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宅配員改行做期貨,半年賠光積蓄,那夜他整整哭了三小時...「資本市場」是提款機更是絞肉機!
這世上的窮苦人家很多,而且,這些經濟弱勢被有錢人坑殺的事件多到數不清,幾百年來一直沒停過。老實說,他們被坑殺,不是他們所願,也不是他們比較貪心或愚蠢。
他們之所以一直被坑殺,屍橫遍野後,仍然前仆後繼地拿了菜刀,就衝進資本市場和主力的機關槍坦克對抗,並不是他們犯賤或自找死路。
而是,他們不願像野狗蟑螂一樣地苟活在臭黑下水道,他們也想要有個像人一樣的人生,尤其當他們有了孩子,他們更是沒有了自己,犧牲自己不算什麼,只求讓孩子或家人,有個活在藍天下的機會。
千萬不要嘲笑他們的傻勁和單純。更不要罵他們妄想太多和執迷不悟。我想,如果你不是富N代或是中樂透,如果家裡剛好又缺錢,你遲早也要被逼得拿起美工刀,衝進資本市場和主力大戶搶錢的命運。
沒錯,資本市場是人人可進的賭場,也有少數人在某個極短的時間內,從中撈到一些錢。
因此,我也不反對有人想進這個賭場撈錢,畢竟,除了努力工作和向銀行錢莊借錢外,資本市場本來就是另一個撈錢的大海。
只是,在你進入之前,我必須苦口婆心地提醒你,萬物是提款機,也可以是絞人肉機,股市匯市是如此,房地產也是,期貨和高槓桿金融商品更是性能更強速度更快的絞人肉機。
文明愈進步,殺人就愈方便。
石器時代,人要用石頭殺人,腎上腺滿載地滿頭大汗;後來鐵器時代改用刀槍,到了現代可以用槍。但最可怕且無聲的殺人方式,莫過於在網路下單玩股票期貨選擇權。
然而,我聽過太多券商期貨商,尤其是地下期貨商把窮人剝了三層皮,不要說筋肉內臟,連骨頭也磨成粉來泡咖啡的慘事。
我有一個老朋友,本來是工廠課長,後來公司倒閉,為了兩個還在讀小學的孩子,他咬著牙去當收入不錯的宅配員。只是,當了幾年宅配員,他也年近50,體力愈來愈差,請假看病時間愈來愈多,收入跟著減少。
後來,聽說他透過高中同學介紹,去某個地下期貨公司當營業員。可想而知,他沒有證照沒有金融背景,進去幾個月根本沒業績,主管開始給他壓力,要不就他自己下單,否則就滾蛋。
就這樣,對期貨市場只有一知半解的他,開始一頭栽入期貨和選擇權的市場,不僅把存款都賠進去,還到處向親戚朋友借錢,在被公司逼著補齊保證金的壓力下,甚至去借信用卡預借現金,差點還跑去向地下錢莊借錢。
不到半年,他就在期貨賠了200多萬。當他開始交不出保證金被斷頭後,想當然爾就被開除了。走投無路的他,想了好幾個晚上,多年來不曾掉淚的他,就在我約他出來在路邊攤請他吃麵的夜裡,他的尊嚴徹底崩潰。
那一夜,那個中年宅配員整整哭了3個小時,一碗麵只吃了幾口,就在寒夜裡放到變成一團不成形的麵糊。我罵他為何去地下期貨公司不先問我?
他說那是他高中死黨介紹,說是穩賺的,而且在裡面上班也會有內線消息,這樣賺錢比較快。結果呢?
當然是有了內線消息,反而死得比較快,而且屍骨無存。那一夜,我跟他說了地下期貨公司的真正獲利來源。他聽了直說不可能,他不相信。但事實就是如此,雖然殘忍駭人,事實就是事實。
簡單來說,他其實是他那位好同學的人肉下線,他進去不是去當營業員的,而是預設好要當砲灰被坑殺的。如果他同學一開始就慫恿他去買期貨或選擇權,他一定有戒心而且不敢進場。
但如果是在那邊上班,等於是公司的自己人,在立場和心態上就另當別論了。所以,我跟他打賭,他再回頭去找那位好同學,一定是手機空號,從此人間蒸發。
不要懷疑,他的人肉骨湯,他同學也喝了好幾碗。因為地下期貨的退佣和分紅獎金,算是很高的。
後來,我借了他幾萬元,要他先回去再做自己熟悉的宅配工作,同時去學點小吃手藝,幾個月後自己頂下一家小吃店,踏踏實實,安安穩穩地賺錢,慢慢把債還清。
再來,我要他發誓,今後再也不要踏入資本市場,尤其是期貨選擇權。因為,那個人吃人的叢林,不是他可以賺得到錢,又能全身而退的地方。
我知道有人可以在那個叢林賺到錢,但那必須具備許多條件和裝備,總之,不是他這麼一個沒有金融背景和經驗的宅配員可以玩的。至於他那個好同學,我勸他把那個人的聯絡方式全刪了吧。
本文由狄驤的資本主義求生筆記授權轉載,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搞懂總經變現,讓時間這個瓦斯爐不再空燒
點此訂閱-狄驤《白話總經投資學院》
https://www.pressplay.cc/狄驤白話總經投資學院
->【超值C方案限時特惠只到12/31】
相關新聞
- 寧可存起來也不花掉 有錢人堅持不買這些東西2021-01-19
- 買對收息資產,賺財富也賺自由!四檔收息資產報酬率大評比:走得慢,但可以走得遠2021-01-20
- 還在嚷嚷存不了錢?四個理財地雷年輕人千萬不要碰!2021-01-20
- 錢意識 vs. 窮意識 看有錢人與窮人有什麼差別?跟你想的不一樣!2021-01-20
- 人老不為金錢所困!日本名醫教你做個上流老人:凡事量力而為 不要給孫子大筆零用錢2021-01-19
- 6檔高殖利率股引爆補漲,台股衝破15,000點,殖利率還有8%?2021-01-19
- 玉山金、長榮都是好股,為何買了就套牢?他用三張圖破解:10個韭菜有11個做「這件事」2021-01-18
- 【達人談投資】2021紅包怎麼用?算利教官:還有40檔值得投資2021-01-18
- 準備500萬退休金,就算每月生活費僅2萬,也不能忽視這五大風險2021-01-18
- 3萬元投資台積電 小資族必學2021-01-17
- 送房子或保單給孩子,只交頭期款?別挑起家庭「禮物戰爭」:送禮要甘心,收禮更要開心2021-01-16
- 牢記這四點 就可以安心投資ETF2021-01-16
- 以房養老,如果每月從銀行領4萬,理財專家個案分析:領十年之後可能會後悔?2021-01-16
- 台股站上萬五,外資現貨做多,期貨做空,投資人該選擇做多或做空?2021-01-16
- 悠遊卡自動加值優惠 別錯過2021-01-16
- 刷卡現金回饋率 最高衝3%2021-01-16
- 每天被電話追債、喝咖啡猶豫再三...他靠股市三年滾出600倍獲利,公開「五大脫魯守則」2021-01-15
- 錯過飆股可惜嗎?他49歲年領190萬股息:如果沒有這種能力 就別想在刀口求勝!2021-01-15
- 看病就能花100萬 別讓健康風險成為財務殺手2021-01-14
- 35歲前就達標!「增本」三步驟,五年內存到200萬元購屋頭期款2021-01-14
- 過半日本女性不擔心錢 五個省錢小撇步學起來2021-01-14
- 有錢就開始胡亂投資?用「這套公式」分配帳戶裡的錢2021-01-14
- 【怪老子這樣看】 聽真話或大冒險?理性投資者不會盲目進場2021-01-14
- 省錢是個過程 但絕不會讓人變有錢2021-01-14
- 想靠投資存退休金 你只需要這三種ETF2021-01-13
- 【達人談投資】台股多頭氣勢強勁有隱憂?郭恭克:追高這類投資標的風險高!2021-01-13
- 為什麼35年投入350萬,輸給八年投入80萬?明明投報率都是10%,寧可「聰明的懶惰」,也不要「傻傻的勤勞」!2021-01-13
- 香港富豪李嘉誠:「有一種錢你花得愈多也賺得愈多!」聽聽有錢人怎麼想?2021-01-13
- 他當沖這檔航運股 一天狠賺100萬元!2021-01-12
- 渣打銀推「優先退」服務 完善規劃退休之路2021-01-12
- 【達人談投資】ETF也有買貴風險?專家:缺乏系統示警 投資人會吃大虧!2021-01-12
- 每二人就有一人買台股!你是拿美工刀、菜刀,還是全副武裝上戰場呢?2021-01-12
- 他大買200元台積電 再轉戰房市狂掃20戶2021-01-12
- 退休要準備多少錢?他48歲退休,一張圖算出:使用這個公式存錢 「保證一路花到掛」2021-01-12
- 三年獲利600倍!韓國神祕操盤手買短不買長,用「三個實例」教你推理下一支上漲股2021-01-12
- 為期一年的「不消費實驗」,讓月光族多存50萬元,竟然還減重13公斤!2021-01-12
- 如果買到100元統一超多好?5,000萬身價存股達人:別說「早知道」,現在開始才能成為贏家!2021-01-12
- 美國人對存退休金信心滿滿 台灣人卻不及格?2021-01-11
- 【達人談投資】配息ETF要挑哪一檔?2+1原則可考慮2021-01-11
- 悠遊聯名卡 自動加值誘人2021-01-09
熱門文章
- 還在嚷嚷存不了錢?四個理財地雷年輕人千萬不要碰!2021-01-20
- 5G相關指數表現勝大盤 00881受益人數衝破16萬2021-01-20
- 定期定額 三類基金受寵2021-01-20
- 錢意識 vs. 窮意識 看有錢人與窮人有什麼差別?跟你想的不一樣!2021-01-20
- 元大證券戶及財富管理戶線上開戶一次完成 業界首創2021-01-19
- 元大龍頭基金有夠夯 單月扣款飆15億元2021-01-20
- 倫敦油價創逾一周最大漲幅 銅價下跌、金價持平2021-01-20
- 黃豆ETF 錢景閃亮2021-01-20
- 台股基金 逢回找買點2021-01-20
- 中信三檔配息ETF 開募2021-01-20
- 統一投信扣款額 冠同業2021-01-20
- 生醫基金 長線釣大魚2021-01-20
- 台股能否破萬六大關?六成民眾這樣預測2021-01-20
- ESG投資需求 加速成長2021-01-20
- 快約名字有牛的朋友免費住一晚趣淘漫旅 屬牛也有優惠2021-01-20
- 開發金增持中壽股份 公平會點頭2021-01-20
- 透過AI新科技 遠距醫療服務更多元化2021-01-20
- 富坦氣候變遷基金 績優2021-01-20
- 陸股題材多 磁吸資金2021-01-20
- 醫材、製藥族群 動能強2021-01-20
- 合庫推人民幣高利定存1年2% 只有短短三周手腳要快!2021-01-20
- 康健攜手Costco 推會員牙齒定期保險2021-01-20
- 內需消費、太陽能 靚2021-01-20
- 主題投資 躍債市主流2021-01-20
- 數位基建商機 發光2021-01-20
- 康健人壽攜手Costco 會員植牙最高可獲168萬元保險金2021-01-2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