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萬六,賺價差愈來愈難,放棄買股又不甘心?股市老手建議不如「長線短做」
新的一年,又帶來新的投資希望。去年全球股市經過三溫暖般的洗禮,自2020年3月低點反彈至今,已陸續突破歷史新高。
不過,每個人核心持股不同,整體報酬也不一樣,如果核心持股是台積電(2330),從2020年全年約漲56%,3月低點算起約125%;如果核心持股是金融股的,去年全年約漲6%,3月低點算起約漲12%;如果核心是科技股,去年全年約漲35%,低點算起漲幅約有68%。
也就是說,造就全球股巿資金浪潮,這波有史以來最大的牛巿是以科技股來帶動。
只漲科技股是有原因的,因為全球傳統因疫情,產業受封鎖影響,多數公司很難在短時間內復甦,而科技公司卻剛好是產業線上化的受惠族群,不只成功拉起大盤點位,也讓許多科技型ETF受到投資者關注。
市面上有許多科技型ETF和基金,供大家作選擇,今天特別介紹「富蘭克林華美AI新科技基金」。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表示,這檔科技型基金,跟這兩年掛牌的科技型基金、ETF有明顯的不同,近年掛牌的新基金題材多數集中在5G、資訊網路,「富蘭克林華美AI新科技基金」將範圍鎖定在整個科技的產業方向,而非單一科技產業。
舉個例子,許多人對於5G的期待,都集中在網路設備、基地台身上,但5G其實不只是通信速度快,更包含著應答速度快。什麼是應答速度?就是機台傳遞指令的速度,很多時候你的電腦跑得慢,並不是網路速度慢,而是應答速度慢,比如你滑鼠點一下電腦隔個五分鐘才動,就是應答速度的問題,或者做實時手術,更強調這種應答速度,這檔基金其實更隱含著整個科技大方向的投資範疇,涵蓋著5G關聯的未來科技,而非僅限於5G內的題材。
從投資範圍具體檢視,富蘭克林華美投信指出,「富蘭克林華美AI新科技基金」投資範疇擴張到AI物聯網、智慧醫療、智慧交通城市等新產業趨勢,納入高科技快速發展優勢,為投資人尋找新商機,而不限於單純的5G。
對積極操作的小資族來說,想投資科技產業,本金不大也不用怕,因為基金所持有的標的相對多檔,成功分散個股風險,當然,對產業沒有特別研究,純粹看好未來科技動能,科技型基金會是一項好選擇。
兼具長短操作的兩全策略
股市點位越高,能夠賺取的價差越少,投資人都清楚這點,只是如果放過眼前熱騰騰的科技股行情,心又有不甘。
通常,我會建議一招,波段投資結合長期投資的做法,叫做「長線短做」,試圖長短通吃。
簡單來說,當你看好一檔標的,認為價值被低估,有向上的行情,想要買進,可是這檔標的又屬於歷史高位,或者大盤趨勢不明朗時,可先以較保守的原則操作,等到價位回調到合理價格後,再改變策略,逐步建倉做長線投資。
這種方法算是做到兩全其美,不容易失去自己的投資目標,很容易把握投資節奏,也相較容易抓到買賣位置。
當下環境因國外多數國家封鎖,或實施管制,各國間無法像過往密集往來,人與人必須保持社交距離,人們勢必得顛覆過往的工作形態,不少工作皆需仰賴科技、以機器替代完成,AI人工智慧的發展題材多元、生技醫療涵蓋的次產業豐富,正可為投資人提供差異化的投資選擇。
其實趨勢大家都清楚,AI投資規模逐年成長,有八成全球科技企業領導人正在投資人工智慧設備,此趨勢自2016年起,以年複合成長率63.5%的速度飛快成長,投資上若能掌握這樣的科技成長、相關產業商機,自然能掌握股市成長之趨勢與方向。
作者介紹:微股力達人-游庭皓【一鍵關注全球財經資訊】
分析經濟、投資、生活理財、國際政經與各種商業議題,專門為客戶提供精闢觀點解析,訊息很便宜,觀點很珍貴,讓《財經皓角》顛覆你對世界的想像,用更寬廣的角度帶你一窺投資的奧秘。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 不要只懂省錢!改變六個習慣 快速存到100萬2021-02-25
- 刷卡繳學費登錄享好康 看懂遊戲規則2021-02-27
- 刷卡繳學費 銀行優惠大戲開打2021-02-27
- 金融股該繼續存嗎?今年只有三個布局好時機2021-02-26
- 追求提早退休、財富自由?當心掉入三個陷阱2021-02-25
- 別再想存股了 台股波段操作才能穩穩賺2021-02-25
- 一買就不漲,一賣就噴出?為什麼照紀律停損,還是賺不到錢2021-02-25
- 看了很多書,上了很多課,為何還是不敢進場? 2021-02-25
- 華爾街頂尖投資機構 選股五步驟大公開2021-02-25
- 為何買到好公司,卻賺得比別人少?華爾街老手:投資前就要設定目標價格2021-02-24
- 台股一萬七聰明買!想追高不套牢 先注意大盤「這區間」不讓買點變「埋點」2021-02-24
- 為什麼有錢人家裡看不到面紙盒?留意這些生活小細節,決定你和有錢人的距離2021-02-23
- 別只看台積電,護國神山還有兩座!2檔ETF供小資族參考,5萬元一次買下台股百岳!2021-02-23
- 為何又錯過飆股?台股狙擊老手看穿散戶盲點:先賣一趟、有低再接,多頭反而遭套牢!2021-02-23
- 台積電股價上沖下洗 43萬零股族要繼續存嗎?2021-02-22
- 別被話術給唬了!這8件事,汽車業務絕不會告訴你2021-02-20
- 股票比定存還賺 吸引長青族投資2021-02-20
- 保單投資分三階段 備妥孩子教育、醫療費2021-02-20
- 善用紅包 教孩子存圓夢金2021-02-20
- 做好財務規畫 補足家庭保障2021-02-20
- 樂齡族夯買股 股利收入佔比高達四成2021-02-19
- 這位太太靠5萬元養一家9口,還買70坪大屋!家庭理財做好「三件事」,從此告別零存款!2021-02-18
- 從220萬本金滾到4600萬!謝士英45歲才開始存股:這8檔私房股是我的新歡和舊愛2021-02-17
- 台股如何買?K線捕手:跌到「這條線」出手、回到「這位置」用力買下去!2021-02-17
- 沒買飆股台積電、靠低買「冷門股」!31歲阿勳財富自由體悟:「平常都吃滷肉飯,突然改吃龍蝦會消化不良…」2021-02-17
- 年賺30萬的普通人 vs. 年賺1,000萬的有錢人,十年後的你會如何?關鍵在於「這件事」2021-02-17
- 遭外資狂賣5,000億的金融股,還能存嗎?想換股,今年「這項指標」比殖利率還重要!2021-02-17
- 好公司已經不便宜?金牛年7%高殖利率定存股出列 這個組合幾乎 「大賺小賠」2021-02-17
- 殖利率6%起跳 八檔金牛年高配息成長股出列2021-02-16
- 42元長榮誰買了?他用10萬滾出千萬身價:股價就是「造山運動」,散戶最常買到這個位置2021-02-13
- 他從國巨慘賠經驗 領悟台股主力獲利三心法2021-02-13
- 就算股神有買也絕不跟進?他反靠「逛街買東西」挖到這檔股票大賺380%2021-02-05
- 數位服務個人化 開放銀行讓退休理財更輕鬆2021-02-05
- 今年我能存到100萬嗎?新年新希望 確實執行才會旺2021-02-05
- 節省到自己受不了 她靠2個習慣反而存更多錢2021-02-04
- 聰明放大年終獎金 好萊塢名人理專的四個建議2021-02-03
- 從Z世代六大特性 了解數位原住民消費理財觀 2021-02-03
- 想快點賺夠退休金 你最不該先做的就是投資2021-02-02
- 如何學有錢人記帳?日本人氣理財顧問:一定要在記帳本列「三件事」 從此告別「零存款」2021-02-02
- 缺貨漲價股大盤點 這六檔幫你賺紅包2021-02-0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