂省錢!改變六個習慣 快速存到100萬2021-02-25
- 追求提早退休、財富自由?當心掉入三個陷阱2021-02-25
- 別再想存股了 台股波段操作才能穩穩賺2021-02-25
- 一買就不漲,一賣就噴出?為什麼照紀律停損,還是賺不到錢2021-02-25
- 看了很多書,上了很多課,為何還是不敢進場? 2021-02-25
- 華爾街頂尖投資機構 選股五步驟大公開2021-02-25
- 為何買到好公司,卻賺得比別人少?華爾街老手:投資前就要設定目標價格2021-02-24
- 台股一萬七聰明買!想追高不套牢 先注意大盤「這區間」不讓買點變「埋點」2021-02-24
- 為什麼有錢人家裡看不到面紙盒?留意這些生活小細節,決定你和有錢人的距離2021-02-23
- 別只看台積電,護國神山還有兩座!2檔ETF供小資族參考,5萬元一次買下台股百岳!2021-02-23
- 為何又錯過飆股?台股狙擊老手看穿散戶盲點:先賣一趟、有低再接,多頭反而遭套牢!2021-02-23
- 台積電股價上沖下洗 43萬零股族要繼續存嗎?2021-02-22
- 別被話術給唬了!這8件事,汽車業務絕不會告訴你2021-02-20
- 股票比定存還賺 吸引長青族投資2021-02-20
- 保單投資分三階段 備妥孩子教育、醫療費2021-02-20
- 善用紅包 教孩子存圓夢金2021-02-20
- 做好財務規畫 補足家庭保障2021-02-20
- 樂齡族夯買股 股利收入佔比高達四成2021-02-19
- 這位太太靠5萬元養一家9口,還買70坪大屋!家庭理財做好「三件事」,從此告別零存款!2021-02-18
- 從220萬本金滾到4600萬!謝士英45歲才開始存股:這8檔私房股是我的新歡和舊愛2021-02-17
- 台股如何買?K線捕手:跌到「這條線」出手、回到「這位置」用力買下去!2021-02-17
- 沒買飆股台積電、靠低買「冷門股」!31歲阿勳財富自由體悟:「平常都吃滷肉飯,突然改吃龍蝦會消化不良…」2021-02-17
- 年賺30萬的普通人 vs. 年賺1,000萬的有錢人,十年後的你會如何?關鍵在於「這件事」2021-02-17
- 遭外資狂賣5,000億的金融股,還能存嗎?想換股,今年「這項指標」比殖利率還重要!2021-02-17
- 好公司已經不便宜?金牛年7%高殖利率定存股出列 這個組合幾乎 「大賺小賠」2021-02-17
- 殖利率6%起跳 八檔金牛年高配息成長股出列2021-02-16
- 2021刮刮樂攻略 該怎麼買比較不會賠錢?2021-02-13
- 42元長榮誰買了?他用10萬滾出千萬身價:股價就是「造山運動」,散戶最常買到這個位置2021-02-13
- 他從國巨慘賠經驗 領悟台股主力獲利三心法2021-02-13
- 股價漲不停 那些個股具備養空條件2021-02-13
- 就算股神有買也絕不跟進?他反靠「逛街買東西」挖到這檔股票大賺380%2021-02-05
- 數位服務個人化 開放銀行讓退休理財更輕鬆2021-02-05
- 今年我能存到100萬嗎?新年新希望 確實執行才會旺2021-02-05
- 節省到自己受不了 她靠2個習慣反而存更多錢2021-02-04
- 聰明放大年終獎金 好萊塢名人理專的四個建議2021-02-03
- 從Z世代六大特性 了解數位原住民消費理財觀 2021-02-03
- 想快點賺夠退休金 你最不該先做的就是投資2021-02-0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