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最會理財的人 都有四個好習慣
關於累積財富這檔事,財務規劃師雷帕克(Steve Repak)經過多年職涯的體悟是,不管你賺多少、你懂多少、來自哪裡,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你怎麼做。
雷帕克曾經與最會累積財富的人共事過,他發現,這些富翁通常都有4個理財好習慣。
1.花的比賺的少
雷帕克觀察,這些很會理財的人,未必賺很多錢。他們不住豪宅,不開最新款的轎車,不穿最新一季的時尚潮衣。他們所有的花費,都少於賺來的金額,支出不會超過生活所需。
多數人知道自己賺多少錢。不幸的是,他們常常不知道自己花了多少。一般來說,他們對於自己確切的消費數字,只能抓個70%到80%概念。
如果你要成功,就必須知道你到底花了多少錢、花在哪裡。一旦你知道了,你就可以決定要從哪裡做出改變、減少哪些支出,來達到財務目標。
2.幾乎不負債
雷帕克認為,只有3種情況下你可以有負債,而且你必須計算過風險才行。那就是學貸、房貸和創業貸款。
雷帕克相信,投資自己就是最好的投資,因此借學貸無可厚非。此外,如果衡量過利弊得失,有些情況下擁有自己的房地產是比租房更划算的。創業更不用說,就是自己當老闆,只要你確定自己負擔得起損失,就去借吧。
3.很會存錢
不管理財的目標是存緊急基金、買車還是買房,甚至是為退休做打算,那些成功的理財者,都非常會存錢,對於花錢則非常小心謹慎,避開過度消費的誘惑。
4.不會讓情緒影響財務決定
情緒有些情況下可以幫助我們,但在關於錢的場合,也常常構成傷害。有些人會因為無聊花錢,因為憤怒消費,因為悲觀購物。
成功的理財達人不會讓情緒影響他們花錢的方式,也不會放任情緒影響投資決策。
巴菲特說過,別人貪婪時你就該戒慎恐懼,別人害怕時你就應該貪婪。基於事實的財務決定,通常會優於被情緒操控的財務決定。
(資料來源:BI、bettermoneyhabits)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拆解潤寅案》資本額3億的紡織貿易商 如何騙走十多家銀行386億?
「增強」免疫力是迷思 哈佛醫學院:不想生病,你其實應該這麼做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 別怕資金少!小資族用兩招學存股 滾出高獲利2021-04-16
- 收入只會隨著能力增加 而不是隨著年紀2021-04-17
- 小叮嚀/搞懂數位帳戶優惠門檻 看得到吃得到2021-04-16
- 薪水轉帳分流 省下手續費2021-04-16
- 銀行數位帳戶 利誘小資族2021-04-16
- 手上有台積電股票,利用價差一天賺5,000元!零股「套利」超簡單流程大公開2021-04-16
- 他用3萬元當700家股東,六年獲利500%,公開買零股不買整股的六大好處2021-04-16
- 股市總是獎勵有耐心的人 《致富心態》作者教你三個投資必勝心法2021-04-15
- 月底光光、存款少少好悲催?!投資好難的網路十大心聲2021-04-15
- 調查報告:減少三項花費 可以把退休金變兩倍2021-04-15
- 千萬賣房,只為了捧錢去被騙?詐騙眼中的「高級肥羊」3特色:既笨且貪又有錢2021-04-15
- 6年級小資女上山學藝兩年 白袍老師不滿意作業「當場燒掉」 讓她從破產邊緣賺進數千萬身家2021-04-14
- 從260跌到94元,他重押績優股卻慘賠1,300萬,痛悟「基本面重要,籌碼面更重要」2021-04-13
- 小叮嚀/非常態性繳稅 留意適用條件2021-04-10
- 刷卡登錄制眉角不少 先做功課2021-04-10
- 保費神卡變多 優惠車拚2021-04-09
- 台股再創新高 股市崩潰論近期會成真嗎?2021-04-08
- 他用10萬賺1,000萬:強勢股是永遠追逐的股票2021-04-08
- 雙B二手車,最近竟能漲價賣!台灣錢多到淹出來,小資族該做什麼?2021-04-08
- 投資大師羅傑斯:想要有錢一定要存錢2021-04-08
- 股神巴菲特建議年輕人:兩樣東西最值得投資2021-04-08
- 從白手起家到億萬富豪 美國洛克菲勒家族靠記帳本「已富過六代」2021-04-08
- 0050風險竟然比垃圾債還高?金管會要改規定2021-04-08
- 研究報告:常做這件事情 年平均所得高出6萬2021-04-08
- 硬存薪、學投資 滾錢達人起薪18K拚五年買房2021-04-06
- 50元的聯電可以買嗎?30年股期老手年賺20%:算出「合理價位」 耐心等待就能賺 2021-04-06
- 從台積電前景,看被「錯殺」的科技股股價,何時回神?2021-04-01
- 20年把5,000元滾出253萬!存股達人陳重銘:從小教孩子學投資 比上才藝班更實在2021-04-01
- 35歲也能財富自由 五大原則讓你提早退休2021-04-01
- 金融市場泡沫疑慮再現?四種抗波動投資策略2021-04-01
- 經商失敗欠債務 她的投資型保單竟然被扣押!2021-03-31
- 從45歲開始執行!留本三步驟,60歲退休後能夠月領8萬2021-03-30
- 51歲失業 20年勞保年資如何確保?2021-03-30
- 殖利率6%起跳 14檔銅板股連續五年都配息2021-03-28
- 月薪3萬小資男,50萬買2,000萬房?人年過30才會懂:父母的支援是「看不見的負債」2021-03-26
- 「無碼版巴菲特」孟格:股市長線獲利 掌握三要訣2021-03-25
- 工程師六年資產翻10倍!他以這檔「漲價概念股」為例:不必在乎股價貴 眼光放在漲與跌 2021-03-24
- 為何有錢人不太買零食來吃?一位清潔隊員從長期回收垃圾,看到「貧富差距」的關鍵2021-03-23
- 疫情迫他提前養老!名導朱延平:有收入時做好三件事 「現在是人生最開心的時候」2021-03-16
- ETF不是萬能!長期持有、短期避險、波段操作?投資前搞懂「四大迷思」,才不會吃虧!2021-03-1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