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理財要怎麼做?每月5,000元,退休時至少能存400萬!
在軍公教年改與勞保的財務缺口、7年後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等狀況下,你的退休金準備好了嗎?想做好退休準備,你一定要知道以下的退休金關鍵數字。
依衛福部最新公布的「老人狀況調查」,台灣有高達55.4%的老人退休後必須靠自己。在全靠自己的情況下要準備多少退休金呢?根據行政院2018年度「家庭收支調查報告」顯示,55歲以上的退休族群平均每月基本消費支出至少需要1萬5,000元~2萬元,若要有適足的退休生活,平均每月最好準備3萬元~4萬元。
根據統計,台灣平均退休年齡為61.1歲,以退休後平均餘命為23.5年計算,在不加計通貨膨脹和其他醫療支出的情況下,至少需要準備846萬元~1,128萬元的退休金。
再看政府年金的統計資料,勞保提供的退休年金,平均每月約1萬6,000元。而勞退新制因目前有92%勞工未自提,故只計雇主提撥的6%,以年平均報酬率3%計算,退休時勞退新制每月大約只有6,000元~8,000元,合計勞保和勞退,勞工每月退休金約2萬元~2萬5,000元。
由於未來年金改革後,勞保年金領取金額可能還會再變少。因此,建議勞工最好每月能再額外多準備1萬元~2萬元,換算下來,自行準備金額為282萬元~564萬元。
自行準備的最好方式是定期定額投資,而若能盡早準備、提升投資報酬率,就可用最少的本金達到最大效益。建議民眾最好從30歲~35歲開始,每月至少提撥5,000元~8,000元,透過定期定額基金或投資型保單準備退休金。
以長期平均報酬率4%計算,退休時就可存至少400萬元~600萬元;如果提升到6%,更有可能存到500萬元~900萬元。可見定期定額儲蓄與時間複利加乘效果,是降低退休理財成本的最佳利器。
除了日常生活費用準備外,老年人所需的醫療費用比一般人更高,退休後的醫療費用約為一般人的3倍~4倍,若加計慢性疾病等長期照護需求,將更為可觀。
根據統計,國人一生中長照需求時間約7年~9年。而長期照顧期間,每月開銷至少需要3萬元~5萬元,加上其他照護設備等項目,平均在長照費用的支出最少每年60萬元~80萬元,照護需求估計需要準備600萬元。
因此,建議在40歲前就規畫購買醫療保險與長期照顧險,否則就算你有準備退休老本,也會很快地被長照需求用光,造成退休金嚴重不足。(本文作者為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台灣風險與保險學會理事長)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 從一個人喜歡賺的錢 往往看出他的層次和心態2021-04-22
- 【怪老子這樣看】目前定存股還可以投資嗎?2021-04-19
- 跟買金融台積,今年還要追中鋼?他42歲退休身價2,000萬,苦勸散戶「別賺不是你能賺的錢」!2021-04-20
- 從100跌到30元,存股高手重押績優股,一路套牢到破產,嘆「寧可賠錢也別賠時間」2021-04-20
- 只有成交量不會騙人!他20年逃過四次股災,用一張表看穿「價量與漲跌」的關係2021-04-19
- 單週暴漲500%的「狗狗幣」是什麼?台灣人最關注10大加密貨幣排名2021-04-22
- 想養大退休金,沒跟上「好享退」零手續費?退休準備平台7月1日上線2021-04-22
- 他一年不買這兩樣東西 意外多存38萬元2021-04-22
- 期富邦VIX跌太快,將申報下市!投資ETF前,不可不知的三大盲點!2021-04-22
- 調查:我國39歲以下勞工 近二成「零存款」2021-04-21
- 拿100萬,還是連30天拿1元累積金額的倍數?《股癌》謝孟恭:投資常與人性對作2021-04-20
- 《股癌》謝孟恭:股市與人生都沒有標準答案2021-04-20
- 跌深股何時可以搶反彈?30年台股老手以友達為例:站上「這個價位」,就有機會轉強2021-04-20
- 台股萬七,還能選到便宜又會漲的好股?操盤手靠「三步驟」搶到最佳時機點2021-04-19
- 收入只會隨著能力增加 而不是隨著年紀2021-04-17
- 小叮嚀/搞懂數位帳戶優惠門檻 看得到吃得到2021-04-16
- 薪水轉帳分流 省下手續費2021-04-16
- 銀行數位帳戶 利誘小資族2021-04-16
- 手上有台積電股票,利用價差一天賺5,000元!零股「套利」超簡單流程大公開2021-04-16
- 別怕資金少!小資族用兩招學存股 滾出高獲利2021-04-16
- 他用3萬元當700家股東,六年獲利500%,公開買零股不買整股的六大好處2021-04-16
- 股市總是獎勵有耐心的人 《致富心態》作者教你三個投資必勝心法2021-04-15
- 月底光光、存款少少好悲催?!投資好難的網路十大心聲2021-04-15
- 調查報告:減少三項花費 可以把退休金變兩倍2021-04-15
- 千萬賣房,只為了捧錢去被騙?詐騙眼中的「高級肥羊」3特色:既笨且貪又有錢2021-04-15
- 6年級小資女上山學藝兩年 白袍老師不滿意作業「當場燒掉」 讓她從破產邊緣賺進數千萬身家2021-04-14
- 從260跌到94元,他重押績優股卻慘賠1,300萬,痛悟「基本面重要,籌碼面更重要」2021-04-13
- 小叮嚀/非常態性繳稅 留意適用條件2021-04-10
- 刷卡登錄制眉角不少 先做功課2021-04-10
- 保費神卡變多 優惠車拚2021-04-09
- 從白手起家到億萬富豪 美國洛克菲勒家族靠記帳本「已富過六代」2021-04-08
- 0050風險竟然比垃圾債還高?金管會要改規定2021-04-08
- 研究報告:常做這件事情 年平均所得高出6萬2021-04-08
- 硬存薪、學投資 滾錢達人起薪18K拚五年買房2021-04-06
- 50元的聯電可以買嗎?30年股期老手年賺20%:算出「合理價位」 耐心等待就能賺 2021-04-06
- 20年把5,000元滾出253萬!存股達人陳重銘:從小教孩子學投資 比上才藝班更實在2021-04-01
- 35歲也能財富自由 五大原則讓你提早退休2021-04-01
- 金融市場泡沫疑慮再現?四種抗波動投資策略2021-04-01
- 經商失敗欠債務 她的投資型保單竟然被扣押!2021-03-31
- 從45歲開始執行!留本三步驟,60歲退休後能夠月領8萬2021-03-30
熱門文章
- 售自住宅 免稅額400萬2021-04-22
- 紅單交易 仍課徵綜所稅2021-04-22
- 重購退稅優惠 購屋族別錯過2021-04-22
- 傳統銀行不要的「零存整付」 LINE Bank推「夢想帳戶」2021-04-22
- 公益出租人享二項減免2021-04-22
- 美股趨勢向上 投信喊買2021-04-23
- 合庫人壽與家總合作 樂活自在網站上線2021-04-22
- 台指期夜盤震盪 觸及高點17,165點後回落平盤附近2021-04-22
- 單週暴漲500%的「狗狗幣」是什麼?台灣人最關注10大加密貨幣排名2021-04-22
- 老牌台股基金 二檔搶鏡2021-04-23
- 宏泰人壽漲醫療附約 錠嵂保經四點聲明2021-04-23
- 錢進新興股 挑價值型強棒2021-04-23
- 醫療股夯 買點浮現2021-04-23
- 美高收益債 獲利誘人2021-04-23
- 陸股題材豐 擁四利基2021-04-23
- 印度股有撐 逢回進場2021-04-23
- 盤面類股輪動快速 分散進場時機、拉高勝率2021-04-23
- 專家教戰 低接成長股2021-04-23
- ESG投資 躍市場顯學2021-04-23
- 印度主權債商品 適度配置2021-04-23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