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1,000萬元退休金,只是剛好而已?公開多數人「退休幾年後」最後悔的三件事!
(一)未在退休前,將負債還清
這幾年全球進入負利率的時代,加上目前台灣的房貸利率平均僅有1.6%,因此許多人認為,只要將錢拿去投資,並創造高於房貸利率的收益,例如創造5%的投資報酬率,自然就能賺取中間的利差,因此即使抱著負債退休,也無需過度緊張。
慶龍認為,上述的假設是合理,但前提是自身的財務狀況,必須能夠承受「投資失利」的風險,畢竟退休後,不僅沒有「工作收入」來支應日常開銷,此時,投資如果再失利,每月還債的壓力,勢必將打亂愜意的退休生活。
(二)沒有存夠錢
要存多少錢才算夠?慶龍認為在沒有房貸與房租的支出下,至少要準備1,000萬元的存款,才算是勉強達到「存夠錢,可以退休」的條件。
準備1,000萬元會不會太多?其實稍微試算一下,就會發現真的一點也不多,因為假設60歲退休,活到85歲,平均每個月只花3萬元,25年下來,合計900萬元就沒了,這還不包含醫療支出與旅遊支出,而這兩項支出,都是絕大多數人,退休後的重大開銷。
(三)太依賴政府的退休金與福利制度
許多人在退休前,沒有存夠錢,很大的原因,是因為相信政府所規劃的退休金與福利制度,可以讓人安養老年,慶龍認為,過去或許可以,但在少子化與老年化的趨勢,加上退休金制度的設計不良,未來不僅將面臨很大的挑戰,甚至很難擺脫退休金破產的命運。
以台灣民眾最仰賴的勞保年金為例,幾乎已篤定走向破產的命運,政府雖然在明年已開始編列200億元預算,來彌補勞保基金的財務缺口,但按照目前的趨勢發展,到了2026年政府需要編列834億元,才能彌補財務缺口,2027年將要編列2,370億元,2036年需要撥補的預算,將成長到5,053億元,而如此龐大的財務缺口,勢必會讓目前大多數退休國人所仰賴的勞保年金,推向破產的命運。
換言之,當政府所規畫的退休金制度,例如勞保年金破產之後,除了還可仰賴不會破產的「勞退」基金之外,似乎就只剩下「靠自己」一途了,至於要如何靠自己?除了努力工作存錢之外,學會投資理財,相信對財富的累積,也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節錄自2019年9月《投資家日報》
本文經由孫慶龍的投資部落格授權轉載
原文請點此
相關新聞
- 錯過特斯拉12551%漲幅?其實你不用懊悔2021-01-22
- 努力存錢反而讓人變窮?富人的五個思考邏輯2021-01-26
- 已投保長照險,卻被業務員鼓吹「解舊買新」,保戶怎麼做?掌握財務成長曲線是關鍵2021-01-26
- 25歲國營職員,年薪16個月,怎麼理財最精明?2021-01-25
- 逛ATT用悠遊付 回饋最高達12%2021-01-25
- 教你把銀行優惠放大 信用卡綁定數位帳戶回饋加碼2021-01-23
- 6%回饋新神卡 利誘網購族2021-01-23
- 侯昌明:以前享受努力存錢的過程,現在可以開始享受成果2021-01-22
- 賺多少錢才能快樂?四點思考讓你現在就幸福2021-01-22
- 盤中零股交易排行大洗牌!比起金融股,小資族更偏好電子股?從三檔ETF下手,這檔半年漲 41%!2021-01-21
- 收入激增30倍的祕密 有錢人默默在做的十件事2021-01-21
- 為何別人能存那麼多錢?5個理財盲點趕快改過來,2021讓自己富起來吧!2021-01-21
- 台股萬六,賺價差愈來愈難,放棄買股又不甘心?股市老手建議不如「長線短做」2021-01-21
- 稅稅唸學堂/董娘豪宅法拍遭核百萬財交所得 找到銀行鑑價翻案2021-01-20
- 買對收息資產,賺財富也賺自由!四檔收息資產報酬率大評比:走得慢,但可以走得遠2021-01-20
- 還在嚷嚷存不了錢?四個理財地雷年輕人千萬不要碰!2021-01-20
- 錢意識 vs. 窮意識 看有錢人與窮人有什麼差別?跟你想的不一樣!2021-01-20
- 寧可存起來也不花掉 有錢人堅持不買這些東西2021-01-19
- 人老不為金錢所困!日本名醫教你做個上流老人:凡事量力而為 不要給孫子大筆零用錢2021-01-19
- 6檔高殖利率股引爆補漲,台股衝破15,000點,殖利率還有8%?2021-01-19
- 玉山金、長榮都是好股,為何買了就套牢?他用三張圖破解:10個韭菜有11個做「這件事」2021-01-18
- 【達人談投資】2021紅包怎麼用?算利教官:還有40檔值得投資2021-01-18
- 準備500萬退休金,就算每月生活費僅2萬,也不能忽視這五大風險2021-01-18
- 3萬元投資台積電 小資族必學2021-01-17
- 送房子或保單給孩子,只交頭期款?別挑起家庭「禮物戰爭」:送禮要甘心,收禮更要開心2021-01-16
- 牢記這四點 就可以安心投資ETF2021-01-16
- 以房養老,如果每月從銀行領4萬,理財專家個案分析:領十年之後可能會後悔?2021-01-16
- 台股站上萬五,外資現貨做多,期貨做空,投資人該選擇做多或做空?2021-01-16
- 悠遊卡自動加值優惠 別錯過2021-01-16
- 刷卡現金回饋率 最高衝3%2021-01-16
- 每天被電話追債、喝咖啡猶豫再三...他靠股市三年滾出600倍獲利,公開「五大脫魯守則」2021-01-15
- 錯過飆股可惜嗎?他49歲年領190萬股息:如果沒有這種能力 就別想在刀口求勝!2021-01-15
- 看病就能花100萬 別讓健康風險成為財務殺手2021-01-14
- 35歲前就達標!「增本」三步驟,五年內存到200萬元購屋頭期款2021-01-14
- 過半日本女性不擔心錢 五個省錢小撇步學起來2021-01-14
- 有錢就開始胡亂投資?用「這套公式」分配帳戶裡的錢2021-01-14
- 【怪老子這樣看】 聽真話或大冒險?理性投資者不會盲目進場2021-01-14
- 省錢是個過程 但絕不會讓人變有錢2021-01-14
- 想靠投資存退休金 你只需要這三種ETF2021-01-13
- 【達人談投資】台股多頭氣勢強勁有隱憂?郭恭克:追高這類投資標的風險高!2021-01-13
熱門文章
- 台產防疫保單賣一張賺90元 為何業務員卯勁做?2021-01-25
- 強碰1月25日?台產防疫保單能否理賠關鍵解析2021-01-25
- 00882主打7%高配息吸金 募集額衝45億元、2/4掛牌2021-01-25
- 台產防疫保單 估賣百萬張2021-01-26
- 貴婦出不了國卯起來國內刷 麗晶精品去年業績增逾二成2021-01-25
- 美股長多 逢回找買點2021-01-26
- 台股基金 永續、高股息當道2021-01-26
- 逛ATT用悠遊付 回饋最高達12%2021-01-25
- 國衛院:娛樂用愷他命 三年內再犯率近四成2021-01-25
- 少子化幫小孩買保險不手軟 保德信推兩張兒童專屬保單2021-01-25
- 玩美移動結盟台灣大車隊 推DIY紅包、送乘車金2021-01-25
- 台壽長照預支保障 首創代理人申請理賠2021-01-25
- 努力存錢反而讓人變窮?富人的五個思考邏輯2021-01-26
- 台產董座李泰宏 謹慎低調2021-01-26
- 債券基金 連11周吸金2021-01-26
- 彭博:刺激政策帶領全球復甦 資金流入全球股票型ETF2021-01-26
- 印度、陸股 外資買不停2021-01-26
- 新興股市 錢潮洶湧2021-01-26
- 目標到期商品 魅力十足2021-01-26
- 特別股 列核心配置2021-01-26
- 基金操盤手/田野調查 找出潛力股2021-01-26
- 美元弱勢 新興債後市俏2021-01-26
- 錫價觸及六年高點 油價創近一周最大漲幅 金價持穩2021-01-26
- 台股短線風險上揚 價值型永續投資正當道2021-01-26
- 科技股領風騷 新興亞股表現分化2021-01-26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