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多少錢才能快樂?四點思考讓你現在就幸福
台灣的最低薪資近幾年都有逐漸調高的趨勢,但相對於物價水準的提升,感覺調幅又太少,以至於一般人想賺到足夠的錢、過上快樂生活的那一天顯得遙遙無期,但真的要賺到很多錢才能過得快樂嗎?事實上,現代一般人的生活水準比以前有大幅改善,但一般民眾卻並未感到他們比從前更加滿意於自己的生活。看起來,金錢並未帶來太多的幸福感,這是為什麼呢?
心理學家對此提出了「快樂跑步機」(Hedonic Treadmill)的概念(註:「快樂跑步機」指的是一種永不滿足的心態, 由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家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所提出)。這個概念的精髓是:我們努力於購買更大的房子,或者是追求下一次的晉升,當我們達到目的後,確實會有短暫的幸福感,但很快的,興奮之情開始消退,我們又想去追求其他的東西。那麼,我們要如何才能走下跑步機,利用自己手上現有的錢來擠出一些幸福感呢?我們首先應該要放下對於所謂「幸福生活」的傳統想法──同時更加小心的去思考如何花錢,如何打發時間。現在,這裡有六項建議:
1. 買「體驗」而不是買東西
當我們思考如何花費多餘的錢時,很自然的就會想到去買東西──新車、大房子、最時髦的器材、新衣服。問題是,購買這些東西的興奮之情不但會消退得很快,這些東西還有可能變成不快樂的來源。譬如說新車不小心遭刮傷了,房子的屋頂該換新了,器材用壞了,衣服開始變舊了。這些我們在購買當時帶來巨大快樂的東西,最後卻變成了我們的煩惱來源。
但如果我們是把錢花在「體驗」上面,就比較不容易發生前述的狀況。現在來想像一下,如果我們是和朋友一起出外用餐,帶孩子去遊樂場玩耍,或者是和家人一起去歐洲旅遊。沒錯,鈔票是不見了,前述的經驗也很快就成為過去,但卻沒有任何有價值的東西留下來。這反而是一種優勢,因為「體驗不會變老、變舊,也不會變成一個人心中的煩惱,相反的,這些經驗都是彌足珍貴的回憶,甚至隨著歲月流逝,我們還可以反覆刷洗。
2. 珍惜所得到的恩典
買新車、新屋、新器材、新衣的興奮之情很快就會消退,同樣的,你也會很快就忘掉最新一次的晉升,以及隨之而來的加薪。甚至於那趟歐洲之旅,也會變成遙遠的記憶。
那麼,你該如何做,才能抵銷前述那些負面的結果呢?你可以去餐廳大吃一頓慶祝升遷,讓自己的感覺良好能更持久一點。把前次去歐洲旅遊的一些照片裝框,然後掛在客廳裡。不時停步下來,好好的看一下自己的房子,欣賞一下它的美麗及優點。這樣做,可以延緩你對前述事物的適應、接受過程─因此也能讓你感受到多一些的幸福感。
3. 不吝於付出
義務工作不僅僅是有利於社區而已,它也會讓我們自我感覺良好。在遠古老祖宗還是獵人及採集者的年代裡,他們群聚的圈圈相對狹小,因此彼此善待、互相合作以維護個別的好名聲,相形之下就更為重要。所以,就算是我們知道今後恐怕無法再見到某些人,但我們還是可以從幫助他們而得到心理慰藉,並且感覺良好。
4. 挪出一點時間陪伴朋友跟家人
跟鄰居相約一起外出晚餐,搭飛機去看看孫兒輩,陪太太或先生去欣賞一齣戲,舉辦一個家庭歡聚,招待全家去旅遊,或者邀請朋友來一場烤肉會。研究結果表明挪出一點時間跟相愛的人相聚,可以帶來巨大的幸福感。你在尋找一個善加利用時間以及金錢的方法?試試看把錢和時間花在朋友或家人身上吧。
本文摘自樂金文化出版的《當代財經大師的理財通識課》
作者:喬納森‧克雷蒙( Jonathan Clements)
喬納森‧克雷蒙是 HumbleDollar.com 的創辦人,曾經出版了七本有關個人財務規劃的書籍,其中包括暢銷書《金錢超思考》、《慢慢致富》。
他也是美國最大財務顧問公司之一「創意規劃」(Creative Planning)的顧問及投資委員會成員。喬納森曾經在華爾街日報工作長達二十年,他也曾在花旗銀行集團工作六年,擔任集團內個人財務管理教育部門主任。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 如果台股大逃殺,0050、0056報酬差10%?散戶二方向操作,買點就看「一條線」!2021-03-09
- 年滿65歲,勞保湊國保滿15年可領雙年金,快來算算怎麼領最划算!2021-03-09
- 親子理財 台灣家長最重視預算規畫與存錢2021-03-09
- 美財部與Fed聯手放水,前方是榮景或泡沫?當資金移轉,趁機回頭撿便宜科技股!2021-03-09
- 申辦房貸具特定身份 還可享優利2021-03-06
- 申辦房貸 利率計算有眉角2021-03-06
- 一場七年的遺產紛爭,兄妹三人吵什麼?房子差點淪落拍賣!2021-03-06
- 7%殖利率?投資中信中國高股息(00882),一定要先知道的事2021-03-06
- 我靠交易賺大錢 對自己誠實地記錄一切2021-03-05
- 當沖也能賺大錢?交易新手小心被燙到2021-03-04
- 現金回饋3%將成絕響?銀行精準行銷有三招2021-03-04
- 國民媽媽還掉60萬卡債 四帳戶攢出買房頭期款2021-03-04
- 稅稅唸學堂/唐先生與別人共有的房地被拍賣了 竟無法適用20%稅率2021-03-03
- 配息債券基金依然火熱?最會漲的基金這樣挑2021-03-03
- 月薪3萬,工作2年理出100萬!小職員也能變身百萬富豪2021-03-03
- 搶賺2021年除權息行情 精選7檔中小型股 2021-03-03
- 懂得心理學也能省錢!年薪150萬上班族 用「點餐法」大減三成支出2021-03-03
- 年領5%高配息 小資族必學ETF投資術2021-03-02
- 首家定期定額美股ETF將上線 阿爾發開放登記2021-03-02
- 2021年類股輪動 熱錢搶進四檔跌深股2021-03-02
- 風水就是不一樣!日本最強占卜師看遍政商名人,破解「有錢人在家不做的三件事」2021-03-02
- 【達人談投資】存股看本益比就夠了?達人用真實案例來解答2021-03-01
- 刷卡繳學費登錄享好康 看懂遊戲規則2021-02-27
- 刷卡繳學費 銀行優惠大戲開打2021-02-27
- 金融股該繼續存嗎?今年只有三個布局好時機2021-02-26
- 不要只懂省錢!改變六個習慣 快速存到100萬2021-02-25
- 追求提早退休、財富自由?當心掉入三個陷阱2021-02-25
- 別再想存股了 台股波段操作才能穩穩賺2021-02-25
- 一買就不漲,一賣就噴出?為什麼照紀律停損,還是賺不到錢2021-02-25
- 看了很多書,上了很多課,為何還是不敢進場? 2021-02-25
- 華爾街頂尖投資機構 選股五步驟大公開2021-02-25
- 為何買到好公司,卻賺得比別人少?華爾街老手:投資前就要設定目標價格2021-02-24
- 台股一萬七聰明買!想追高不套牢 先注意大盤「這區間」不讓買點變「埋點」2021-02-24
- 別只看台積電,護國神山還有兩座!2檔ETF供小資族參考,5萬元一次買下台股百岳!2021-02-23
- 為何又錯過飆股?台股狙擊老手看穿散戶盲點:先賣一趟、有低再接,多頭反而遭套牢!2021-02-23
- 這位太太靠5萬元養一家9口,還買70坪大屋!家庭理財做好「三件事」,從此告別零存款!2021-02-18
- 年賺30萬的普通人 vs. 年賺1,000萬的有錢人,十年後的你會如何?關鍵在於「這件事」2021-02-17
- 遭外資狂賣5,000億的金融股,還能存嗎?想換股,今年「這項指標」比殖利率還重要!2021-02-17
- 好公司已經不便宜?金牛年7%高殖利率定存股出列 這個組合幾乎 「大賺小賠」2021-02-17
- 42元長榮誰買了?他用10萬滾出千萬身價:股價就是「造山運動」,散戶最常買到這個位置2021-02-13
熱門文章
- 「聰明錢」上周合計買超這兩種ETF 超過百億美元2021-03-09
- 研議旅遊泡泡險 保險局證實增列「確診原機返台」條款2021-03-08
- 通膨疑慮帶來波動 美股資金動能仍穩2021-03-09
- ETF除息大秀將登場 超過半數配息率達3%以上2021-03-09
- 金管會管ETF亂象 不准離追蹤指數越來越遠2021-03-09
- 陸股盤中重挫 法人:抱團股獲利了結賣壓大2021-03-09
- 美股基金 蟬聯吸金王2021-03-09
- 投資級債淨流入增強 高收益債動能翻正2021-03-09
- 亞股失血 台韓受重傷2021-03-09
- 陸股ETF 迎政策利多2021-03-09
- 新興債高收債 遭調節2021-03-09
- 印度基金靚 多檔淨值創高2021-03-09
- 消費龍頭股 優先布局2021-03-09
- 港股新經濟概念 魅力大2021-03-09
- 「新、技、能」投資術 抓住錢潮2021-03-09
- 解密多元計程車大數據 65%愛用者為女性2021-03-09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