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保險還要再買?四種情況建議非買不可!
台灣人愛買保險的程度,已是全世界知名,平均每人手中持有3.3張保單,高於亞洲平均2.2張及全球平均2.3張。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生活型態的改變,現代人不只是愛買保險,有關個人保險保障觀念也愈來愈普及;只是,如果已經買了不少保險,還要再考慮買其他新的保單?答案絕對是肯定的!小花平台保險顧問指出,隨著時間的流逝,每個人的生活和工作都會發生很多的變化,定期檢視保單並適度調整保障內容,以符合個人家庭經濟狀況和實際生活水平,「確實有其必要!」以下提出需要再購買保險的4種情況:
情況1、薪資收入增加
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買保險,在有限預算的前提下,大多依循「重保障輕儲蓄、先定期後終身」的原則,最重要的是要把錢花在刀口上,買得「精、狠、準」,像是定期壽險、意外險及意外醫療險等,都是可以作為「打底」的基本保障;等到收入增加了,可以再逐步為舊保單適度增加新的保障,完備個人保障防護網!
情況2、家庭成員結構的改變
這種的「改變」可能是因為一段婚姻關係的成立、新生兒的誕生或是需要扶養父母、親屬……等原因,原來的家庭成員結構改變了,人口增加自然所需的保障也跟著變多;針對此一階段的保障規劃,小花平台保險顧問提醒,唯有先照顧好自己,才有餘力去照顧別人,切記「把自己放在第1順位」、及早規劃個人全面保障,以降低風險不確定性、預防損失。
情況3、原有保單契約已繳費期滿
「原有的保單契約已屆期滿或是即將期滿前,不妨考慮再買一張保單把保障缺口補足!」小花平台保險顧問說明,之所以會這樣建議,主要原因在於保險商品每年都會推陳出新且琳瑯滿目,一般來說,新保單的保障內容比起舊保單較為完備,只是被保險人年齡會重新計算,保險保費相對也會變高,這個部分需特別留意。
情況4、原有保障內容不足
最後,針對有不少年輕人都是由父母幫忙買的保單,如果只有低保額的壽險保障,則很明顯地不足;小花平台保險顧問建議,隨著年齡的增加,口袋也愈來愈見深度,多為自己著想一點,可以考慮再增加醫療險、防癌險、失能扶助險、重大傷病險及年金險等其他險種,以滿足不同方面的保障需要,「在人生不同階段,所需要的保障大不同!」
有關保險疑難雜症,問問顧問》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 不要只懂省錢!改變六個習慣 快速存到100萬2021-02-25
- 2021年類股輪動 熱錢搶進四檔跌深股2021-03-02
- 風水就是不一樣!日本最強占卜師看遍政商名人,破解「有錢人在家不做的三件事」2021-03-02
- 【達人談投資】存股看本益比就夠了?達人用真實案例來解答2021-03-01
- 刷卡繳學費登錄享好康 看懂遊戲規則2021-02-27
- 刷卡繳學費 銀行優惠大戲開打2021-02-27
- 金融股該繼續存嗎?今年只有三個布局好時機2021-02-26
- 追求提早退休、財富自由?當心掉入三個陷阱2021-02-25
- 別再想存股了 台股波段操作才能穩穩賺2021-02-25
- 一買就不漲,一賣就噴出?為什麼照紀律停損,還是賺不到錢2021-02-25
- 看了很多書,上了很多課,為何還是不敢進場? 2021-02-25
- 華爾街頂尖投資機構 選股五步驟大公開2021-02-25
- 為何買到好公司,卻賺得比別人少?華爾街老手:投資前就要設定目標價格2021-02-24
- 台股一萬七聰明買!想追高不套牢 先注意大盤「這區間」不讓買點變「埋點」2021-02-24
- 為什麼有錢人家裡看不到面紙盒?留意這些生活小細節,決定你和有錢人的距離2021-02-23
- 別只看台積電,護國神山還有兩座!2檔ETF供小資族參考,5萬元一次買下台股百岳!2021-02-23
- 為何又錯過飆股?台股狙擊老手看穿散戶盲點:先賣一趟、有低再接,多頭反而遭套牢!2021-02-23
- 台積電股價上沖下洗 43萬零股族要繼續存嗎?2021-02-22
- 別被話術給唬了!這8件事,汽車業務絕不會告訴你2021-02-20
- 股票比定存還賺 吸引長青族投資2021-02-20
- 保單投資分三階段 備妥孩子教育、醫療費2021-02-20
- 善用紅包 教孩子存圓夢金2021-02-20
- 做好財務規畫 補足家庭保障2021-02-20
- 樂齡族夯買股 股利收入佔比高達四成2021-02-19
- 這位太太靠5萬元養一家9口,還買70坪大屋!家庭理財做好「三件事」,從此告別零存款!2021-02-18
- 從220萬本金滾到4600萬!謝士英45歲才開始存股:這8檔私房股是我的新歡和舊愛2021-02-17
- 台股如何買?K線捕手:跌到「這條線」出手、回到「這位置」用力買下去!2021-02-17
- 沒買飆股台積電、靠低買「冷門股」!31歲阿勳財富自由體悟:「平常都吃滷肉飯,突然改吃龍蝦會消化不良…」2021-02-17
- 年賺30萬的普通人 vs. 年賺1,000萬的有錢人,十年後的你會如何?關鍵在於「這件事」2021-02-17
- 遭外資狂賣5,000億的金融股,還能存嗎?想換股,今年「這項指標」比殖利率還重要!2021-02-17
- 好公司已經不便宜?金牛年7%高殖利率定存股出列 這個組合幾乎 「大賺小賠」2021-02-17
- 42元長榮誰買了?他用10萬滾出千萬身價:股價就是「造山運動」,散戶最常買到這個位置2021-02-13
- 他從國巨慘賠經驗 領悟台股主力獲利三心法2021-02-13
- 就算股神有買也絕不跟進?他反靠「逛街買東西」挖到這檔股票大賺380%2021-02-05
- 節省到自己受不了 她靠2個習慣反而存更多錢2021-02-04
- 從Z世代六大特性 了解數位原住民消費理財觀 2021-02-03
- 想快點賺夠退休金 你最不該先做的就是投資2021-02-02
- 如何學有錢人記帳?日本人氣理財顧問:一定要在記帳本列「三件事」 從此告別「零存款」2021-02-02
- 缺貨漲價股大盤點 這六檔幫你賺紅包2021-02-02
- 年薪4萬,領到1.1個月年終獎金,「這樣用」 財富加倍奉還2021-02-02
熱門文章
- 第一金投信:三面向看美股後市2021-03-01
-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股市波動加大 逢低擇優布局2021-03-01
- 美股基金 分批加碼2021-03-02
- 風水就是不一樣!日本最強占卜師看遍政商名人,破解「有錢人在家不做的三件事」2021-03-02
- 安聯投信:台股走勢關注兩大變化2021-03-01
- 法布甜支持台灣果農 將擴大採購20噸鳳梨2021-03-01
- 印度後勁強 伺機卡位2021-03-02
- 亞股悍 包辦全球漲幅七大2021-03-02
- 電動車、AI基金 逢回買2021-03-02
- 美股短線震盪無礙多頭格局 逢回佈局優質成長股2021-03-02
- 台股科技商品 可長抱2021-03-02
- 三成女性是經濟戶長 這三種險要先保2021-03-02
- 跨國平衡基金 穩穩賺2021-03-02
- 2021年新興市場 看好數位經濟題材及循環性產業前景2021-03-02
- 新興市場債 雙優勢護體2021-03-02
- 投資美高收 盯違約率2021-03-02
- REITs擁利多 抗震優選2021-03-02
- 亞洲高收債 升勢壯2021-03-02
- 用保單扛住未來風險 女性必備這三種保障2021-03-0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