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存人生第一個100萬:整存整付 vs.零存整付,那種方式快速又安全?
要在短期內累積一桶金最好的方式,就是利用零存整付,原因是穩健、風險低、確定性高。
因為使用整存整付、零存整付,你的本金不會有波動,因此屬性穩健,風險最低。將錢存入銀行(或是郵局),可以獲得「中央存款保險公司」300萬元內的保障。
如果你存的機構停業,中央存保公司會在最高保額新臺幣300萬元內,依法賠償你。因為本金不會波動,只有繼續存入本金或是拿到利息後,金額才會變動,你存多少,就能拿回多少,因此確定性很高。
本,是指你的本金;息,是你得到的利息;整,是指一次把錢存入;零,是指每個月都持續存入。
什麼是整存整付、零存整付、存本取息?
整存整付
整存整付,是把本金一次存入銀行(郵局),經過複利到期之後提取本息(本金以及利息)。
你可以跟銀行(郵局)約定以固定或機動利率計算利息。
整存整付,適合短期內需要用到資金的規劃,例如目前手頭有兩百萬元的買房頭期款,但還沒有看到適合物件,這時候不建議拿去投資股市或是債市,利用整存整付,是最穩健的做法。
零存整付
零存整付,是按月存入一定金額,以機動利率計息,到期後以複利提取本金以及利息。
零存整付適合想累積一桶金的人,如果你每個月都有一筆多餘資金,你可以把這些錢設定零存整付,一段時間後就可以存到你意想不到的數字。
假設你想要五年後想要出國到歐洲旅遊,旅費需要十萬元,這時候你可以用零存整付,每個月存下1,625元,依照目前的利率約1%計算,五年後你就可以無風險存到十萬元。
存本取息
存本取息,是將本金一次存入,按月單利提取利息,期滿後取回本金。你可以約定以固定或機動利率計息。
存本取息適合每個月需要一筆金額的退休族群,以存入500萬元為例,以目前1%利率的情況下,每個月可以領取4,166元的利息,作為生活費的花用。
整存整付、零存整付利率一樣嗎?
以年度來看,利率是一樣的,整存整付可以選擇固定或是機動計算,但零存整付的部分是每個月採機動計算。
固定利率或機動利率如何選?
差異不大,你可以依照個人喜好選擇。
如何查詢目前利率是多少?
你可以到臺灣銀行的網站查詢目前最新的利率。
為什麼存款是安全的?
金融機構與一般工商企業不同,主要營運資金來自存款大眾,一旦經營發生問題甚或經營失敗,無法順利支付其存款債務時,將造成存款人損失,並危及金融安定及社會秩序。
另鑑於存款大眾多為小額存款人,存款都是辛苦工作的血汗錢及養老本,政府因此成立存款保險機制,由中央存保公司對小額存款人依法提供保障,以維持金融安定與社會秩序。
中央存保公司會在最高保額新臺幣300萬元內,依法賠付存款人,以保障存款人權益並維護金融安定。
中央存保公司安全嗎?
中央存保公司是在民國74年9月27日由財政部及中央銀行共同出資成立,從民國100年開始,財政部股權經行政院核定移由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是我國辦理存款保險的唯一專責機構,屬國營機構。
整存整付的利率與計算
本利和=本金×(1+月利率)^期數
本金=你在一開始所約定一次存入的金額
月利率=年利率÷12
零存整付的利率與計算
本利和=每月存入之金額×複利係數
複利係數=月利率係數×[(月利率係數^期數)-1]/月利率
月利率係數=1+月利率
月利率=年利率÷12
存本取息的利率與計算
每月利息=本金×月利率
月利率=年利率÷12
本文經PG財經筆記授權轉載,原文請點此
***本文所提內容僅供參考,不具投資建議,投資前應審慎評估風險,且自負盈虧***
相關新聞
- 以房養老,如果每月從銀行領4萬,理財專家個案分析:領十年之後可能會後悔?2021-01-16
- 送房子或保單給孩子,只交頭期款?別挑起家庭「禮物戰爭」:送禮要甘心,收禮更要開心2021-01-16
- 牢記這四點 就可以安心投資ETF2021-01-16
- 台股站上萬五,外資現貨做多,期貨做空,投資人該選擇做多或做空?2021-01-16
- 悠遊卡自動加值優惠 別錯過2021-01-16
- 刷卡現金回饋率 最高衝3%2021-01-16
- 每天被電話追債、喝咖啡猶豫再三...他靠股市三年滾出600倍獲利,公開「五大脫魯守則」2021-01-15
- 錯過飆股可惜嗎?他49歲年領190萬股息:如果沒有這種能力 就別想在刀口求勝!2021-01-15
- 看病就能花100萬 別讓健康風險成為財務殺手2021-01-14
- 35歲前就達標!「增本」三步驟,五年內存到200萬元購屋頭期款2021-01-14
- 過半日本女性不擔心錢 五個省錢小撇步學起來2021-01-14
- 有錢就開始胡亂投資?用「這套公式」分配帳戶裡的錢2021-01-14
- 【怪老子這樣看】 聽真話或大冒險?理性投資者不會盲目進場2021-01-14
- 省錢是個過程 但絕不會讓人變有錢2021-01-14
- 想靠投資存退休金 你只需要這三種ETF2021-01-13
- 【達人談投資】台股多頭氣勢強勁有隱憂?郭恭克:追高這類投資標的風險高!2021-01-13
- 為什麼35年投入350萬,輸給八年投入80萬?明明投報率都是10%,寧可「聰明的懶惰」,也不要「傻傻的勤勞」!2021-01-13
- 香港富豪李嘉誠:「有一種錢你花得愈多也賺得愈多!」聽聽有錢人怎麼想?2021-01-13
- 他當沖這檔航運股 一天狠賺100萬元!2021-01-12
- 渣打銀推「優先退」服務 完善規劃退休之路2021-01-12
- 【達人談投資】ETF也有買貴風險?專家:缺乏系統示警 投資人會吃大虧!2021-01-12
- 每二人就有一人買台股!你是拿美工刀、菜刀,還是全副武裝上戰場呢?2021-01-12
- 他大買200元台積電 再轉戰房市狂掃20戶2021-01-12
- 退休要準備多少錢?他48歲退休,一張圖算出:使用這個公式存錢 「保證一路花到掛」2021-01-12
- 三年獲利600倍!韓國神祕操盤手買短不買長,用「三個實例」教你推理下一支上漲股2021-01-12
- 為期一年的「不消費實驗」,讓月光族多存50萬元,竟然還減重13公斤!2021-01-12
- 如果買到100元統一超多好?5,000萬身價存股達人:別說「早知道」,現在開始才能成為贏家!2021-01-12
- 美國人對存退休金信心滿滿 台灣人卻不及格?2021-01-11
- 【達人談投資】配息ETF要挑哪一檔?2+1原則可考慮2021-01-11
- 悠遊聯名卡 自動加值誘人2021-01-09
- 一卡通、iCash 也有聯名信用卡小確幸2021-01-09
- 金融小學堂/變更要保人 須留意贈與稅2021-01-09
- 【達人談投資】台積電衝歷史天價後 誰是巨人肩上的小奇兵?2021-01-08
-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理由2021-01-08
- 白手起家億萬富翁的5個理財建議:當個聰明消費者,比投資股票還輕鬆2021-01-08
- 7%高殖利率定存股大盤點:2020年總報酬率超過四成 「這三檔」卻讓人意外賠了錢2021-01-07
- 2021年,這三個產業比半導體旺,還會帶動晶片需求?資深投資人:台股大波段就靠它們了2021-01-07
- 想買卻不敢買,股價上漲又追高!他存過7檔金融股最後只留這檔:存股要選自己能抱住的!2021-01-07
- 把170萬元變成1,400萬元!小散戶買對公司、抱對時機,就能創造超水準報酬!2021-01-07
- 2021年,中華電、中鋼、鴻海、0050和0056還值得存股嗎?台股億元大亨:昔日五大績優定存股變了!2021-01-07
熱門文章
- 台積概念ETF 人氣爆棚2021-01-18
- ESG高收債 穩中求富2021-01-18
- 主動式台股基金 去年增胖807億2021-01-18
- 美REITs 醞釀補漲2021-01-18
- 全球市場觀測站/新興亞股 資金青睞2021-01-18
- 國內基金管理費收入 直逼300億2021-01-18
- 保險小百科/保全理賠聯盟 送件核付省時2021-01-18
- 國內投信基金規模 逆勢揚2021-01-18
- 退休金算盤/股票基金定期買 享時間複利2021-01-18
- 保單借款支付醫療費 免息2021-01-18
- 專家教你保/年終獎金投保 優選投資型2021-01-18
- 讓利保戶 解決三痛點2021-01-18
留言