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破天荒」買進ETF,波克夏跟ETF投資人未來該怎麼選?
波克夏最近公布去年第4季最新持股,個股增減都有,但最有趣的是,竟然開始買進標普500指數ETF(VOO及SPY),很多人好奇,就連巴菲特也開始指數投資?
其實標普500指數是衡量投資績效最常用來比較的指標,至於股神巴菲特所掌管的波克夏公司,則是最成功知名的主動投資案例,很多人會拿兩者來做比較,那麼未來那一個績效會比較好?
有一位非常資深的波克夏股東,曾提出過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從賭城連贏到華爾街的天才數學家,《他是賭神,更是股神》一書的作者—愛德華.索普。
他在書上提到,他在1983年後,開始以每股982.5美元首次買進波客夏A股,並且持續加碼,長期持有,經過30多年後,今年一月中波客夏A股股價為340,706美元,得到非常驚人的報酬。
此外,他早在1968年就已認識巴菲特,並曾受邀至他家中打僑牌,之後還在2003年參加波克夏的股東會,並且會後與巴菲特及蒙格共進午餐。
相信波克夏的投資者,應該很少有人跟巴菲特有如此長久與密切的關係,他的見解自然很值得參考,那麼,他對於兩者未來的表現怎麼看呢?
首先,他認為隨著波客夏資金的成長,巴菲特擊敗標普500指數的機會,正如自己預期的正在減少。
他列出一張表,從1980至2016年分為四個時期,每10年當一個區間,比較兩者的報酬率,最右一欄則是波克夏A股每年的優勢。
圖表中可以看出波克夏的優勢正逐漸消退,從17.77%、9.21%、4.01%、降至0.03%。事實上,假如將最後一段期間更新至2020年,波克夏已經落後大盤。
另外他指出,假如未來巴菲特不再管理波克夏時,股價上漲機會將會更不確定,就算他繼任人選很優秀,但股價還是可能會大幅下跌,或許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最後,他曾以捐出波克夏A股的方式贊助公益活動,當對方需要撥款時就以轉換B股的方式賣出,來籌措所需資金,不過他交待,假如未來離開人世,剩下的股票要自動轉為追蹤標普500或美國全市場指數的ETF,如此作法,原因應該也是如前所述。
至於巴菲特本人的看法,之前曾有記者問過他類似的問題,他的回答我記得很保守,並沒有正面回復,只說依然跟大家推薦標普500,但假如投資人想要打敗大盤的話,波克夏可以提供最好的機會。
那麼,投資人未來該選擇標普500指數或波客夏股票?
這個問題,兩邊各有擁護者,並沒有標準答案。
不過很多朋友選擇波克夏的理由是稅務問題,因為它不發股利,沒有預扣稅30%,複利效果更好。
但我認為投資思考要有體系及先後順序,稅務問題不該是首要考量重點,最優先考慮的,應該還是未來波客夏打敗標普500指數的機率大小,因為那才是問題的核心,未來影響績效最大。
假如投資人認為未來機率仍大,那當然選擇會投資波客夏,假如認為機率小,那或許就會選擇標普500指數。
至於選擇標普500指數後會面臨的稅務問題,再去思考解決方案。
比如英股就有一檔知名的標普500指數ETF(CSPX),同樣不配息,股利會自動複利再投入,預扣稅只有15%,加上標普500原本殖利率就不高,應該可以將稅務問題的影響減到最小。
另外嚴格來講,假如要比較績效的話,因為波克夏是不配息,應該要跟SP500的總報酬指數比才比較精確(代碼是^SP500TR)。
假如將SP500TR、SP500、BRK-A三者績效來比較,過去20年或是更長期間,波克夏確實大幅領先其他指標,但拉近至15年,波克夏已跟SP500TR的績效差不多。
至於過去10年,三者績效分別是SP500TR(254%)、SP500(189%)、BRK-A(179%),波克夏已落後其他二者。
所以可以看出結論還是,巴菲特擊敗標普500指數的機率,正逐漸在減少中。
不過還是老話一句,過去只是參考,未來績效誰能勝出,就留待將來驗證了。
作者簡介:99啪
法律系畢業,高考及格,歷任公職10餘年,因年金改革自學投資,40歲財富自由辭職,現為專職投資人、財經作家、講師,著作「沒有18%我靠股票打造自己的鐵飯碗」
相關新聞
- 他用3萬元當700家股東,六年獲利500%,公開買零股不買整股的六大好處2021-04-16
- 跟買金融台積,今年還要追中鋼?他42歲退休身價2,000萬,苦勸散戶「別賺不是你能賺的錢」!2021-04-20
- 跌深股何時可以搶反彈?30年台股老手以友達為例:站上「這個價位」,就有機會轉強2021-04-20
- 從100跌到30元,存股高手重押績優股,一路套牢到破產,嘆「寧可賠錢也別賠時間」2021-04-20
- 台股萬七,還能選到便宜又會漲的好股?操盤手靠「三步驟」搶到最佳時機點2021-04-19
- 只有成交量不會騙人!他20年逃過四次股災,用一張表看穿「價量與漲跌」的關係2021-04-19
- 收入只會隨著能力增加 而不是隨著年紀2021-04-17
- 小叮嚀/搞懂數位帳戶優惠門檻 看得到吃得到2021-04-16
- 薪水轉帳分流 省下手續費2021-04-16
- 銀行數位帳戶 利誘小資族2021-04-16
- 手上有台積電股票,利用價差一天賺5,000元!零股「套利」超簡單流程大公開2021-04-16
- 別怕資金少!小資族用兩招學存股 滾出高獲利2021-04-16
- 股市總是獎勵有耐心的人 《致富心態》作者教你三個投資必勝心法2021-04-15
- 月底光光、存款少少好悲催?!投資好難的網路十大心聲2021-04-15
- 調查報告:減少三項花費 可以把退休金變兩倍2021-04-15
- 千萬賣房,只為了捧錢去被騙?詐騙眼中的「高級肥羊」3特色:既笨且貪又有錢2021-04-15
- 6年級小資女上山學藝兩年 白袍老師不滿意作業「當場燒掉」 讓她從破產邊緣賺進數千萬身家2021-04-14
- 從260跌到94元,他重押績優股卻慘賠1,300萬,痛悟「基本面重要,籌碼面更重要」2021-04-13
- 小叮嚀/非常態性繳稅 留意適用條件2021-04-10
- 刷卡登錄制眉角不少 先做功課2021-04-10
- 保費神卡變多 優惠車拚2021-04-09
- 台股再創新高 股市崩潰論近期會成真嗎?2021-04-08
- 他用10萬賺1,000萬:強勢股是永遠追逐的股票2021-04-08
- 雙B二手車,最近竟能漲價賣!台灣錢多到淹出來,小資族該做什麼?2021-04-08
- 投資大師羅傑斯:想要有錢一定要存錢2021-04-08
- 股神巴菲特建議年輕人:兩樣東西最值得投資2021-04-08
- 從白手起家到億萬富豪 美國洛克菲勒家族靠記帳本「已富過六代」2021-04-08
- 0050風險竟然比垃圾債還高?金管會要改規定2021-04-08
- 研究報告:常做這件事情 年平均所得高出6萬2021-04-08
- 硬存薪、學投資 滾錢達人起薪18K拚五年買房2021-04-06
- 50元的聯電可以買嗎?30年股期老手年賺20%:算出「合理價位」 耐心等待就能賺 2021-04-06
- 從台積電前景,看被「錯殺」的科技股股價,何時回神?2021-04-01
- 20年把5,000元滾出253萬!存股達人陳重銘:從小教孩子學投資 比上才藝班更實在2021-04-01
- 35歲也能財富自由 五大原則讓你提早退休2021-04-01
- 金融市場泡沫疑慮再現?四種抗波動投資策略2021-04-01
- 經商失敗欠債務 她的投資型保單竟然被扣押!2021-03-31
- 從45歲開始執行!留本三步驟,60歲退休後能夠月領8萬2021-03-30
- 51歲失業 20年勞保年資如何確保?2021-03-30
- 殖利率6%起跳 14檔銅板股連續五年都配息2021-03-28
- 月薪3萬小資男,50萬買2,000萬房?人年過30才會懂:父母的支援是「看不見的負債」2021-03-26
熱門文章
- 防疫保單再進化 國壽推接種指定疫苗保險金增加機制2021-04-19
- 溢價大收斂 富邦越南ETF爆量巨震2021-04-20
- 有殼族刷卡繳房屋稅 滿額享0.25%回饋還送鳳梨2021-04-19
- 企業報稅 三個疫外變動2021-04-20
- 企業保留盈餘 可與投資互抵2021-04-20
- 元大銀發5億金融債 興建總行新大樓2021-04-19
- 殖利率上行不利債券? 尋找殖利率上升時的債券機會2021-04-19
- 國泰首推 接種指定疫苗享保險金額增加機制2021-04-19
- 賣屋二年內換新家 重購退稅新舊有別2021-04-20
- 用戶送暖 LINE Pay「太魯閣號捐款專案」共募得1.6億2021-04-19
- 派員赴疫區 隔離費用不可減免2021-04-20
- 台股基金 人氣爆棚2021-04-20
- 美股基金 錢潮洶湧2021-04-20
- 兩檔股息型ETF 買氣旺2021-04-20
- 跨國債券ETF 受青睞2021-04-20
- 投資級債 連五周獲買超2021-04-20
- 陸股利多撐腰 伺機布局2021-04-20
- 一般型商品扣款額 增逾17%2021-04-20
- 凱基證券「存股一條龍」 父母理財好幫手2021-04-20
- 特別股 有望補漲2021-04-20
- 高收債、陸債ETF 搶鏡2021-04-20
- 公債殖利率回落 信用債續迎資金淨流入2021-04-20
- 彭博ETF統計:市場情緒樂觀 資金追捧美國股票型資產2021-04-20
- 跨國企業看過來 這些項目今年起全納管2021-04-20
- 北亞股吸金 陸韓受寵2021-04-2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