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嚷嚷存不了錢?四個理財地雷年輕人千萬不要碰!
平平都是小資上班族,為何有些人可以在短時間內擁有第一桶金,而其他人則是每個月捉襟見肘,尤有甚者「只能吃吐司配白開水度日」?許多人把問題的癥結歸諸於外在因素,像是大環境不佳、景氣不好或是自覺學歷不夠漂亮,乃至於懊惱自己投錯胎沒有富爸爸、富媽媽……等;對此,小編卻持不同看法,生活周遭有不少年輕人儘管薪水少少K,因為懂得善用理財工具,也能日積月累滾出大財富,最重要的關鍵在於,想要存到錢、變有錢,不只是想想而已,努力去實踐就對了!
正所謂「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小花平台建議,對於薪資不高的年輕人來說,存錢從小面額開始著手「先求有再慢慢累積資產」,就像高樓平地起,每一筆大錢都是從小錢累積而來的,同時也提醒年輕人,絕大多數人之所以存不了錢,可能就是誤觸了「理財地雷」,以下由小花平台保險顧問整理4個常見的「理財地雷」,小心,千萬不要碰:
地雷1、「有錢就要花光光!」絲毫沒有存錢的習慣
根據一項統計研究發現,國內年輕首購族的購屋自備款多半由父母支援資助,只有極少部分的人可以自己拿得出款項,除了體現時下年輕人被低薪所困的社會現實外,也真實反映出絕大多數年輕人更在乎「及時行樂」,相對來說,也較少有儲蓄。
小花平台保險顧問建議薪資水平不高的年輕人,可以小額逐筆投入、定期定額長期投資布局,一步一腳印慢慢累積財富;首先,最重要的是,先制定好投資理財計畫,此時心裡要有底:「每個月該存下多少錢?預計在多久時間內達成目標?」,接著再行挑選出適合自己的投資標的,透過精打細算,穩紮穩打地攢下每一塊錢,慢慢存、慢慢滾出一桶金。
地雷2、滿腦子只想著投資高報酬,卻忽略了潛在風險
近來年輕網路世代的流行用語諸如:小確幸、佛系、魯蛇、厭世……等,在在反映了年輕人找不到人生出口的集體焦慮。根據一項研究發現,國內上班族為了增加收入,絕大多數人會選擇「積極投資理財」、占比近5成,其次是「擠出時間做兼職」及「培養第2專長」也各占了近4成左右,更有愈來愈多年輕人希望透過投資理財快速翻倍財富。
「年輕人資本少,投資更要小心至上,切忌好高騖遠、野心過大,妄想一夜致富,以免血本無歸,可能後悔莫及。」小花平台保險顧問給年輕人的投資理財建議:在口袋不深、收入也很有限的前提下,先謹慎保守以對,最重要的是確保「本金」的安全,切忌只顧及報酬的多寡,而忽略了伴隨而來可能較高的風險與波動,最後可能連本金都賠掉了,得不償失!
地雷3、聰明理財「別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針對年輕人投資理財最容易陷入的錯誤迷思,就是「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聰明理財千萬別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以免「一子錯,滿盤皆落索」!
「如果你偏好固定投資理財工具且經常把錢全部投進去,小心,你已經陷入了常見的投資迷思!」小花平台保險顧問建議,除了前述的小額定期定額投資布局的選項外,其他還有股票、基金、債券、ETF(指數股票型基金)、房地產等多元投資理財管道,不妨根據個人投資風險屬性,多方考量不同屬性的投資標的,一來有效分散市場波動的風險,也能防止「骨牌效應」般的全部虧損。
地雷4、不要只是傻傻地存錢,也要懂得幫錢找出口
針對年輕人存錢這檔事,小花平台保險顧問指出,年輕人懂得要存錢固然是好事,但是如果只是很努力、呆呆地存錢,就不是那麼建議了。怎麼說?主要因為金錢本身沒有保值、增值的空間,加上銀行存款利率少的可憐, 如果不懂得將錢「活用」,那麼不論你有多少錢,充其量都是一堆永遠也活不起來的「死錢」。
換言之,不要將身上所有的錢都放在銀行存摺裡,想要變有錢人,千萬不要只是很努力、呆呆地存錢,一定要懂得一邊存錢、一邊投資幫自己手裡的錢找出口,否則就只是傻傻地存錢,存摺裡的錢隨時可能會大幅縮水,也因此喪失了最初存錢的用心和用意,更不用說想要變成有錢人了。
更多理財新知識,問問顧問》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 稅稅唸學堂/唐先生與別人共有的房地被拍賣了 竟無法適用20%稅率2021-03-03
- 風水就是不一樣!日本最強占卜師看遍政商名人,破解「有錢人在家不做的三件事」2021-03-02
- 我靠交易賺大錢 對自己誠實地記錄一切2021-03-05
- 當沖也能賺大錢?交易新手小心被燙到2021-03-04
- 國民媽媽還掉60萬卡債 四帳戶攢出買房頭期款2021-03-04
- 配息債券基金依然火熱?最會漲的基金這樣挑2021-03-03
- 月薪3萬,工作2年理出100萬!小職員也能變身百萬富豪2021-03-03
- 搶賺2021年除權息行情 精選7檔中小型股 2021-03-03
- 懂得心理學也能省錢!年薪150萬上班族 用「點餐法」大減三成支出2021-03-03
- 年領5%高配息 小資族必學ETF投資術2021-03-02
- 首家定期定額美股ETF將上線 阿爾發開放登記2021-03-02
- 2021年類股輪動 熱錢搶進四檔跌深股2021-03-02
- 【達人談投資】存股看本益比就夠了?達人用真實案例來解答2021-03-01
- 刷卡繳學費登錄享好康 看懂遊戲規則2021-02-27
- 刷卡繳學費 銀行優惠大戲開打2021-02-27
- 金融股該繼續存嗎?今年只有三個布局好時機2021-02-26
- 不要只懂省錢!改變六個習慣 快速存到100萬2021-02-25
- 追求提早退休、財富自由?當心掉入三個陷阱2021-02-25
- 別再想存股了 台股波段操作才能穩穩賺2021-02-25
- 一買就不漲,一賣就噴出?為什麼照紀律停損,還是賺不到錢2021-02-25
- 看了很多書,上了很多課,為何還是不敢進場? 2021-02-25
- 華爾街頂尖投資機構 選股五步驟大公開2021-02-25
- 為何買到好公司,卻賺得比別人少?華爾街老手:投資前就要設定目標價格2021-02-24
- 台股一萬七聰明買!想追高不套牢 先注意大盤「這區間」不讓買點變「埋點」2021-02-24
- 為什麼有錢人家裡看不到面紙盒?留意這些生活小細節,決定你和有錢人的距離2021-02-23
- 別只看台積電,護國神山還有兩座!2檔ETF供小資族參考,5萬元一次買下台股百岳!2021-02-23
- 為何又錯過飆股?台股狙擊老手看穿散戶盲點:先賣一趟、有低再接,多頭反而遭套牢!2021-02-23
- 台積電股價上沖下洗 43萬零股族要繼續存嗎?2021-02-22
- 別被話術給唬了!這8件事,汽車業務絕不會告訴你2021-02-20
- 股票比定存還賺 吸引長青族投資2021-02-20
- 保單投資分三階段 備妥孩子教育、醫療費2021-02-20
- 善用紅包 教孩子存圓夢金2021-02-20
- 做好財務規畫 補足家庭保障2021-02-20
- 樂齡族夯買股 股利收入佔比高達四成2021-02-19
- 這位太太靠5萬元養一家9口,還買70坪大屋!家庭理財做好「三件事」,從此告別零存款!2021-02-18
- 年賺30萬的普通人 vs. 年賺1,000萬的有錢人,十年後的你會如何?關鍵在於「這件事」2021-02-17
- 遭外資狂賣5,000億的金融股,還能存嗎?想換股,今年「這項指標」比殖利率還重要!2021-02-17
- 好公司已經不便宜?金牛年7%高殖利率定存股出列 這個組合幾乎 「大賺小賠」2021-02-17
- 42元長榮誰買了?他用10萬滾出千萬身價:股價就是「造山運動」,散戶最常買到這個位置2021-02-13
- 他從國巨慘賠經驗 領悟台股主力獲利三心法2021-02-13
熱門文章
- 銀行賣保險 設三大緊箍咒2021-03-04
- 產險再保禁殺價條款 五度修改2021-03-04
- 美股基金 分批卡位2021-03-04
- 一銀首次跨足百貨聯名卡 義享天地聯名卡上市2021-03-04
- 永達業務大軍拚增10% 啟動一系列晉升獎勵2021-03-04
- 永豐搶市 推ESG商品2021-03-04
- 陸股利多 兩會題材熱炒2021-03-04
- 野村投信勇奪多項基金大獎 傑出表現備受肯定2021-03-04
- 台股商品 定期定額績效佳2021-03-04
- 首檔越南ETF基金 准募2021-03-04
- 產業型ETF 報酬亮眼2021-03-04
- 跨國平衡基金 穩中求富2021-03-04
- 後疫情時代 凱基證券力推基金投資2021-03-04
- 港股震盪 三族群躍起2021-03-04
- 全球股票基金 動能強2021-03-04
- 黃豆價飆 伺機布局2021-03-04
- 優先順位高收債 抗震2021-03-04
- 存股還是買保單?小資族花小錢就有高保障2021-03-0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