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保會破產嗎?退休族十年內最後悔的三件事
前兩天慶龍在閱讀國內財經雜誌時,看到了一篇關於退休規劃的報導,根據統計,退休族在退休若干年後,最後悔的三件事,分別如下:
(一)未在退休前,將負債還清
這幾年全球進入負利率的時代,加上目前台灣的房貸利率平均僅有1.6%,因此許多人認為,只要將錢拿去投資,並創造高於房貸利率的收益,例如創造5%的投資報酬率,自然就能賺取中間的利差,因此即使抱著負債退休,也無需過度緊張。
慶龍認為,上述的假設是合理,但前提是自身的財務狀況,必須能夠承受「投資失利」的風險,畢竟退休後,不僅沒有「工作收入」來支應日常開銷,此時,投資如果再失利,每月還債的壓力,勢必將打亂愜意的退休生活。
(二)沒有存夠錢
要存多少錢才算夠?慶龍認為在沒有房貸與房租的支出下,至少要準備1,000萬元的存款,才算是勉強達到「存夠錢,可以退休」的條件。
準備1,000萬元會不會太多?其實稍微試算一下,就會發現真得一點也不多,因為假設60歲退休,活到85歲,平均每個月只花3萬元,25年下來,合計900萬元就沒了,這還不包含醫療支出與旅遊支出,而這兩項支出,都是絕大多數人,退休後的重大開銷。
(三)太依賴政府的退休金與福利制度
許多人在退休前,沒有存夠錢,很大的原因,是因為相信政府所規劃的退休金與福利制度,可以讓人安養老年,慶龍認為,過去或許可以,但在少子化與老年化的趨勢,加上退休金制度的設計不良,未來不僅將面臨很大的挑戰,甚至很難擺脫退休金破產的命運。
以台灣民眾最仰賴的勞保年金為例,幾乎已篤定走向破產的命運,政府雖然在明年已開始編列200億元預算,來彌補勞保基金的財務缺口,但按照目前的趨勢發展,到了2026年政府需要編列834億元,才能彌補財務缺口,2027年將要編列2,370億元,2036年需要撥補的預算,將成長到5,053億元,而如此龐大的財務缺口,勢必會讓目前大多數退休國人所仰賴的勞保年金,推向破產的命運。
換言之,當政府所規畫的退休金制度,例如勞保年金破產之後,除了還可仰賴不會破產的「勞退」基金之外,似乎就只剩下「靠自己」一途了,至於要如何靠自己?除了努力工作存錢之外,學會投資理財,相信對財富的累積,也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節錄自2019年9月《投資家日報》
本文經由孫慶龍的投資部落格授權轉載
原文請點此
相關新聞
- 錯過飆股可惜嗎?他49歲年領190萬股息:如果沒有這種能力 就別想在刀口求勝!2021-01-15
- 悠遊卡自動加值優惠 別錯過2021-01-16
- 刷卡現金回饋率 最高衝3%2021-01-16
- 每天被電話追債、喝咖啡猶豫再三...他靠股市三年滾出600倍獲利,公開「五大脫魯守則」2021-01-15
- 看病就能花100萬 別讓健康風險成為財務殺手2021-01-14
- 35歲前就達標!「增本」三步驟,五年內存到200萬元購屋頭期款2021-01-14
- 過半日本女性不擔心錢 五個省錢小撇步學起來2021-01-14
- 有錢就開始胡亂投資?用「這套公式」分配帳戶裡的錢2021-01-14
- 【怪老子這樣看】 聽真話或大冒險?理性投資者不會盲目進場2021-01-14
- 省錢是個過程 但絕不會讓人變有錢2021-01-14
- 想靠投資存退休金 你只需要這三種ETF2021-01-13
- 【達人談投資】台股多頭氣勢強勁有隱憂?郭恭克:追高這類投資標的風險高!2021-01-13
- 為什麼35年投入350萬,輸給八年投入80萬?明明投報率都是10%,寧可「聰明的懶惰」,也不要「傻傻的勤勞」!2021-01-13
- 香港富豪李嘉誠:「有一種錢你花得愈多也賺得愈多!」聽聽有錢人怎麼想?2021-01-13
- 他當沖這檔航運股 一天狠賺100萬元!2021-01-12
- 渣打銀推「優先退」服務 完善規劃退休之路2021-01-12
- 【達人談投資】ETF也有買貴風險?專家:缺乏系統示警 投資人會吃大虧!2021-01-12
- 每二人就有一人買台股!你是拿美工刀、菜刀,還是全副武裝上戰場呢?2021-01-12
- 他大買200元台積電 再轉戰房市狂掃20戶2021-01-12
- 退休要準備多少錢?他48歲退休,一張圖算出:使用這個公式存錢 「保證一路花到掛」2021-01-12
- 三年獲利600倍!韓國神祕操盤手買短不買長,用「三個實例」教你推理下一支上漲股2021-01-12
- 為期一年的「不消費實驗」,讓月光族多存50萬元,竟然還減重13公斤!2021-01-12
- 如果買到100元統一超多好?5,000萬身價存股達人:別說「早知道」,現在開始才能成為贏家!2021-01-12
- 美國人對存退休金信心滿滿 台灣人卻不及格?2021-01-11
- 【達人談投資】配息ETF要挑哪一檔?2+1原則可考慮2021-01-11
- 悠遊聯名卡 自動加值誘人2021-01-09
- 一卡通、iCash 也有聯名信用卡小確幸2021-01-09
- 金融小學堂/變更要保人 須留意贈與稅2021-01-09
- 【達人談投資】台積電衝歷史天價後 誰是巨人肩上的小奇兵?2021-01-08
-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理由2021-01-08
- 白手起家億萬富翁的5個理財建議:當個聰明消費者,比投資股票還輕鬆2021-01-08
- 7%高殖利率定存股大盤點:2020年總報酬率超過四成 「這三檔」卻讓人意外賠了錢2021-01-07
- 2021年,這三個產業比半導體旺,還會帶動晶片需求?資深投資人:台股大波段就靠它們了2021-01-07
- 想買卻不敢買,股價上漲又追高!他存過7檔金融股最後只留這檔:存股要選自己能抱住的!2021-01-07
- 把170萬元變成1,400萬元!小散戶買對公司、抱對時機,就能創造超水準報酬!2021-01-07
- 2021年,中華電、中鋼、鴻海、0050和0056還值得存股嗎?台股億元大亨:昔日五大績優定存股變了!2021-01-07
- 35歲前擁有百萬存款!三招戒「窮忙」 培養理財體質!2021-01-07
- 他逆勢做空這檔股票,悲慘下場出爐,後悔還不如乖乖穩賺2萬2021-01-07
- 台股萬五,股票都在驚驚漲!散戶不想接最後一棒,選股要靠「五個護城河」!2021-01-07
- 你自提了沒?勞工自提勞退金71萬人 一年就增加逾10萬人2021-01-06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