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過得比父母差!「貧窮年輕化」警訊響起,該如何脫身?
眾所周知,台灣社會目前正處於少子、高齡化的階段,許多人口學專家提出警告:隨著單身經濟的發酵,表面上生活多采多姿、光鮮亮麗的單身貴族要特別小心中年後落入隱性貧窮,也因此有了「賴家單身族」的稱號,意指在年輕單身時,吃住靠家裡、賺錢自己花,即便到了適婚年齡也傾向不婚、不生,選擇繼續與父母住在一起。台灣未來高齡化社會趨勢恐會步上日本後塵、奏起「下流老人」悲歌,這已是可以預想得到的結果……;然而,這樣的結果讓你看出其中的端倪?成年子女在經濟上依賴父母,而父母也有恃無恐的讓子女依靠,豈不子女過得比父母差?的確,今天老年人已然成為最不貧窮的年齡層,根據美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時下年輕人的貧窮率幾乎是老年人的2倍,直接證實了「貧窮年輕化」的說法!
老年人變富有了、年輕人卻愈來愈窮,這無疑是一項警訊,至於年輕人收入有限,該如何做好理財又能兼顧保障?本周小花平台從專業保險理財角度,站在年輕人的立場,為你整理出最完整的保險保障。
「賴家」單身族=貧窮「年輕化」
說到年輕人貧窮率超過老年人的「現實」,根據「史丹佛貧窮暨不平等中心」(Stanford Center on Poverty and Inequality)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早在40餘年前、也就是第一批「千禧世代」出生的前幾年,當時兒童貧窮率首度超過了老年人,而慢慢地老年人成為最不貧窮的年齡層;最新統計數據並指出,超過1/5的美國兒童生活在貧窮水平之下,貧困兒童占比高出65歲以上老年人有1倍之多,也因此有「貧窮年輕化」的說法。
「賴家單身族」的稱號與「貧窮年輕化」的統計結果互為呼應,先前在小花平台《自己賺自己花、與父母同住的「賴家單身族」,恐將淪為社會最底層!》一文中已明確定義何謂「賴家單身族」,較令人感到擔憂的是,如果到了40歲後單身又賴家,就不再只是自己賺自己花、不用拿錢出來養家那麼簡單了,可能必須面臨年紀大了沒了工作還得照顧年邁的父母,尤有甚者,若干年後可能淪為社會最底層連家人都沒有的「孤單老人」。
日本知名社會學家山田昌弘在其所著《失控的逐底社會》一書中,就提出警告:再過20年左右,即便仍舊可以按月請領國民年金,也會因為沒有錢而「生不起病」,更令人擔憂的是,可能要一直工作到死亡為止,「就算你是醫生、律師或是大學教授,因為存款不足、擔心生病,無法安心退休;以後,工作到死將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
及早規劃老年生活才是不二法門
不想成為第一波向下流動的社會底層者,該如何脫身?小花平台保險顧問指出,唯有及早正視個人老年生活並預先做好退休規劃,才是不二法門!相信人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令人擔憂的是,國內有高達6成的年輕世代希望能在60歲前退休、開創事業第二春,卻還沒有做好「準備」,超過半數人還沒有準備好退休金。
根據國內壽險公司向年輕人提問:「到底要準備多少退休金才夠退休生活?」絕大多數人認為至少要準備新台幣1千萬元才夠,「只是還沒有做好準備」,甚至 許多人都還沒有開始存錢。
面對這樣的答案,小花平台保險顧問認為,其實要準備退休金的多寡並沒有一定的數字,「端看個人需求而定!」可能聽起來很籠統,唯一要掌握的重點是。趁著還年輕時,掌握「先存再花」原則並善用時間優勢創造複利,同時要避免過度消費,在今天物價飛漲、薪資普遍不高的大環境下,花錢要花在刀口上,用「小錢」轉嫁「無法承擔的風險」,才是上上策。
至於何謂「小錢」?其實就是指「足夠的保障」!小花平台保險顧問建議,20、30世代的年輕人距離退休至少還有30至40年的時間,不妨趁著年輕時「一步一腳印」籌措退休準備金,依照個人想像的退休後生活著手規劃、打造,可以試想一下:「我的退休生活,是從人生懸崖急墜而下的起點?」如果是,恭喜你,已預約一個有尊嚴且無憂的老後!
給年輕人的專業保險小叮嚀
說到年輕人該如何做好完善、健全的保險保障規劃?
》延伸閱讀:小花平台專文《低薪、買不起房?30歲「悶世代」這樣規劃聰明樂退!》提出中、長程退休規劃建議:
中程「保障規劃」、壽險+醫療險+意外險
長程「風險預防」、利率變動型年金險
》延伸閱讀:小花平台專文《你是草莓、水蜜桃、柳丁?淺談年輕人最需要的是什麼保險?》提出3步驟規劃真正適合自己的保險:
步驟1、抓緊「重保障、輕儲蓄、先定期後終身」原則
步驟2、選擇足額而非終身保障(像是定期險就優於終身險)
步驟3、依照風險大小調整先後順序(像是身故、失能或是重大傷病可作為優先考量重點)
》延伸閱讀:小花平台專文《意外和明天哪個先到?新鮮人抓住投保3要點「第一次就上手!」針對社會新鮮人第一次投保提出3要點:
要點1、意外險+實支實付型醫療險
要點2、失能扶助金保額至少3萬元以上
要點2、趁著年輕體況佳及早將保單納入資產規劃中
》延伸閱讀:小花平台專文《畢業季倒數 社會新鮮人投保停、看、聽!》提醒社會新鮮人投保定期醫療險需特別留意2重點:
重點1、留意「是否有保證續保?」
重點2、留意「續保年齡到幾歲?」
有關保險疑難雜症,問問顧問》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 他用3萬元當700家股東,六年獲利500%,公開買零股不買整股的六大好處2021-04-16
- 收入只會隨著能力增加 而不是隨著年紀2021-04-17
- 小叮嚀/搞懂數位帳戶優惠門檻 看得到吃得到2021-04-16
- 薪水轉帳分流 省下手續費2021-04-16
- 銀行數位帳戶 利誘小資族2021-04-16
- 手上有台積電股票,利用價差一天賺5,000元!零股「套利」超簡單流程大公開2021-04-16
- 別怕資金少!小資族用兩招學存股 滾出高獲利2021-04-16
- 股市總是獎勵有耐心的人 《致富心態》作者教你三個投資必勝心法2021-04-15
- 月底光光、存款少少好悲催?!投資好難的網路十大心聲2021-04-15
- 調查報告:減少三項花費 可以把退休金變兩倍2021-04-15
- 千萬賣房,只為了捧錢去被騙?詐騙眼中的「高級肥羊」3特色:既笨且貪又有錢2021-04-15
- 6年級小資女上山學藝兩年 白袍老師不滿意作業「當場燒掉」 讓她從破產邊緣賺進數千萬身家2021-04-14
- 從260跌到94元,他重押績優股卻慘賠1,300萬,痛悟「基本面重要,籌碼面更重要」2021-04-13
- 小叮嚀/非常態性繳稅 留意適用條件2021-04-10
- 刷卡登錄制眉角不少 先做功課2021-04-10
- 保費神卡變多 優惠車拚2021-04-09
- 台股再創新高 股市崩潰論近期會成真嗎?2021-04-08
- 他用10萬賺1,000萬:強勢股是永遠追逐的股票2021-04-08
- 雙B二手車,最近竟能漲價賣!台灣錢多到淹出來,小資族該做什麼?2021-04-08
- 投資大師羅傑斯:想要有錢一定要存錢2021-04-08
- 股神巴菲特建議年輕人:兩樣東西最值得投資2021-04-08
- 從白手起家到億萬富豪 美國洛克菲勒家族靠記帳本「已富過六代」2021-04-08
- 0050風險竟然比垃圾債還高?金管會要改規定2021-04-08
- 研究報告:常做這件事情 年平均所得高出6萬2021-04-08
- 硬存薪、學投資 滾錢達人起薪18K拚五年買房2021-04-06
- 50元的聯電可以買嗎?30年股期老手年賺20%:算出「合理價位」 耐心等待就能賺 2021-04-06
- 從台積電前景,看被「錯殺」的科技股股價,何時回神?2021-04-01
- 20年把5,000元滾出253萬!存股達人陳重銘:從小教孩子學投資 比上才藝班更實在2021-04-01
- 35歲也能財富自由 五大原則讓你提早退休2021-04-01
- 金融市場泡沫疑慮再現?四種抗波動投資策略2021-04-01
- 經商失敗欠債務 她的投資型保單竟然被扣押!2021-03-31
- 從45歲開始執行!留本三步驟,60歲退休後能夠月領8萬2021-03-30
- 51歲失業 20年勞保年資如何確保?2021-03-30
- 殖利率6%起跳 14檔銅板股連續五年都配息2021-03-28
- 月薪3萬小資男,50萬買2,000萬房?人年過30才會懂:父母的支援是「看不見的負債」2021-03-26
- 「無碼版巴菲特」孟格:股市長線獲利 掌握三要訣2021-03-25
- 工程師六年資產翻10倍!他以這檔「漲價概念股」為例:不必在乎股價貴 眼光放在漲與跌 2021-03-24
- 為何有錢人不太買零食來吃?一位清潔隊員從長期回收垃圾,看到「貧富差距」的關鍵2021-03-23
- 疫情迫他提前養老!名導朱延平:有收入時做好三件事 「現在是人生最開心的時候」2021-03-16
- ETF不是萬能!長期持有、短期避險、波段操作?投資前搞懂「四大迷思」,才不會吃虧!2021-03-11
熱門文章
- ETF新人氣王來了!富邦越南ETF爆量大溢價2021-04-19
- 買盤搶到創紀錄!富邦越南ETF溢價飆20%2021-04-19
- 綜所稅申報 三個小確幸2021-04-19
- 越南ETF掛牌 投資優選2021-04-19
- 去年退休怎麼稅?報稅報錯罰超大!2021-04-19
- 富邦新商品 潛利十足2021-04-19
- 報稅常見三類錯誤 別踩線2021-04-19
- 龍頭基金定期定額破萬人 元大投信人氣衝116萬人2021-04-19
- 海外所得列報 兩關鍵數字2021-04-19
- 台股基金強勢 擇優布局2021-04-19
- 手機報稅 五步驟搞定2021-04-19
- 台股定期定額 寫三紀錄2021-04-19
- 防疫保單再進化 國壽推接種指定疫苗保險金增加機制2021-04-19
- 長照機構課稅 三種態樣2021-04-19
- 有殼族刷卡繳房屋稅 滿額享0.25%回饋還送鳳梨2021-04-19
- 全球市場觀測站/美股錢景佳 俄國、巴西亮眼2021-04-19
- 13檔海外基金 淨值創高2021-04-19
- 新台幣午盤升值1.34角 暫收28.207元2021-04-19
- 退休準備也要客製化 三招篩選讓您順利「悠活退」2021-04-19
- 企業評價面優勢 將驅動新興股市表現2021-04-19
- 國泰首推 接種指定疫苗享保險金額增加機制2021-04-19
- 公益團體銷售貨物 要稅2021-04-19
- 用戶送暖 LINE Pay「太魯閣號捐款專案」共募得1.6億2021-04-19
- 元大銀發5億金融債 興建總行新大樓2021-04-19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